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资源整合管理研究_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并购中的资源整合管理研究_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兼并中的资源整合管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整合论文,企业兼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1)08-0083-05

兼并企业的资源整合是指兼并双方相互使用、复制对方的优势资源并形成良好的资源关系。这种转移包括有形资源的转移和无形资源的共享。兼并使企业克服了市场失灵而能在企业间转移、交换公司特有的资源[1],兼并也促使公司重组其业务组织(Lubatbiu & O.Nell,1988)。资源的整合重组促进业务成长,改变公司业务的品种和服务,改善公司业务的技术和组织系统[2]。重组使公司可以通过改变业务运行方法提高公司的效率和效益,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从规模的扩大等获得效益。

一、企业资源系统

企业资源观认为企业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能够产生持久的超正常利润的资源集合。资源是一个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知识积累、财务资产、物质资产、人力资本等一系列的有形和无形的要素[3];是指公司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流程、公司属性、信息、知识等,能被公司控制并能够提高公司战略构思、制定与实施的效益[4]。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资源是资源要素、资源要素间关系以及资源间关系等要素及其关系的集合体。要素关系形成资源,资源关系形成能力。企业的价值不是由单一资源要素决定的,而是由全部资源要素集决定。不同的资源要素集可以达到同样的战略效果。因而企业是资源与资源关系的双重集合,它不仅是独立资源的集合,更是企业内部不同资源间形成的特殊关系的集合。

利用企业资源是资源及其关系的集合体并结合企业兼并的特性,本文将企业资源简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物性资源,即直接从外界获取到的资源,外来资源,实物性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固定资产资源、自然资源、劳动力(刚引进的人才称之为劳动力,经企业培训后的人才称之为人力资源)、引进的专利、区位要素资源等;另一类是对获取到的实物资源的利用能力,可称之为再造资源,再造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结构资源、市场资源、组织能力资源等。企业的核心能力集中于再造资源之中。企业兼并后的资源整合应注重企业再造资源的整合。本文研究基础结构资源、市场资源的整合管理。

二、企业兼并中影响资源整合的因素分析

兼并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在受到资源本身特性(特别是资源的转移性、模仿性、交易性)影响外,资源的转移还受到兼并类型、资源的相对强度以及企业在兼并中的相对地位的影响。

(一)资源本身特性的影响

从整合的角度,起影响的一般要素是资源转移的不完善、模仿的不完善和交易性问题。

资源转移的不完善性来自于资源使用价值的专用性,即是指某种资源对具有特殊条件的某公司而言有较高价值,而对其他公司的现有人员而言价值不高,属于公司专用性特殊资源。资源的转移性意味着还有另外的使用者利用该种资源的长远价值大于现有员工(公司)利用价值[5]。这为公司的兼并提供了理论基础。

资源特性决定了转移的难易程度。随着资源的不可编码性程度的增加,资源转移的有效程度也将随之降低,因此更需要资源的内部转移,更需要一定的转移路径。如核心能力资源具有涵义模糊、因果关系模糊、信息的不完全性、内在的相互关联、历史依存性、积累性学习、组织依附性(核心能力附着在特殊的组织机构体内)、不可还原性投资、偶发性以及隐性知识属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不可转移性以及转移的失效性。

资源模仿的不完善性来自于管理行为与效果间因果关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6]。Barney(1991)[4]指出,无论资源拥有者还是竞争者都难以有效把握管理行为与效果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了资源模仿的不完善性,并为拥有者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带来了难度。

资源模仿的障碍主要来自三方面[7]:一是资源的默许性,即从工作中学习与积累到的技术、经验等,存在较为明显的模糊性特征,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对人的依赖以及对环境条件的依赖),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二是复杂性,来自公司内部多种不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技术与组织程序,不同组成部分处于有着一定联系的不同价值链环节,并且通过复杂的社会系统联系在一起;三是专用性,指仅适用于特殊交易中的资源[8],当组成战略资源的技术与组织程序相互间的适用性提高后,这些资源就成为互动专用性资源[9]。

资源的交易性。Barney(1986)[10]认为,存在合理的战略资源竞争(虽然是不完善竞争)市场时,公司可以通过收集更多的准确的有关资源价值的信息来提升公司竞争优势;Dierickx & Cool(1989)[11]认为,真正独具特色与价值的资源(如名誉、名声)是无法在市场中获取的,也是无法交易的。对此,公司必须通过自我内部相关性发展,强化竞争优势。

