摘要:凡是养殖猪只的,都明白养猪场消毒的重要性,都很清楚消毒是猪场预防疫病感染和暴发的重要措施,是猪场稳定生产的保证。虽然猪场员工的消毒意识普遍增强,但是部分从业人员对消毒的知识不甚了解,消毒操作不规范,使消毒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给生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在文章中介绍猪场到底应该怎么消毒,希望对广大养猪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猪场;消毒;方式
引言
近年来,国内养猪业逐渐向集约化发展,猪群饲养密度相对较高,给猪群防疫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猪场的消毒成了防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以及不同的消毒方法,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因此,了解消毒的种类,正确、科学地实施消毒方法,才能使消毒的作用完全发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消毒剂选择是基础
选择消毒药时,不但要符合广谱、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而且必须选择对猪只无刺激或刺激性小、毒性低的药物。强酸、强碱及甲醛等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虽然对病原菌杀灭作用强,但对猪只有害,不适宜作为带猪消毒的消毒剂,可以作为环境消毒剂使用。带猪消毒建议选用强效碘、百菌消、强力消毒灵、二氧化氯等药物,效果比较理想。不是每一种消毒药对所有病原都有效,在生产中应对不同的消毒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消毒药,如预防口蹄疫时,碘制剂效果较好;预防感冒时,过氧乙酸是首选;预防传染性胃肠炎时,高温和紫外线更实用。使用的消毒药应经常更换,这样才能起到理想的消毒效果。下面介绍常见的消毒药物。
1.碱性消毒剂。碱性消毒剂:如火碱、生石灰和草木灰。火碱不能用于猪体消毒,3% ~ 5%的溶液作用30分钟以上可杀灭各种病原体。10% ~ 20%的石灰水可涂于床面、围栏、墙壁,对细菌、病毒有杀灭作用,但无法杀灭芽孢。2.双季铵盐类消毒剂。双季铵盐类消毒剂:如双季铵盐、双季铵盐络合碘。此类药物安全性好、无色、无味、无毒,应用范围广,对各种病原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使用浓度一般为1 : 1000~ 1 :2000,此类消毒药主要适用于新建猪场,特别对乙脑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的杀灭作用十分明显。3.醛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如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仅用于空舍消毒(舍内有动物则不能用)。使用方法:放于舍内中间,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30mL、高锰酸钾l5g, 再加等量水,密闭熏蒸2~ 4小时,开窗换气后待用。4.氧化剂。氧化剂:如过氧乙酸。可用于载猪工具、猪体等消毒,配成0.2% ~ 0.4%的水溶液喷雾。5.卤素类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包括:氟化钠、碘伏、百毒杀等。所有卤素均具有显著的杀菌性能,氟化钠具有对真菌及芽胞强大的杀菌力(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敏感2 ~ 8倍);1%~ 2%的碘伏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粘膜的消毒;百毒杀主要用于畜禽圈舍消毒,按1 : 1000比例喷洒15~ 20分钟;用于带猪消毒,一般按1:1000比例喷洒,3~7天一次,病期一天一次;用于饮水消毒按1 : 5000比例投入;用于防治口蹄疫、猪瘟等按1 :500比例喷雾,预防七天一次,病期一天一次;卤素类消毒剂易受温度、光照等条件影响,而且其消毒力受污物的影响大,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才有效,碱性条件下效果降低。
二、配制适宜的药物浓度和足够的溶液量
关于消毒药的用量,一般是每平方米面积用1升药液;生产上常见到的则是不经计算,只是用消毒药将舍内全部喷湿即可。如果喷湿后地面马上干燥,则消毒效果很差,因为消毒药未与隐藏在地面深层的病原接触。因此,消毒液要配置适宜的浓度、使用足够的溶液量、消毒药物雾化良好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1.适宜的浓度。消毒液的浓度过低达不到消毒的效果;浓度过大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对猪只的刺激性、毒性增强,易引起猪只的不适。所以必须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制适宜的浓度。2.足够的溶液量。带猪消毒应使猪舍内物品及猪只等消毒对象达到完全湿润,否则消毒药就不能与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而发挥作用。3.雾化要好。喷雾要保证雾滴小到气雾剂的水平,使雾滴在舍内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既节省了药物,又净化了舍内的空气,增强灭菌效果。
三、消毒的时间和频率
