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信贷资产分类和呆帐准备金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呆帐论文,准备金论文,信贷论文,资产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改革的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进行深化时提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这场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对旧体制的冲击。在经济体制转轨中,这种新旧体制的矛盾和摩擦无处不在,关键是如何处理,既要使新体制引入能有效发挥作用,又要避免引起系统性风险;既要对旧体制起到取代作用,又要不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我想,包括这次研讨会,或更广泛地说,人民银行参与起草、讨论和定稿《有效监管核心原则》本身就即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借鉴先进的国际监管经验来加快对原有银行体制的改革,这就是这次讨论的背景。我注意到,刚才国外专家提出意见,希望人民银行能够推动、领导、加快银行系统在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方面的改革。我对此表示同意。
信贷资产分类制度实施本身将会遇到深层次的部题,一些更根本的因素将会被触及到。因为好的方法固然重要,但要成为现实,要切实提高贷款质量,则需要将新的制度付诸实践。但在实施中将会遇到很多基本的问题,一部分是外部经济环境,也就是外部框架,另一部分可以看作是银行的内部管理。
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谈这些基本因素与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新的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就难于实施;《核心原则》的实施也会遇到困难。
一、国有企业和整个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
目前国有企业组织形式不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其中问题并不完全在于是国家资本投入,最主要的是国有资本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而是分散在大量的加工领域。另外也排除了广大消费者、银行储户向企业投资并分享生产领域利益的机会。对这样一个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应进一步改革,通过不同程度的股份合作制来对小企业改革、通过股份制对大型企业实行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国有体制并不是对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适合,国有资本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决定了国有企业按政府机构方式组织生产,进入市场,这就会带来“大锅饭”的问题,也就是道德风险。由于是国有资本,组织方式是由政府出面组织,遇到问题找政府。如果政府没有力量管企业,企业就会遇到问题,现在主要是企业竞争中生产利润下降后出现的就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对银行资产的分类有决定性影响。目前,国有企业贷款占相当大的比重,国有企业,要从政府的廷伸变成市场上独立承担责任的法人经济实体。这个过程正在进行,它要求国有企业建立起有效预算约束,提高内部效率,改进管理,自己承担市场风险,这些都有利于资产分类标准的实施。因为贷款分类方法首先是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提出来的。我们这次研讨会的主要价值就在于探讨能否将这种分类方法用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并且用于经济转型当中。这种分类方法又会加速经济体制转化。
国际标准的分类方法将会有助于把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中各个环节的风险充分暴露出来,一个客观的标准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使政府、企业、银行对问题有共同的标准,达成共识。过去,企业往往认为自己是国有企业,银行就应该给他们贷款,因为银行是国家的。但现在银行说,对不起,你们企业的贷款质量太差。这种转变对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是一个教育,更重要的是,银行作为吸收储户资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要对存款人负责,换一句话说,有了这个分类,银行将能考虑全局利益,全体存款人和社会的利益,而不单单是某个企业的利益。这是第一个问题,国有企业及其管理制度的问题,说到底,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二、财政问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体制下,银行坏账提取的多少并不重要,因为银行风险最终是由国家承担。过去财政出现问题,中央银行会给它们融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银行体系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央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中央银行不再对财政融资。这也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责任。这个原则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而商业银行也应该在商业环境中通过自己的经营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对财政收入作出贡量。既然承担风险责任,商业银行应在准备金的提取上与现有贷款质量和企业还贷能力相一致起来。在这个问题上,参加这次讨论的商业银行、金融界人士、政府部门以及财政部参加讨论的同志在原则和方向上是一致的。这个问题最后应当按市场经济的方法来解决。但在目前,还要有一个过程。当前,财政对债务依赖程度很高,有一个财政承受能力的问题。但最终象穆什先生所说的,如果给银行一个更好的风险环境,它会制造出比减少准备金提取所增加的财政收入更多的收入。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短期还是长期增加财政收入的问题。商业银行应对信贷资产严格分类并逐步增加准备金比重。这个新制度的开始阶段能起到教育作用,教育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和政府。而最终通过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的提取使银行系统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信贷、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更多的税收。
当前看来这是问题,但长期来看,这个问题说到底,实际上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问的问题。