(二)兼并类型(战略动机)对资源转移的影响

不同的兼并类型由于其战略目的不同,其获取资源的相关性不同,会要求有不同的资源转移。

(1)在横向兼并的企业中,由于兼并企业从事相同的产品生产,管理手段和方法相似,技术相似,并且兼并中一般一方占优势,所以会有更多R&D资源、制造资源、管理资源、营销资源的转移。一般地,在横向兼并中,R&D资源等生产服务的支持职能系统,收购企业会要求有更大的控制,以获得强大的协调经济性。出于生产开发的横向兼并,则一般会将目标公司的整个系统纳入到收购企业中,而保留目标公司强大的营销系统。如衢州啤酒集团的整合以及海尔集团对收购公司的整合。

(2)纵向兼并涉及相临的生产阶段,R&D资源更倾向于重新配置,以保持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连续性。R&D资源的配置将以团队的形式出现,以进行系统性的开发并缩短技术开发周期,同时,如果整合的相临阶段是具有生产规模经济的,那么后向生产阶段的营销资源将被削弱而更加强调最终用户的营销资源的培育,管理资源的流动并不重要,因为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或许需要完全不同的管理技能。

(3)混合兼并的情况相对复杂,混合兼并可以分为管理型混合兼并、财务型混合兼并、同心圆式混合兼并。财务型混合企业向它们所经营的各个部门提供资金,执行控制功能,并且还是财务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在这一类的企业中,它潜在的贡献在于内部建立的财务策划方案和控制系统,这些系统通常提高了一般管理工作的职能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如果管理人员是称职的,而产品——市场潜力不足,那么,财务混合型企业将通过将内部现金流量从不利的领域中转到从成长性和盈利性的角度看来有吸引力的领域中,因此,这类企业最重要的是财务资源的转移和运用。在管理型混合企业中,由于是通过对决策提供管理顾问以及决策间的相互作用,以增加企业提高业绩的潜力,实现经济效益,因此,重点是一般管理资源的转移,这也是管理协同效应的具体表现。管理混合型企业与同心圆式公司不同之处是以一般管理职能与特殊管理职能的区别为基础的。一般来说,同心圆式混合兼并的企业中各活动之间存在特殊管理技能的拓展使用,因此,其资源的转移更相似于横向兼并。

(三)资源的相对强度(能量差)对资源转移的影响

资源通常以相对强的企业流向相对弱的企业。企业获得新资源或扩展资源的利用过程均有此转移模式。企业为保持将来的业绩水平而从外部兼并来获得自身发展的关键资源(Ginsburg & Baum,1994)。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兼并和资源重组是为了保持理想的业绩水平,无论将来的业绩水平是否下降,企业将寻找能补充自身弱资源的目标公司并将目标公司的资源纳入到企业中,同样,企业也会为了利用自身相对强的资源去改组在相应资源上较弱的目标公司,以提高目标公司的业绩,目标公司也会因为自己存在的弱资源而将企业出售给收购公司[9]。另外,企业的资源可能存在总体上的不对称,Laurence(1998)认为资源将从强的企业流向弱的企业。同时可以认为,大公司通常提供管理和财务资源给小公司以支持小公司的成长(Chattejee,1986)。这同处于导入期、增长期的小公司需要获得管理资源和资本资源是相一致的。

(四)兼并的相对地位对资源转移的影响

收购一家公司可以是为了利用过剩的管理能力的需要,将管理能力配置于目标公司可以使收购公司保留有才能的管理者并获得目标公司业绩提高的利益,同时,收购公司的管理者会由于自信能管理好目标公司而不使用目标公司原有的管理人员,因此,收购公司通常通过输出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控制目标公司。另外,收购公司一般会给目标公司提供财务资源,这是由于资本市场的限制,因为小公司很难或需花大成本才能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的资金,行为动机理论指出,管理者也会出于运用闲置现金的需要而输出财务资源。

三、基础结构资源的整合

(一)价值链整合

企业的价值链代表了企业为获得最终产出而组织企业资源的能力,收购企业可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来识别资源的类别、强弱。

分析企业的价值可以将企业的成本分解为企业各种各样的功能性成本,使管理者理解并辨认出可能的差别资源,从而理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价值链的分析还能使管理者明白两个企业之间所能获取的关联以及价值链组织的合理性。企业的任务就是检查每个价值创造活动中的成本和绩效,并寻求改进。

1.识别差别资源 识别价值链间的差别资源是决定重组,创造价值的主要方法。差别资源存在于价值链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中,通过对价值链中差别资源的识别及分析其对企业价值的创造或成本的减低的贡献从而重组价值链。

2.评估价值链组成的合理性 价值链分析的第二个内容是其组成的合理性。企业价值链中的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是直接贡献到企业的边际利润的。在一些情况下,被收购公司经营活动的某些部分被认为是多余的,假如这些活动被终止,被收购公司包含在价值链中的支持活动将被减轻,同时,通过合并某些人员和中心功能(如财务、营销、品牌等),被收购公司的基础元素将被减少,从而削减不合理的成本。