1.消毒的时间。带猪消毒应选择在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寒冷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为了减缓消毒所致舍温下降对猪只的冷应激,要选择在中午前后进行消毒。夏秋季节,中午气温较高,舍内带猪消毒在防控疫病的同时兼有降温的作用,选择中午前后进行消毒也是科学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况且,温度与消毒的效果呈正相关,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消毒。这里说的消毒时间,不单纯是消毒所用的时间,而是病原体与消毒药接触的有效时间;因为病原体往往存在于其它物质中,消毒药与病原接触需要先渗透,而渗透需要时间,有时渗透时间会很长。
2.消毒的频率。一般情况下,猪舍内消毒一周一次为宜。在疫病流行期间或猪场面临疫病流行的威胁时,应增加消毒次数,达到每周2~ 3次或隔日一次。
四、选择合理的消毒方式
猪场常用的消毒方式有以下几种。
1.浸泡消毒。是将需要消毒的物体浸泡在消毒液中,这种方法消毒彻底,比如手术用的器械,车辆进场时车轮过消毒池,饲养员进猪舍时,脚踩消毒盆和消毒药洗手等,都属于浸泡消毒。2.喷雾消毒。这是猪场使用最多的一种消毒方法,用于空气、地面、墙壁、笼具等的消毒,消毒面积大,速度快。喷雾消毒使用的器械有农药喷雾机,也有电动冲洗机。3.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可以破坏细胞,杀死病原体,对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病原体杀灭效果好。4.蒸煮消毒。利用水或气的高温,可以使病原体的组织变性,起到杀灭细菌或病毒的作用。5.熏蒸消毒。一般是将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释放出的甲醛气体起到消毒作用;这种方法用于其它消毒方式难以消毒的缝隙、空气等,是其它消毒方式的有效补充。
五、具体的消毒步骤和方法
正常的消毒要分清、冲、喷三个步骤,如果是空舍消毒还需要增加熏、空两个环节。这五个步骤,养猪人都明白,但关键是能否执行到位,再好的措施执行不到位也不会有好效果。
1.清病原(细菌、病毒等)。一般都附着在某种物质上(粪便、污物、分泌物等)。如果不清理就消毒,会出现三个后果,一是因消毒药物剂量不足使消毒不彻底;二是增加消毒费用;三是增加舍内湿度。清是指清理,是把脏物清理出去。2.冲洗。是把清理剩下的脏物用水冲走。特别是对临产母猪上床的消毒,当猪体很脏时,可以使用洗衣粉等清洁剂,以保证清洗彻底,绝不让一点脏物带进产房。3.喷喷。也就是喷雾或喷洒消毒。尽管我们采用清、冲的办法将猪舍脏物清理出去,但一般并不能做得很彻底;喷洒消毒使用的药量更大,速度也更快,而且设备也便于购置;喷雾消毒设备由于其价位太高及喷药速度过慢,难以在大型猪场使用,喷雾消毒只适用于消毒频繁而且需要控制湿度的产房或保育舍使用。4.熏蒸消毒。一般使用甲醛熏蒸,封闭是至关重要的。甲醛是无色的气体,比空气重,假如猪舍有漏气的地方,甲醛气体难免从漏气的地方跑走,消毒需要的甲醛浓度就不足了;如果消毒过后,进入猪舍没有呛鼻的气味,眼睛没有生涩的感觉,说明猪舍一定有跑气的地方。5.空空。是一个被人们忽视的消毒方式。空的意思是把猪舍变干燥,经历过清、冲、喷、熏的病原,处于一个非常不适应的干燥环境中,会很快死亡。
结束语
消毒的目的是防止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积累,使其达不到致病量,是综合性防疫措施中最常采用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许多误区:重视进场消毒,忽视场内的科学消毒;重视环境消毒,忽视猪体消毒;重视地面消毒,忽视四维空间消毒等。许多疾病是通过呼吸道入侵的,然而,集约化高密度饲养使得这一入侵特征的危害性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广为流传的呼吸道疾病无疑佐证了这一点。
为了使消毒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需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不同病原菌对不同的消毒方法耐受性不同,如细菌芽孢对各种消毒措施的耐受力最强,必须用杀菌力强的灭菌剂、热力和辐射处理才能取得有效效果;结核杆菌对热力消毒敏感,而对一般消毒剂的耐受力却比其他细菌强;真菌孢子对紫外线抵抗力较强,但较易被电离辐射所杀灭;肉毒杆菌素易被碱破坏,但对酸耐受力强;其他细菌繁殖体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对一般的消毒处理耐受力均差,常见的消毒方法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消毒时还应考虑当地条件,进行适当的消毒。室内消毒时,密闭性好的房屋应用熏蒸消毒,密闭性差的则应用消毒剂喷洒;通风良好的房屋可用通风换气法消毒,通风换气不良者应用药物熏蒸和喷洒;接近火源的场地不宜用环氧乙烷等易燃物消毒;人口密集地区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气体消毒。另外,带猪消毒时一定要采用对人畜刺激性小、毒性低的消毒剂,且不能直接对着猪头喷射,防止对其眼睛造成伤害。
总之,在进行消毒时,应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参考文献
[1] 陈军. 猪场消毒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2014.
[2] 王志成. 浅谈夏季猪场消毒管理措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
论文作者:姚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消毒剂论文; 消毒药论文; 猪场论文; 猪舍论文; 病原论文; 效果论文; 甲醛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