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已成为现目前的一种发展趋势。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强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加强农村住宅管理势在必行。这样既有效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又保障了农村住宅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为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国家实施全国统一对农村住宅进行分期分区测量,建立数据库。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管理
1 农村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是仅限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符合规定的成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标准享受使用,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农村土地。
农村宅基地项目,依法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登记,不仅推动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益,也保护了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合法权益和农民利益。
2 农村宅基地项目管理
2.1明确项目基本流程
2.2项目管理意义
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这里的项目是指农村宅基地,为了能实施最后成功打证这一最终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关联活动就是管理的过程。
2.3项目管理的内容
第一,人员的管理。
在农村宅基地项目中,主要管理在于人员,包括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管理、人员分配管理。因为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环境,虽然工作重要,可是时常身处陌生环境工作人身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根据人员能力分派工作任务。
第二,技术的管理。
由项目经理领导,技术总工掌握,并在工作中需要时,及时对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2.4项目管理中可取之处
第一,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
第二,完善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完整的管理团队来说,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是规范员工行为、促使项目正常、高效运转的有效手段。
2.5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第一,工作执行不统一。
在对农村宅基地项目进行外业测量时,普遍存在测量成果不统一,以至于检查人员在检查时难以界定质量。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测量人员对同一要求的不同理解,或者培训的不统一。
第二,负面因素思考不全面。
虽然在项目中,工作流程设计非常完美,可实际与理论毕竟有差距,而且在工作中,不是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是可以被考虑到的,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考虑完善,即使有时出现问题,我们也能在最短时间解决,减少项目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结语:此文仅仅是在经历一个农村宅基地中项目所体会,并不代表所有,但是有一点我相信:虽然管理模式万千,但是目的都是一样,高效快捷地完成任务。管理没有捷径,有的只是实践的经验与未知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
[3]《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
论文作者:周彧竹1,李芳 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宅基地论文; 农村论文; 项目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论文; 目的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