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护理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论文_龚小丽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妇幼保健院 414000

【摘 要】目的 探讨全新护理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 月至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 例,对照组(n=6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60)接受全新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值、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DBP 82.45±7.46 mmHg,对照组患者护理后DBP 89.56±8.81 mmHg,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BP 125.56±11.23 mmHg,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BP 133.19±10.51 mmHg,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为81.67 %,P<0.05。结论 全新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高血压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新护理模式;原发性高血压;效果

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研究发现,机体持续的高压状态可能会对体内的重要脏器(如心脏、肾脏、脑)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患者如果不能及时的纠正高压状态,可能会造成重要脏器出现病变,甚者危及患者的生命。研究发现[1],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状态均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采用全新护理模式进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并与传统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5 年4 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60 例患者接受全新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作为观察组,6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6 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龄39~56 岁,平均年龄43.68±7.65 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07±0.68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9 例,女性患者21 例,年龄37~57 岁,平均年龄44.04±7.91 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16±0.62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询问病史、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显示,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② 患者无恶性肿瘤疾病,无严重心脏、肾脏、循环系统疾病;③ 患者治疗前1半个月内未服用过降压药物,未接受过系统性降压治疗;④ 患者无严重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可自主沟通交流;⑤ 患者自愿参加本次治疗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 ① 饮食指导 高血压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倡导“低盐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 g以内[2],同时禁食油炸、腌制食物,鼓励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尽量少使用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②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让每一位患者尽可能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相关临床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教会患者使用血压计,指导患者出院后每天定时对自己的血压进行监测;③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强调按时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严禁自行减药、停药,每天对自己的血压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血压出现异常,应立即回医院进行复诊。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新护理模式,即从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多方面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即 ① 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需长时间服药,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积极鼓励、支持患者[3],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言行得当,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所有问题,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治疗;②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关心患者内心的想法,并关注其内心的变化,生活上多关心患者,切实的感受患者内心的痛苦,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取得患者的信任,尽可能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护理效果作为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的DB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10 mmHg,恢复至正常水平,SBP下降≥20 mmHg,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患者的DB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10 mmHg,已恢复至正常水平,SBP下降10~19 mmHg,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值无明显改善,甚至血压值较治疗前升高。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护理前后的血压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值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BP和DB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3.讨论

日常生活习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自行停药,造成血压波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传统的护理模式虽然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习惯[4],但通常忽略了患者的内心想法,从医生或护士的角度看待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是被动服从治疗。全新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视患者的内心想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朋友的角度看待患者,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5],进而提高了整体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后血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全新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高血压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少红,邱爱丽,曾小娟.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44-45.

[2] 王萍,何乃艳.全新护理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3,7(12):94-95.

[3] 张丽芹,杨文东,史建.综合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9):9-11.

[4] 郭翠英.全新护理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70.

[5] 田琴,赵海英.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0):901-903.

论文作者:龚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全新护理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论文_龚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