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海莲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对接受血液 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11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58例。参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BUN、Cr及UA清除率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更少(P<0.05)。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于血液透析的满意度,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护理
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进针对患者的血液透析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重点探索针对血液肾透析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中选取116,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58例。观察组中男性病患和女性病患分别有36、22例;年龄介于3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5.9)岁;透析时间2-15个月,平均(5.9±2.2)个月;透析频率为2-4次/周,4-6h/次。参照组中男性病患和女性病患分别有38、20例;年龄介于32-71岁之间,平均年龄(50.1±5.2)岁;透析时间2-15个月,平均(6.1±2.1)个月;透析频率为2-4次/周,3-6h/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无手术禁忌,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针对两组研究对象均采取原发性基本的常规治疗,并采取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参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
1.3 综合护理
1.3.1 心理护理
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采取血压透析时,通常疗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各种不良的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与术后康复。护理人员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确保患者能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由于肾透析的疗程较长,患者在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后往往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怀疑,尤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更会加重患者的疑虑。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文化水平,采取相应的医学术语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流程,帮助患者消除疑虑,确保患者能够正确面对治疗[2]。
1.3.2 内瘘术后护理
在患者建立内瘘之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讲解内瘘的意义和重要性,包括内瘘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出现和发生。在内瘘术后的前期,应当建议患者穿着袖口较大的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导致切口的肿胀,且内瘘术后的包扎范围不宜过大,护理人员每日应当定时对患者的内瘘处吻合口的杂音和震颤进行检查。患者应当至少在内瘘手术结束后4周,再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3.3 透析中护理
在整个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意识变化情况,并且持续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护;此外,针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 浓度应当每小时记录一次,确保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从而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时刻关注透析仪器、血液及透析液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当及时告知医师进行有效的处理。及时准确的记录患者的出入量,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对患者的导管进行密切的看护,并确保患者的下肢充分的外展,确保患者的血液流通顺畅。
1.3.4 并发症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透析情况,当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时,应当及时做出有效的处理,如穿刺部位肿胀、穿刺点发生渗血、患者发生低血压及恶心呕吐时,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告知医师,并协助其进行有效的处理;若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应当及时停止血液透析,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3.5 透析后护理
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并使用温热的毛巾对穿刺点进行热敷,若患者的穿刺点发生红痛,则应当使用75%的酒精进行湿敷。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应当避免使用对患者肝肾具有毒性的药物。
1.3.6 饮食护理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应当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确保患者合理膳食,摄入充足的营养,并且主要以低盐、低磷、高蛋白的饮食为主,并减少水分的摄入。此外,应当严格限制患者食用各种含钾的水果、蔬菜以及饮料。
1.4 观察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组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血液透析的BUN、Cr和UA的清除率及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3]。
1.5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的各项数据资料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两组组间的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的对比
观察组58例患者均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高达100.0%;参照组中有42例患者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72.4%,两组相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BUN、Cr及UA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BUN、Cr及UA清除率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更少(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肾功能会发生不可逆、进行性的损伤,导致患者的肾功能出现障碍,进一步影响患者的代谢、酸碱平衡以及水电解平衡等。当慢性肾功能衰竭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会进一步恶化,最终转化成尿毒症,此时患者的肾功能会遭到彻底破坏,并导致水和毒素在患者的体内大量的堆积,使患者表现为酸中毒的症状,此时患者的全身各个器官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当前,在临床上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为维持性的血液透析,但是长期采取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进而影响血液透析的效果。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则能够明显提升血液透析的效果,并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也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提升患者对于血液透析的满意度,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有效改善和提升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贾慧霞. 6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339-340.
[2]郭荣珍. 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26-127.
[3]古利.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116-117.
[4]温蕾. 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93-194.
[5]张淑红.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3,7(30):559-560.
论文作者:阳海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肾功能论文; 并发症论文; 病患论文; 两组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