3.获取关联 明确业务单元间的关联是价值链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最为直接有效的一步,是获得协同效应的最直观的概念。在很多混合兼并的企业,存在着许多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关联,Porter在《竞争优势》中例举了三类关联:有形关联、无形关联和竞争对手关联。

(二)组织结构整合

组织结构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和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企业的战略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结构才能实现。兼并完成后,收购公司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组织机构,收购公司有时把被收购公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加以管理,有时则将被收购公司分解,合并入收购公司的相关部门。在组织结构的调整中,要做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决定如何将兼并双方的管理决策层分配到组织中去;其次必须对双方的人力和组织任务进行分组。组织整合就是在组织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寻求协调双方员工和职能以实现合并后的组织任务,包括整个机制和全部组织控制机制的组织与再组织。而整合的重点则在于以下两方面:

1.建立垂直控制系统 在了解兼并双方组织匹配的基础上,组织整合的第一步是构建垂直控制系统,建立兼并双方各管理层的员工、任务和职能联结在一起的报告关系,选择最有效的与实现企业并购战略相适合的管理层次及其相应的控制范围。垂直控制系统有两种模式:扁平型组织结构和高耸型组织结构。企业应根据其兼并战略和实现战略所需的职能任务选择合适的垂直控制系统。如果兼并的目的是为获得规模经济,渠道生产运行的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则往往在兼并后采用高耸型的组织结构,以使管理人员能够对资源实施有效的控制,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而当兼并的战略目的是为获得新技术,追求产品的歧异化,一般采用扁平型的组织结构,以增加被收购公司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激发创新活力和企业家精神。

2.建立水平控制系统 垂直控制系统用以解决企业合并后的部门权力和责任的划分,而水平控制系统则用以实现企业各业务部门和组织部门的组合,它可通过部门化和组建战略经营单位的方法来实现。(1)部门化就是对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的职能和活动进行分组,一个企业可根据职能、产品、过程及地理位置进行部门化(Gulik,1974);(2)战略经营单位(SBU)是大公司的一个部门单位,它的设置是为了某种产品或某类产品如同在一个独立的经营公司中一样得以促进和处理,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和顾客需求的差异化。一个战略经营单位必须:(1)有自己的使命,而且这个使命与其他SBU的使命有明显的区别;(2)有明确的竞争对手;(3)制定自己的综合性计划并与其它SBU的计划明显不同;(4)管理其关键领域的资源。

四、市场资源的整合管理

市场资源产生于企业与其市场和顾客的有益关系,由品牌、声誉、分销渠道、代理商、有利的经营权、用户档案、服务知识和使企业享有竞争优势的其它因素组成。兼并完成后必须积极开展对两个公司市场资源的整合管理,以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市场资源的整合可统一为三方面,即品牌整合管理、分销渠道整合管理以及同企业外部的界面管理。

(一)品牌整合管理

品牌是最直观的、也是最为人理解的市场资源。品牌能够强有力地影响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即使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同样的产品,如果用不同的两个品牌商标,其对顾客的影响力以及产品的价格都会不同,原因就在于品牌影响力的不同。名牌具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顾客的信赖程度更高。品牌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1.品牌整合的基本策略 兼并企业在交易结束后面临的品牌管理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品牌保护、品牌拓展和品牌的重新定位。

(1)品牌保护。品牌保护就是指兼并企业保留被兼并企业的原有品牌,而且通过一定的保销手段,提供一定的资源保证使被兼并企业的品牌进一步发挥作用。即在企业中实施多品牌策略,以建立一个品牌组合,以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同时,给人以一种非垄断的形象。Coca Cola以及P&G的多产品策略同样可以用于对兼并企业之间的品牌管理。这时,被兼并企业的品牌在地区市场中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其在一定的市场中已经得到顾客的信任和熟悉,兼并企业因充分衡量多品牌或采用单一品牌的利弊。

(2)品牌拓展。简单地说就是品牌的延伸,即在企业的产销经营中将兼并企业的品牌转移使用到被兼并企业的产品上,代替被兼并企业原有的品牌的一种行为。美国学者约翰·N·摩菲的研究认为,品牌拓展效应的关键因素对本品牌体现的核心价值必须有明确的形象。品牌拥有着将其拥有的品牌拓展至另一企业或产品时一定要牢牢把握原有的内在形象和关键特征;同时产品应具有关联性。使用同一品牌的产品间具有关联性或互补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转移顾客地信任和好感,但如果产品之间不存在关联和互补时,则会引起顾客困惑,使顾客不能理解产品的形象特征。因此,在实施多元化兼并时,企业应十分注意品牌延伸所有的风险。

