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几点思考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关于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几点思考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对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世纪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20世纪即将成为历史,在21世纪的曙光面前,每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都会对20世纪社会主义曾经出现的辉煌与遭受的挫折感叹不已,并融入自己深沉的思考:如何认识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在80年代遇到的重大挫折?如何从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功看到21世纪社会主义的希望?本文作者的思考与发现无疑会对我们认识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为人类理想的社会主义,在20世纪已从理论变为实践,从一国走向多国。但它走过的却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其间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惨痛的教训,尤其不容回避的是随着80年代末苏东剧变的发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一度鼎盛滑向低潮之谷,失去了它的大半壁河山。现实的复杂与严酷需要每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对这种复杂的历史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并对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给予科学的回答。

在回顾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时,我们首先遇到的是:关于社会革命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我们今天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前提与基础。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发生,虽然恩格斯也曾预言,象俄国这样的经济落后国家,有可能在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前提下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但一个必要的条件是这一革命必须得到欧洲国家随之而来的革命的支持。就连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之后也企盼能以此引发一场欧洲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从而把俄国革命纳入世界革命的轨道。但这场革命并没有发生,而且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普遍陷入低潮的情况下,俄国革命却存活了下来。不仅如此,作为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一例外地都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正是由于经典理论与现实运动的这一反差,所以从十月革命胜利之初,便有人对这一革命的合理性提出诘难,而今,当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受挫的时候,更有人把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国家取胜这一历史事实作为“原罪”加以责难。这种作法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完善,所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应当用传统的理论去非难实践,而应在实践的基础上去更新和发展理论,使理论更有生机。其次,成功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根源,正象不能把拿破仑第一帝国的崩溃归咎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一样,我们也不能把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归咎于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取胜这一事实。

对于如何看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这里只想强调以下几点:

其一,落后国家出现社会主义虽然不是这些国家自身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后危机迸发的产物,但从全球范围看,却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出现空前危机的结果。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转变,跨入了帝国主义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都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这是我们考察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历史前提。随着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纪初和3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世界性危机大爆发,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和政治骚乱。资本主义制度无法通过合法手段解决之,以至于启动战争机器,两次把人类推入极为痛苦的深渊。就落后国家而言,它们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最低层,饱受了战争之苦,受尽了殖民主义之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些国家应运而生,作为充满危机和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替代者出现在世界上。

其二,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帝国主义危机和战争的爆发,不仅给落后国家的革命造成有利的国内革命形势,同时,它也使帝国主义各国在战争中相互削弱,使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上出现薄弱环节,为革命的突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形势。在帝国主义危机和战争年代,各列强或因相互残杀无法联合扼杀,或因形势所迫自顾不暇,于是社会主义终于在一些落后国家成为现实。

其三,任何一场革命都不可能在条件完全具备、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进行,革命总是有风险的。对于革命者来说,不顾革命的主客观条件,盲目蛮干搞冒险主义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在应当积极行动的时刻不敢行动或动作迟缓,同样也是不足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总是将革命的胆略和求实精神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革命时机,敢于革命,敢于胜利。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正是利用战争造成的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革命觉悟迅速提高的有利形势,不失时机地发动了革命,并取得了胜利。

其四,诚然,由于落后国家尚未进入发达资本主义阶段,那里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有着“先天”的不足,但这构不成革命不应取胜的必要前提。不发达的国家虽然生产力落后,但并没有落后到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譬如,十月革命之前的俄国虽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但也跨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内已占主导地位。我国解放前,资本主义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已占10%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上海等十几个大城市。因此,应当说,这些国家是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定物质条件的。即使象考茨基所说的那样,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个“早产儿”,那也应当承认,它毕竟是一个有生命的婴儿,人们的责任是要在后天精心抚养它,使这个社会主义的婴儿成长为健壮的巨人,而不是因为其早产就人为地否定它、抛弃它。列宁当年反复告诫说,俄国革命将是“开始容易,继续难”,就包含这层意思。

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是20世纪世界历史选择和各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敢选择历史发展道路二者合力的必然结果。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挫折,固然与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物质条件的落后有关,但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同时,我们也不能把社会主义运动当前的挫折仅仅看成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结果,更不能简单地把这种挫折看成是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叛徒”出卖的结果,因为这种分析方法从根本上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因决定外因,历史决定个人的基本原理。因此,我们在寻找社会主义运动受挫的原因时,只有立足社会主义建设本身,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纵观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造成建设受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生产力发展标准的片面理解,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主义各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历史的发展把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进程推到了欧美先进国家的前头,而在这里,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任务远未完成,所以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在执政党面前实际上同时提出了两大任务:一是巩固政权,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二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对于这一点,列宁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他一再强调,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社会主义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列宁在世时,虽因忙于对付国内战争和恢复经济,未能倾其全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但他晚年却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平心而论,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是相当重视的。他以高度的热情关注着国家工业化的速度和资金的来源,以及“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完成情况;他巧妙地利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引进了一大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才;他亲自提出了许多工业化的方针和口号,倡导社会主义竞赛运动,从而使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多一点的时间,就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国,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其他落后国家在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由于各国对生产力标准的片面理解,也使建设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

