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理论研究中的几个新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理论研究论文,生产力论文,新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又是评判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而,生产力的研究也自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生产力的含义和构成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已经作了科学的概括和一般性的论述;但是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新的技术革命,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已向生产力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科学技术是不是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具体模式是怎样的?如何实现生产力系统的优化?怎样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等等。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充实生产力理论的内容,使它更贴近现实,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力图对现实的生产力系统,在理论上作一个新的概括。
一、生产力系统的实在性因素和潜在性因素
现代系统论与自组织理论认为,一切物质系统都是由若干个或众多的实在性因素所组成,这些实在性因素一旦构成系统以后,它们之间就会形成一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关系。而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必须使系统内部某些局部形成振荡或涨落,导致新的不稳定模式的产生,这些潜在的不稳定模式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有可能反馈放大,占领系统的全局,演变成一个新的系统。
生产力系统也是如此。在不文明的野蛮人时代,它仅有劳动者(原始人)、劳动资料(树枝和石器工具)、劳动对象(野生动植物)、管理活动(原始的分工与协作)这四种实在性因素所组成。但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由于这四种实在性因素的反复结合和相互作用,劳动者不断结累经验,导致文字的产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于是人类就进入了一个文明的时代。在文明时代,存在于劳动者头脑中的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便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由这些经验凝结而成,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当它以自身的本来面貌存在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中只能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而不属于社会存在范畴。那么,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又为什么说,在生产力中包含着科学技术呢?因为,正如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不是绝对的一样,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对立也不是绝对的。两者不仅互相转化,即社会存在可以转化为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也可以转化为社会存在;而且互相渗透,即社会存在中潜在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中也潜在着社会存在,正是两者互相渗透导致了两者的互相转化。知识形态的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就其实在的状态来说虽然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但是就它的潜在状态而言也包含于社会存在的生产力之中,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要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实在性因素之中,它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随着新的技术革命在全球的展开,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越来越显著,因而邓小平把它提高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但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认识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一种观点认为,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其本身就是现实的生产力,要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就是要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显然,这是一种误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中的科学技术不仅包括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且包括其物化为生产力诸实在性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和生产的全过程,即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整个过程,其中主要的是指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而那种仅仅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决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当然也不可能独立地成为第一生产力。
如果我们把仅仅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也看做是现实的生产力,那么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危害的。其理论错误在于它混淆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个性质不同的范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是明显地列入社会意识范畴之中的,如果把它说成是现实的生产力,那么就等于说,它既是社会意识又是社会存在。显然,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当然,按照辩证法“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此可以转化为彼”,“彼亦可以转化为此”;但是如果说“此亦彼也”,“彼亦此也”,那便陷入了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其实践上的危害在于:这种理论会导致人们只重视科技的投入,而忽视科学技术的物化过程。可是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并不有利于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例如,原苏联是公认的科技大国,可是生产力却远远落后于美国,其原因就在于忽视科学技术的物化,没有抓住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这个关键。相反,日本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比欧美要落后许多,可是由于它们紧紧抓住了科技商品化这个重要环节,生产力飞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经济大国。在我国,由于两种体制(科技体制与生产体制)的分离,建国后所形成并逐步壮大的科技队伍以及由他们所创造发明的科技成果,在数量上是不少的,但是转化到直接生产力中去的却并不很多,这也可以说是影响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原因。因此,在我国要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除了增加科技投入,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外,还必须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让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更多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并不断地缩短其转化的周期。
二、生产力系统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
生产力系统的一般模式是生产力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基本结构,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按其功能来分,它有两种模式:静态的模式和动态的模式。
静态模式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及其结构与功能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力模式,其过程也就是简单再生产的过程。
动态模式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力模式,其过程是一个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这种模式按其实现途径又可分为外延扩大型模式和内涵发展型模式两种:外延扩大型模式所采用的方法是增量,即增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量以追求总产量、总产值的提高。内涵发展型模式所采用的方法是提高质量,这就是用科学技术去武装劳动者,使“体力型”劳动者向“文化型”劳动者、“科技型”劳动者转化;用科学技术去改进生产工具,使手工工具向普通机器、智能机器过渡;用科学技术去扩大和改造劳动对象,使原材料由天然材料扩展到人力加工材料以至人工合成材料;用科学技术去改善管理,使“经验管理”提高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水平。通过这一系列的渗透和转化,使生产力的水平由一个台阶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单位劳动时间产品的数量;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总产值迅速增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已日趋全球化,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日趋尖锐。而竞争的主要手段是科技商品化,因为信息社会的到来,产品的价值已不再决定于凝结在产品中的物质和能量,而是愈来愈取决于凝结在产品中的信息量(科技的含量)。随着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商品化的周期也就越来越短。为此,发达国家都采用内涵发展型模式,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我国要想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使自己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也须走内涵发展型为主的道路。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一些落后的地区,人多资源丰富,而资金和技术却十分匮乏。在这种条件下,为了开发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和矿产资料,使贫苦人民尽快地解决温饱问题,在采用内涵发展型模式为主的同时,也要采取外延扩大型的模式,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三、宏观生产力系统与微观生产力系统
