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电气工程极其自动化专业,其源头为电气工程专业,也融合了自动化和通信等多个专业,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此同时,这一个专业的难度也极其的大,为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才能够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在我们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过程中,在该专业的建设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挑战和难度,对于我们的专业教师也提出了非常多的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实际,不断的迎合社会的发展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将这一学科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去。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体化;教学改革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概述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工科类课程,其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等在内的电气工程类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在内的实际运用等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由于其实践性特点,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还会开设一定的实践课程,通过课程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专业操作能力。由此可见,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专业开设课程较多且内容丰富,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其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就需要教师注重实践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并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巩固,推动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
2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遇到的困境
2.1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实验课程缺乏重视
通常在进行实验课程时,必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基础,或通过教师引导,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操作过程中,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但是在目前中职院校中,教师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给与重视程度不足,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搭配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实验课程设置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2.2实习过程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因此在完成了相关知识学习后,学习都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以此来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但是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所处位置等较为分散,因此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必须自行面对一些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一些负面情绪容易滋长,对其发展有着不利影响。
2.3学生人数众多与教学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范围广,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每年都是院系招收人数最多的一个专业。由于教学计划的学时限制,“电力电子技术课设”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周,而学生人数众多,每学期的课程数目也多,课程排不开,就出现了多个班级被排在同一周参加电力电子技术课设。这种排课现状使得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首先是学生人数与实验室资源的矛盾。实验室是学生完成课设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空间及硬件资源有限,无法在同一时间容纳所有学生,相应的硬件设备也不多,无法满足所有的学生同时使用。其次是教师资源不足。由于排课原因会造成一个教师同时带几个班的课设的情况,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很多是重复性劳动,这种情况对教师的体力和精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按现有的状况,学生人数是教师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疲于应付完成教学任务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再次是经费不足。电源设计制作需要购买相应的器件、工具和检测设备等,如果学生人数众多,这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除了设备的使用年限较长,器件都属于易耗品,不能循环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一体化教学改革举措
3.1整合课程,精简内容
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培养人才目标、人才定位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避免所学知识点重复,浪费学习时间。例如学习专业课程《数字电路技术》中,对数字信号的处理需要采用VHDL语言进行编程,故学生需要单独学习VHDL语言。虽然两门课程都涉及了VHDL语言,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VHDL编程教程所学知识很难直接用于《数字电路技术》课程中,导致出现无效学习的问题,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而且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应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按照VHDL语言服务数字电路技术的原则,省略VHDL语言中与数字电路技术信号处理编程无关的内容,精简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3.2加强专业教学实践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学校应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积极与企业沟通合作,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实习生,使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学会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同时,学校应加强实验室建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验室从事专业实验。此外,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操作大赛,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实现产品输出的能力。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体化教学实现效果的优劣关键在于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一体化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相应条件,确保教师能定期接受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教师也应与相关企业保持紧密联系,掌握专业领域操作技能的更新换代。与此同时,学校应注重优化教师队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教学工作。
3.4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参加学科竞赛
电气专业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依托省级示范性教学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电子设计大赛以对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选拔骨干成员进入实验中心进行培养。此外,学校还举办智能汽车大赛以对接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在学校比赛的基础上选拨更多的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大赛。
结束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一门与实践强相关的学科,非常适用于一体化教学模式。因此,应加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琴,王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01):103-106.
[2]张志刚,瞿曌,殷科生,冯婉.大工程观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08):44-46+49.
[3]王庆祝,张焕龙,马玉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04):63-65+69.
[4]杨泽斌,孙玉坤,谭伦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01):69-71.
论文作者:余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专业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