三、法规问题及银行自主权问题
与国有企业问题相关,很多道德风险并不仅出现在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而且还表现在银行之间。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不够规范,需要有法规框架加以规范,除了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以外,对银行本身也需要规范。即使法规建立起来了,也有执法、照章办事的问题。要求更多的是银行的内部管理问题,而较少是法律的问题。因为从一开始,银行就有很多内部管理制度,但能否有效地执行是另一个问题。现在金融犯罪案件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业务人员未受到有效的监督,造成很多漏洞,这就对贷款分类造成新的困难。因为大量漏洞会导致银行和企业管理者严重的行为扭曲。另一方面,很多银行,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地方分支行对于贷款标准,除了风险考虑外,相当程度上还受到各方面的干预,而这些要求往往较少考虑贷款风险,只考虑到要上的项目、要增加的产值、一时的利润,而最终造成企业重复建设和大量的产品积压。这既与经济体制有关,更与银行基层机构的内部管理还是处在对银行风险与政府部门意见折中的状况分不开的。如果银行能自主地基于风险的考虑,地方政府推荐贷款但不决定贷款,贷款质量将会得到改进。这种状况在一些沿海省份已经开始出现,即贷款最终决定权在银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依赖于商业银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更好的法律环境。需要各方面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统一认识,需要各级政府不要介入具体项目,有效地调整自身的角色。
四、银行内部管理及会计制度、信息和数据报告系统
最近,人民银行正和财政部共同制定金融业统一的会计制度。为了适应各行业的发展需要,需要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这项工作过去已包括在普华会计公司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技术援助上。另一个问题,就是银行的会计报表、信息系统、中央银行的稽核报告是否准确的问题。会计制度应严格独立于经营决策部门,独立的会计部门和准确的数据将会有利于正确的经营决策,如贷款分析和中央银行的监管。今后,会计制度的完善要更好地培训会计师,并在体制上使会计师更加独立。这些都是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和不可绕过的过程。
在过去,企业、银行按照逐级的行政体制,上一级可以绝对支配和控制下一级分行,一级分行行长可以对以下所有问题享有决定权,包括修改科目及报表、对重大问题瞒而不报。但是现代金融体系要求内部会计、审计制度独立于经营决策过程,这里就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就是原有官僚式的管理体制与现代金融体制之间的矛盾。
我们现在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会计体系,完善的会计报表报告制度和监管稽核体制,这样商业银行才能是有效的、完整的、有力量的机构。而不是按官僚体制建立起来的多级法人体制。这也是制度建设中(包括会计、审计、稽核、信息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按商业银行法要求深化自身的改革,不断加强自律和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五、商业银行的主动性与人员素质
商业银行对于资产质量分类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决定作用。正如国外专家所介绍的,采用贷款分类方法将是原则的要求,而真正在一线实施分类方法的则是商业银行自身。商业银行能否有效实施,则不但要求商业银行要有一个独立的会计、审计系统,更重要的是如国外专家所指出的,信贷决策部门也要独立,主要是独立于地方政府和外界影响。信贷决策分析水平要求很高,信贷分析需要各方面的专家,不管将贷款分为五类,或更多,都需要对还款能力及风险、企业现金流量以及市场经营前景进行判断。这都远不是我国现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所能完全做到的。所以,要吸收专业人员进行信贷分析,才能使贷款分类方法运用得好。有了好方法,如果没有好的人员,方法仍然难以实施。所以商业银行在贷款分类标准的实施中起决定作用,中央银行只是在外部监督和促进。商业银行主动性及工作好坏对标准的实行有决定作用。而商业银行要做到达一点,必须要有人才。
从分类制度的实施看,我们并不是要马上用新方法而废止旧方法,并不想造成由于体制和方法的转换带来震动和负面影响。我们希望尽快使用新方法,目的是实现贷款质量的提高和中央银行的有效监管。在新的方法实行初期,新旧方法可以并行,通过对比认识新方法的特点,然后再决定如何去实施新的方法,改革旧的方法。这可以作为经济转型中的一个专项问题研究,可以依靠商业银行的实践来回答问题,找到实现从旧方法到新方法转换的好途径。这是金融体制改革中使用得比较多的方法,即通过实践,实现转换。以上我主要讲的是商业银行在其中的决定作用,内部主动性和内部信贷人员对贷款质量的分析是新的制度成功引入的关健因素。
这次研讨会在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的推行中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请来了世界上一流的贷款分类专家和监管者,巴塞尔委员会的主席、秘书长参加了会议,对我们是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研讨统一了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后贷款分类问题以及新旧体制的转换中必然有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加强与巴塞尔委员会和外方专家的合作。他们具备世界上最好的监督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分类的专业技能,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所不具备的和需要的。我们看到,很多国家对于信贷风险因素的分析,引入了一些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分析巳开始从市场风险的分析转移到信贷风险的分析之中。我们以后与巴塞尔委员会的合作还有更多的内容,如实施《核心原则》的教育和培训等工作。最后借这个会议的机会,再次对巴塞尔委员会主席德·斯旺和秘书长穆什先生以及各位来宾,对中国金融改革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国内各位来宾积极参与讨论,相信大家为银行商业化和贷款质量提高所作出的努力不会白费。这次会议最大的成功,是统一了认识,国内外建立了沟通的渠道,大家交流了情况,今后要继续保持这种势头。
*本文系作者1997年10月6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的“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的即席总结发言,题目为编者所加。上图为陈元副行长和巴寨尔委员会秘书长穆什在研讨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