人类社会这个巨系统,它包含着一系列的等级层次,依次可分为国家、地区(省或县)和单位(企业或学校等)。生产力是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也有内在的等级层次,也可以依次分为以国家为单元的宏观生产力系统,以地区为单元的中观生产力系统和以企业为单位的微观生产力系统。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使这些大大小小的生产力系统优化,以实现其最佳的功能。
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由三个方面所组成:(1)元素的基础作用;(2)结构的直接决定作用;(3)环境的影响作用。因此,对于一个微观生产力系统(企业)来说,要实现优化的目标,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使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优化。这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生产工具和设备,扩大劳动对象,改善管理,增强科技力量。其次是结构优化,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劳动者这个首要因素的作用,以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的优化组合;二是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实现智能性因素(科学技术)、组合性因素(管理)和实体性因素的优化组合。其中最重要的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增强企业的开拓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因为国际间经济实力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在过去的10多年中美国生产力的提高,半数是由技术创新带来的结果。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有一支高素质的劳工。波士顿大学教授梅里·怀特在《日本教育的挑战》一书中曾指出:“日本人的成功,大部分是由于他们的蓝领工人懂得高等数学,看得懂复杂的工程图纸,并能从事先进的技术工作,他们在这些方面比美国的蓝领工人强多了。”为此,美国的有识之士惊呼,只有加强人力投资,开发人力资源,才是美国夺回优势的唯一途径。
而对于以国家为单元的宏观生产力系统来说,除了要创造条件以促进微观生产力系统的优化以外,还必须实现其内部中观系统之间的两种组合优化,这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是选择主导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并促进产业结构的高次化。因为只有依据国情选择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重点加以扶持,并使其他产业与之相配套协调运转,克服瓶颈现象,才能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只有依据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加快第三产业与第四产业的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进程,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次化,才能改变生产力的性质,不断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区间结构优化的关键是区际产业结构、经济布局、发展时序的合理分工与协同互补。因为依据现代的协同学理论,任何一个系统,其内部子系统之间不仅由于制约作用和协同作用存在着有序的关联运动;而且也由于互相排斥、互相竞争,存在着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当关联运动占主导地位时,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就比较高;当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时,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就较低。一般来说,系统结构有序化程度愈高,其性能也愈佳;有序化程度愈低,其性能则愈差。可是,当前我国区间结构的最大弊端却是过多的独立性所导致的产业结构趋同化,由此而产生的是重复引进、重复建厂、生产要素浪费和高产低效等非优化现象。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促使区际产业结构优化,就必须由国家合同各个地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与经济实力,合理组织地域分工,并建立循环互补的协同运行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以求得共同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宏观生产力的水平。
四、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
认识的目的在于为实践服务,研究生产力理论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所谓发展生产力,是指通过生产力系统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的优化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在上面已经作了论述。
所谓解放生产力,是指通过调整、改革或革命,使生产力从原有的生产关系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离开形式的赤裸裸内容,也没有离开生产关系的纯粹生产力。生产力的实现必须有其一定的形式,这就是各种模式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般来说,包含四个方面:(1 )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所有制关系;(2)在生产过程中, 人们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产品的交换关系;(4)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
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区分为两类:属于第一类的有(1)、(2)、(3)三项, 它们的组合形成生产关系的基本结构不仅贯穿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全过程,是生产力实现不可缺少的基本形式,而且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当该种性质的生产关系在现实社会的多种生产关系中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时,那么它们就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制度,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属于第二类的是生产关系整体结构的辅助方面(或称辅助结构)。在原始社会初期,它并不存在,只有到了原始社会后期,当社会分工出现以后,才开始萌芽。可是,在整个自然经济时代,它并不是生产力实现的必要形式,只有到了商品经济时代,它才成为生产力实现的不可缺少的形式。因为在自然经济时代,人们生产产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自身消费的需要,交换是可有可无的;而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生产产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交换,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产品。生产关系的这种辅助结构虽然不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当然也不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的性质;但它却是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两个方面(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在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当生产力的发展由石器工具向金属工具以至于工作坊转变,生产关系的基本结构以及由它所决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便由原始的公有制和原始社会,经奴隶主所有制和奴隶社会向地主阶级所有制和封建社会过渡;可是生产关系的辅助结构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还是处于自然经济这种经济运行形态之中,虽然交换有所发生和发展,但是在社会的经济运行中并不占统治地位。只有当生产力由于工作坊向机器大生产过渡,生产关系的基本结构与非基本结构才一齐发生了变化,即由地主阶级所有制转化为资产阶级所有制,由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结构(资产阶级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产生了矛盾,甚至发生对抗和冲突。可是它们依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商品经济运行形态的特点所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生产关系的辅助结构却没有过时,对生产力的发展仍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战以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起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些国家改变了剥削阶级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实现了生产关系基本结构的根本质变。这种经济制度的改革,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是生产力的第一次大解放,它使劳动者摆脱受压迫和受剥削的地位,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因而也为生产力系统的优化组合创造了客观条件,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在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达到必须使生产关系的辅助结构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时刻,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废除商品经济,实现计划经济这样一种境界。(相反,这些国家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要低;对于它们来说,此时正需要通过发展商品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可是,这些国家对于社会发展的这种规律性一开始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反而超越时代的需要,建立了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其结果,在生产关系的辅助结构(经济运行)方面却给生产力的发展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吸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调整和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生产关系的新模式。它的整体结构有两个方面:其基本结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包括(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3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和消费关系。其辅助结构是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生产关系的新模式,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国家原有生产关系基本结构的某些方面,而且根本地改变了它的辅助结构,使生产力从原有结构模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得以迅速地发展。所以说它是我国生产力的第二次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