我们说,生产力本身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技术含义,它表征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物质产品的多寡;二是社会含义,它表征着劳动者的状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意味着劳动者的发展,意味着他们的需要和利益得到了更大的满足,意味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涨。然而,在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它们未能从总体上把握这一标准,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量的增长和一系列工业产值的增长,从而导致了片面追求增长数字的结局。实际上,上述数字的提高并没有使整体生产力水平有突破性的进展,生产力的结构并未得以优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需要,并没有得到基本的满足。这种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导致了生产力的畸形发展:经济结构失调,工业产值上升而人民生活水平停滞,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最终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并未得到提高,却反而在世界技术革命的大趋势中,与发达国家拉开了距离,以至于有的国家抛弃了对社会主义的选择。

其次,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既指苏联在30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以政治上过分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模式,同时也指40年代至50年代初,各社会主义国家以苏联为榜样,在基本照搬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各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种模式,在其形成之初,曾对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各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已极不适应于社会主义向内涵扩大再生产发展后所形成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另外,苏联以外的各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实际上也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单一化,这和战后社会主义的多国实践以及各国应逐步建立适合本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模式的要求也极不适应。因此,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固有弊端便逐步暴露出来。这就要求各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创造和发展一种更适合本国特点和时代要求的新模式。但是,遗憾的是,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许多国家为了维护已选模式的权威性,将模式神化了,不允许丝毫的偏离,闭目不视国情和时代的变化,从而造成了模式的僵化,似乎模式越纯洁,越接近于经典原则,越接近于所仿效的模式,社会进步程度就越高,从而造成了为了形式而牺牲目的的本末倒置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第三,从表面上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当前遇到的挫折是和苏联各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及演变相联系的,但实质性的根源之一还在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新科技革命对全球的影响,特别是当代世界主题的变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影响。本世纪50年代以来,以电子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它带动了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使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引起了各国发展战略观念的变化,也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对国际政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70年代后期,主要是由于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人民革命成果的作用,时代主题和世界主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这种情况下,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适应新的变化,通过自身的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却未能及时洞察这种变化,在很长的时间内固守传统的世界政治、军事和外交战略,固守僵化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战略,教条主义盛行,从而和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的距离愈拉愈大,并自异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之外。此后,一些国家虽然也走上了所谓的“改革”道路,但由于“左”的思想根深蒂固,迟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践相结合,在改革的方向、战略、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接连失误,从而导致了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综合积累,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攻势面前,软弱无力,最终葬送了本国社会主义的前程。

第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执政党建设和工作中存在的致命缺陷,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受挫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作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大多是成功的,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来领导建设却建树有限,教训惨痛。在执政的考验面前,瞎指挥、官僚主义、理想主义和权力腐蚀象一条可怕的蛀虫,侵蚀着共产党的肌体,造成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失误和腐败现象。70年代末以来,许多党陆续采取各种措施,开始纠正自己的失误和偏差,可以纠正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失误。否定过去,否定一切,致使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和势力有机可乘,利用和扩大人民群众的积怨,抓住一点,攻及其余,使共产党的执政威信加速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党或盲目负荆,仓促应战,或冥顽不化,蛙守井底。这样,旧的失误没有消除,新的失误又产生,不战自乱,终于酿成恶果。

当前社会主义运动所遭受的挫折是客观的、不容回避的,每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共产主义者,不应作悲鸿哀鸣,而需要有正视挫折的勇气,这样,才能重新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首先,在展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未来的时候,我们不能把苏东的剧变视为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更不能把它视为资本主义的胜利。另一方面,我们在承认苏东的社会主义遭到挫折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理论和实践对社会主义运动作出的发展。实际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从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 至今不到150年,与人类任何社会制度的历史相比, 还只是刚刚走出她的童年,还远谈不上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失败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黑格尔有句名言,密涅瓦的雄鹰只是到黄昏才开始飞翔。因此,任何匆忙的结论未免肤浅而且幼稚。

其次,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当前所遭受的挫折。中国有句古语:“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在我们看待社会主义当前的挫折时也是合适的。社会主义受挫,这是一件坏事,但人们若能从挫折中接受经验,吸取教训,变得更聪明起来,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更新观念,找到更加切合各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只会变成一件好事,有利于保证今后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挫折,对资本主义来说,好象是件好事,减少了对立面的威胁。但是,随着两种制度冷战的结束,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开始突出和加深了,地区、集团之间的利益角逐更加尖锐,特别是那些已被演变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局势发展,远非他们想像的那么顺利。事实证明,他们在这些地区欲管不能,欲放不行,背上了新的包袱。而这些国家的局势发展,也使资本主义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再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伟大运动,她既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产物,也是一种不断迎接各种挑战、经受各种考验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历史过程。她既不可能一触而蹴,更不可能风平浪静。所以,我们对当前的挫折既没有必要惊慌失措,也不能消极对待。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脚跟,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最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当新的时代变化来临之际,往往也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曲折变化,甚至会导致一定时期内的低潮现象,但每一次大挫折之后,都会迎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飞跃。而其中关键之点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巴黎公社的失败迎来了社会主义在横广方面的大发展;第二国际的破产,迎来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我们有理由相信,20世纪末社会主义的大挫折,必然会迎来社会主义运动在将来的新突破。因为,人们已经在世纪末的暮色中,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标签:;  ;  ;  ;  ;  ;  ;  ;  ;  ;  ;  

关于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几点思考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