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对附近既有建筑和居民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好对地质灾害的水文、地质和环境调查,以此掌握地质灾害情况,为下一步防治奠定基础。地质灾害治理中的水工环地质应用,实际上就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做好水工环地质调查。本文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工环;地址调查;地质灾害;应用策略
一、不稳定斜坡水工环地质调查
针对不稳定斜坡,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需重视以下内容:①地层岩性构成、岩石风化程度与厚度;②断裂、节理与裂隙;③风化残坡积层;④山坡型式、坡度、方向与高度;⑤结构面和坡向之间的组合关系;⑥斜坡和周围既有建筑之间的平面关系。对斜坡周围,尤其是上部水体对斜坡自身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及认为活动对斜坡造成的破坏进行调查。对所有可能引起滑坡及崩塌的异常与边界条件做详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灾害发生可能性与危险性,并确定影响范围。当有以下情况其中一种时,认为斜坡可能发生失稳:①有危岩体存在;②存在倾向于坡外或倾角比坡角小的结构面;③斜坡整体受至少两组结构面切割作用,有不稳定棱体产生,同时它的底棱线倾向于外侧,倾角比坡角小;④在斜坡的后缘有拉裂缝出现;⑤在坡向上存在卸荷裂缝;⑥岸边有裂缝发育,或表层岩体产生蠕动;⑦坡脚处或基础有软弱层分布;⑧斜坡处在水位变动区域。
二、滑坡水工环地质调查
针对滑坡地段,除要对滑坡区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还应掌握邻近稳定地段实际情况,如滑坡后壁以外部分。调查中应注意滑坡和岩性、地貌与其演变过程、断裂构造、区域水文地质,及地震与人为活动之间的关系,从中确定诱发滑坡或使滑坡复活的关键因素。对分布于滑坡上部的所有裂缝进行调查,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组合及切割相互关系,并掌握裂缝基本属性,以此为之后的分段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基于裂缝调查结果,分析并判断出滑动面实际深度与倾角。比如当滑坡表面裂缝较多时,说明滑动面深度可能不大;如果裂缝单一或-中存在边界裂缝,说明滑动面深度较大;若挡墙上产生裂缝,说明滑动面一般不会太深;若发现斜坡产生位移,但挡墙完好,说明滑动面很深。若滑坡为岩体滑坡,则要对其断层面、层理面和不整合面等进行调查,经调查发现其倾向和坡向保持一致,同时倾角比前缘临空面小,则说明存在滑动面。若滑坡为土体滑坡,先确定岩层和土层之间接触面具有的形态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然后找出岩性上存在差异的界面。对滑带水与区域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找出泉水出露点,并确定其流量,并掌握地表水排泄实际分布情况与断面。
三、崩塌水工环地质调查
对于崩塌灾害的水工环地质调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即危岩体的调查与已有堆积体的调查。其中,在危岩体调查中应注意以下内容:①危岩体实际形态、分布情况、规模大小和所处位置;②危岩体与其周围部位地质构造、岩性、地貌,掌握不同层理结果对危岩体造成的影响与控制作用;③调查危岩体所处区域水文地质,确定区域地下水主要赋存形式和特征;④调查危岩体底界下部地质体,明确其各项特征;⑤调查危岩体的整个变形发育历史,包括形成时间、崩塌次数、产生时间、前兆、方向、程度、堆积点、规模、诱发因素;⑥调查危岩体的产生原因与主要动力因素,如大气降水、地表水冲刷、人工开挖等;⑦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并判断产生崩塌的几率,并划分崩塌影响区域;⑧调查崩塌产生后是否可以形成运移斜坡,以及处于不同条件中的崩塌距离;⑨调查崩塌后可能产生的损失及日后发展规模。针对已有堆积体,在调查中应注意以下内容:①崩塌起点所处位置、实际高程、规模大小和岩性;②当产生运移斜坡时,应调查其实际形态、坡度、粗糙程度、表面岩性、产生方式。③调查堆积体主要分布区域、所处高程与形态、规模大小和组成;④堆积床所处形态和坡度;⑤调查堆积体所处范围地下水情况,包括分布与运移;⑥根据各项调查结果,对堆积体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上方崩塌体受到冲击荷载后能否保持稳定,并分析受暴雨作用后是否可能产生崩塌及泥石流。
四、泥石流水工环地质调查
对于泥石流沟谷,它在地形地貌条件与流域的形态方面具有一定特殊反映,比如形成区以山间盆地与高山环抱居多。峡谷可形成流通区,由于谷两侧山势陡峭,且沟床区域顺直,所以具有很大的纵坡梯度。堆积区的分布主要呈锥形,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石块在区中混杂。对其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时,应注意以下内容:①区域冰雪融化情况与降雨强度,掌握区域的地下水实际活动情况。②调查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确定是否存在不良地质。③调查沟谷地形地貌,如发育情况、切割、坡度和弯曲。依据为依据对堆积区、形成区与流通区进行划分,并圈绘其汇水区域的面积。④确定形成区主要水源类型,以及所有不良地质实际发育状况和对泥石流的影响。⑤调查流通区中沟床的坡度大小和是否存在急湾与跌水,并确定沟床两侧坡体的坡度和稳定情况。⑥调查泥石流沟谷发育历史,包括产生时间、次数、规模大小和形成过程。以此确定属于正常的沟谷还是属于低频率沟谷。⑦调查包含放牧、开荒、修路和开矿等在内的所有人为活动,以及对泥石流沟谷造成的影响。此外,还要积极调查当地已采用防治措施,吸取相关经验。⑧调查历史上由于泥石流造成的影响及损失,以此为其将来发展的预测提供依据。⑨泥石流沟的堵塞程度分级如图1所示。
图1 泥石流沟的堵塞程度分级
五、地裂缝水工环地质调查
当地裂缝属于区域性地裂缝时,必须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由于其它地质灾害引起的地裂缝,按其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水工环地质调查,不单独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应注意下列内容:单个地裂缝的特征与区域内所有地裂缝实际分布情况、特征;调查产生地裂缝的各项地质环境条件,如构造断裂、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调查地裂缝产生原因与诱发因素;调查地裂缝发展趋势,并对灾害进行综合评估;调查现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防治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往往具有其特殊的地质反映,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对其水工环地质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调查,以此为灾害评估、预测、治理等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熊伟.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7):228-229+155.
[2]李彦杰.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153-154+111.
论文作者:周显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水工论文; 地质论文; 裂缝论文; 斜坡论文; 滑坡论文; 泥石流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