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 115000)
摘要:新经济形态下,人们对于电力资源依赖程度的加深,使得电力工程行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就电网体系规划而言,巨量化传播数据的增加使得传统电网应用面临着较大压力;基于此,进行新型电网的规划设计势在必行。目前,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智能化电网已成为其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不仅能确保数据采集类型的完善,更能实现数据处理的高度精度。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新型电网的体系规划尚存在较大问题,亟需进行其规划内容及过程的规范,本文由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电网规范;智能电网;大数据
一、大数据的基本内涵
大数据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在更新人们对数据认知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实现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内容都是其基本的技术支持。大数据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一,“大”是大数据的特性的直观体现,从本质上讲,全才是其主要的特征所在;实践过程中,要想挖掘数据内蕴 含的所有信息,必须在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的前提下 才可能实现。其二,与传统数据形式相比,大数据允许不精确数据出现,大数据系统中,控制中心会在系统分析数据精确性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复杂、繁多的数据进行代价消除,从而确保数据监测结果的完整.其三,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所在[1]。大数据创新应用的根本在于实现相关管理方案的优化,进而提升整体的问题解答能力,对大数据而言,其可以在相关数据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关联物体的高效识别,进而确保具象化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其四,就应用过程来看,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地、处理速度快是其主要的特征所在。具体而言,大数据传输规模已成TB跃升到PB,并且其传输的内容包含了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种形态,在1s定律的数据挖掘下,其价值密度有所降低,譬如在连续的视频监控中,其有效的数据信息仅为一两秒等。目前,大数据已经融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并对行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提升产生重大影响。
二、大数据时代下电网规划问题分析
电力行业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领域,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电力公司面临着较大的数据处理压力,这对电网的深层次发展造成一定阻碍,目前,电力行业电网规划体系建设已出现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数据多、散
在确保数据种类齐全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内容的充分完善是电网规划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环境下,电网规划数据来源调度、运检、营销、生产等多个部门,数据种类较多、较分散。表现在一方面:以往数据来源主要依靠人为统计测算,使的整个电网规划中基础数据偏差较大且信息口径多、重复录入、信息交换困难、孤岛现象严重,业务数据协同、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深层次分析挖掘和综合利用不够,各项业务系统缺乏流程监控,精益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数据获取过程中,智能化数据获取的应用相对不足,其在降低数据获取实时性、延长数据更新的同时,对其数据类型的丰富造成一定阻碍。一旦同一数据出现多个口径,各部门数据不能集成在一个体系中,,电网规划数据收集工作效率就大大降低,且难以保证其精准性,也会导致电网系统构建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整体的运行效率。
2.数据处理能力较弱
新经济形态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人们之间信息交互的频率和规模不断扩大,这对电网数据的承载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要确保较高质量的数据归档、处理,就必须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和设计。然而从目前的应用状态来看,数据处理速度较慢、处理质量较低是电网规划建设的重要问题,以往的如市政规划、GDP等外部数据于电网内部数据结合程度不够,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电网规划设计需求,如何能在一个体系中将电网数据与经济数据匹配起来,也将是大数据将要实现的功能;要确保电网规划建设质量的提升,首先就应对其数据处理系统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优化与完善。
3.质量评估体系缺乏
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系统是确保电网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证[2]。当前发展模式下,经验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是我国电网规范的基本准则,在其指导下,电网系统的评估缺乏必要的社会影响分析,其没有实现电网规划质量的合理控制,较大的评估偏差制约了电网体系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下新型电网的整体规划
1.新型电网规划的目标及特点
大数据时代下,繁杂的数据信息对电网的应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确保电网规范体系的建设满足人们的应用要求,就必须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系统采用现代技术设备,对电网的数据进行系统录入,然后在分析其彼此相关性的基础上进行新型、智能化电网设计,实现数据资产化、流程规范化、业务自动化、管理精益化、决策智能化。电网大数据应用主要体现在规划―提升电网布局能力。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更准确地掌握用电负荷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提高中长期负荷的预测准确度;利用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给规划人员支撑变电站建设布局的决策数据,实现项目建设的科学调配。就规划过程而言,当前环境下的新型电网规划具有线性化、模糊化、动态化、多目标化的特点。
2.新型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进行电网规划原则的把控能够有效的提升其整体规划的精度和效率。对于新型电网规划而言,其应在当前电网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对接线模式、变压器容量、线路规格、数据引入等内容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处理,确保技术的标准符合当前发展现状和趋势,同时能够实现大数据时代下繁杂数据的系统处理。进而促进电网规划体系构架的系统化、整体化、经济化发展。
3..新型电网规划体系构建
地理位置、外部数据、运行管理数据是电网数据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3]。电网构架规划中,电力工作人员应进行以下内容的优化:
3.1数据多、散问题的处理
为实现新型电网数据多、散问题的处理;电力工作者应进行以下控制:其一,尽可能的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化。传统模式下,电网建设的地理信息测量和绘制由人工完成,受测量难度等因素的影响,其整体精度较低;因此当前环境下,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雷达等设备的应用,确保地理信息航测的精确化、效率化。其二,构建现代化的信息传输共享平台,确保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全面性;从而为电力企业的电力决策、电力规划、电力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其三,传统电力发展模式下,电力系统的外部数据往往被忽略,其造成了电力数据种类的残缺;新型电网系统下,其基本的数据库得到系统优化,不仅可以实现内部信息的有效存储、整理和应用,更应实现外部数据的充分挖掘、引入和修正,在确保数据相关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与电力系统内部数据的关系,进而保证大数据的全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四,设置电网数据监控系统和预算评估系统,确保大数据时代下,用户电力应用状况的有效监控,实现电网监控管理的准确高效。其电网规划体系架构如下:
3.2新型电网大数据体系建设
电网大数据,从大的方面可分为生产运行数据和运营管理数据。生产运行数据,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设备状态等方面的数据,多数可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设备采集,具有实效性高、海量存储等特征,反映的是电网企业运行的情况;运营管理数据,如人员、项目、营销等方面的据,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业务信息,反映的是电网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应用电网大数据的挖掘功能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其中内部主要表现为管理模式的优化,协助电网规划决策者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例如:了解电网设备状态检测与预警分析、提升内部协同等,外部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提供丰富的增值业务,例如绘制电力地图为电网规划投资决策者提供参考等
3.3新型电网考评体系规划
为全面服务智能电网建设,有力支撑“三集五大”发展战略推进,加强业务系统之间的横向融合和纵向贯通,必须优先重点做好“大数据”业务技术支撑,提高信息化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建立统一、健全、高效的技术服务体系,亟需建设贯通各层级、集成各业务、信息高度共享的电网大数据综合管理。
3.4新型电网应用过程
通过大数据系统管理快速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的一整套流程,提升了数据维护展示的适应性和实用化水平、深化了输电网计算分析功能、拓展了配电网应用功能、加强了电网发展诊断分析、优化了成果管理,提高了数据应用的整体效率,达到了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电网规划涉及数据量大、种类繁杂,涉及数据表格繁多,表格之间、数据之间存在较强的逻辑关系,容易填报错误。通过大数据管理将规划附表在线发布,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填报标准,各市、县公司可以直接线上填报,自动进行在线汇总、校核、计算、分析;
4.新型电网的数据获得
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电力工程数据信息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趋势,其对于电网工程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要实现电网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就必须确保其数据获取的准确及时。从数据属性来看,外部电力信息及内部电网信息是其数据的两种基本来源。对于内部信息而言,电力企业应在现代高科技术的支持下,利用遥感测量、无人机、卫星等现代工具进行高度精确的数据录入。而在外部信息处理应用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应注重其数据结构特征的识别,在分析每类非结构化数据的提公式,去除冗余部分数据内容,然后在转化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数据录入,确保数据整合的系统科学。
(一)由面到点,细化规划数据管理
1.明确数据需求,建立规划数据台账;2.查找数据来源,形成数据说明。
(二)规范流程,确保数据管理有序高效
1.多级多组织,保障流程执行到位;2.明晰各部门职责,保证数据管理衔接流畅;3.多点多方审核反馈,有效控制数据风险。
(三)平台式数据管理,处理多源数据
1.数据预处理;2.数据纠错;3.数据挖掘;4.数据仓储。
(四)打破数据壁垒,“三层三治二挖”提升数据管理
1.形成三层数据结构,建立统一可扩展的电网数据模型;2.三段式数据治理,深层次全方位清理数据源;3.二重数据挖掘,高质量高效率输出目标表样。
5.非结构数据的处理应用
5.1非结构数据处理
数据信息包含了图像视频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用户交互数据三种基本类型[4]。大数据时代下,非结构数据的应用数量持续增加,且应用种类不断完善。以外部数据资源来说,其较多的数据信息属于非结构性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有着异于内部的数据处理方式;在传统电网构架体系下,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方式,非结构性数据的使用难度较高,且整体丢失严重。造成了经济发展与工程发展的不同步。
5.2新型电网中的非结构数据处理应用
新型电网规划体系构架中,在计算机系统、云计算系统的支撑下,其自身的数据处理功能的得到了有效优化,人们可以实现非结构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具体而言,其通过二维逻辑将数据信息中,无法用文档、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表达的数据进行直观体现;使得数据能够对地图进行电子绘制,并且能够详细的表示厂址、线路具体情况等内容,进而实现数据处理的高效化、质量化。
6.新型电网系统建设的控制要素
电网规划体系构建是一个专业要求较高,系统较强的实践过程。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应进行以下方面的要点控制:其一,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然后在进行工程设计评估的基础上,确保工程策划与建设实际的高度匹配。其二,大数据时代下,新型电网的规划处于不断的探索、总结和改善过程中,因此,电网规划要随着信息化和数据化的不断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大环境。其三,确保业务大数据与网络的完美融,在大数据时代下,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技术是电网规划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有注意其实际数据问题的解决,从而为新型电网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论
大数据时代下,繁杂化的数据信息对电网工程的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电网体系构架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数据处理需要,亟需进行新型电网规划体系的构建。对于电力工作人员而言,其只有在把握大数据对电网发展具体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当前电网发展问题的细致分析,并科学的做好智能化电网体系的规划设计,才能确保电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推动智能化新型电网的进一步建设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戴明明,赵辉,戴鹏,等.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电网规划体系的建设及发展[J].电子世界,2016(22):33-33.
[2]蔡翔.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电网规划体系的建设与发展[J].科技尚品,2017(5):101-101.
[3]张璇.大数据时代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构建应用[J].低碳世界,2016(26):233-233.
[4]吴俊.探析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电网规划[J].工业,2016(9):209-209.
论文作者:1朱思曈,2姜浩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数据论文; 电网论文; 体系论文; 数据处理论文; 基础上论文; 信息论文; 时代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