(3)品牌重新定位。对被兼并企业的产品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是兼并后品牌管理的又一策略。对于那些有可资利用但产品已经不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兼并企业可通过对品牌重新定位的方法使其重现生机。一种品牌会由于竞争(如新品牌的推出等)和顾客偏好的转移而失去其原有的市场,但是其品牌的影响力仍存,兼并企业或许又无适当的替代品牌,此时就会采用该策略。使用该策略时应考虑两个因素:将品牌转移至另一细分市场的费用和可能获得的效益,必须对两者进行权衡。

2.品牌整合的原则 在实施品牌整合管理时应把握的主要原则是:第一,资源匹配原则。企业不管采用哪一种整合策略,都应评估企业资源的匹配性,应在资源许可的条件下考虑采用的策略。第二,形象统一原则。企业不仅应保持品牌标识的统一,而且应保持其内在品质的统一,否则,将损害企业品牌原有的形象。第三,战略与效益统一原则。企业应以战略利益为导向,保证战略的实现。

(二)分销系统的整合管理

分销系统的整合包含两方面,即被兼并企业营销组织的设置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兼并企业一般有两种应对策略:分立或合并。作为一个独立企业,使用分立策略是应该的。但是兼并一个企业绝不是为了保持其独立性,因此,分立总是相对的。通常,分立时被兼并企业的整个体系将作为一个事业部的形式进行活动,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说,它更象一个战略经营单位,清华同方同山东鲁颖电子合并对分销系统的合并采用的就是这一方法。将被兼并企业的营销组织合并入被兼并企业是我国企业兼并中的一贯作法。此时,被兼并企业是作为一个生产基地,或者更简单的作为一个生产车间而存在的,兼并企业统揽了所有的营销工作,对兼并企业是绝对的控制。海信兼并企业的一贯作法就是将被兼并企业作为自己的一个生产基地,统揽了全部的营销策略和工作,以充分发挥其营销优势。

采用分立的营销系统时,企业是为了获得特殊的产权优势,如品牌、专利、R&D、管理和营销知识,以及与用户的事前联系、对顾客的特殊认识,企业为了利用和保护这一相关资源,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会保持原有的营销队伍,或者将原有的队伍作为一个整体保留在新企业中,纵向兼并是为了避免谈判成本,降低交易费用,获得分工优势,而横向兼并是为了确保获得市场份额以履行产品流通的替代职能(市场开拓型兼并),或者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某一地区有利的生产条件,与此相对应被兼并企业的营销资源是多余的,企业自身的营销实力也相对较高,成功的标准是因为普适性资源在兼并企业中有多余的实力和输出的条件。

(三)市场资源整合中的界面管理

兼并一个企业不仅仅只涉及到两个企业内部的重组,兼并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企业外部。新收购的子公司的客户及持有合同的卖方可能催促制定更好的价格和条件方案,原有牢固的银行、政府关系现在可能变得很紧张。总之,兼并的结果可能是失去外部环境对企业的支持和信任。兼并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对企业同外部边界的管理。

1.供应商界面管理 一定的供应商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是企业通过长期公关策略和互动建立的,没有具有优势的强大的供应商,一个企业将很难获取其所需的投入物,将提高其价值创造的活动成本,对供应商的界面管理关键应做到:(1)保持供应商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从战略观点看,总是期望从那些能够维持和改善姿势竞争地位的供应商那里购买产品和劳务,以获得优秀的质量、成本的产品,同时,保持供应商的稳定性又为企业进行内部的整合提供了时机和条件。(2)对供应商进行系统的审计。审计的内容应根据企业整合战略的需要出发,对供应商的质量、成本、供应条件、产品开发、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或有重点的审计,使企业的基础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工作标准向后延伸以确保兼并后的产品、服务有实质性的改变。

2.顾客等营销界面的管理 兼并可能使企业失去客户对目标公司原有的信任感和良好关系,或者一开始客户同目标公司的关系就已经恶化,这要求收购公司开发出强有力的策略保持或重建目标公司客户的信任和关系。保持和重建的策略一般为:沟通、承诺及一定的促销措施。

3.处理好政府、银行关系 (1)政府关系的处理。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拥有两重角色:宏观经济和社会生活管理者以及国有资产的事实上的所有者。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其目标是纠正市场失效,防止企业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建立完善的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良好运行,达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虽然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但全民作为所有者,既不能以个体的身份出售其所有权,也难以以整体的意志出售其所有权,只能由全民的代理人政府来对国有企业并购作出决定,各级政府就成了国有企业事实上的所有者,行使所有权职能。(2)银行关系的处理。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企业同银行的关系会处于一种十分复杂的境地。企业兼并往往会涉及开户行、信贷额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银行出面解决。对银行来说,一方面,优势企业兼并亏损或弱势企业有利于银行调整和优化银行贷款结构,盘活银行贷款存量;另一方面,在企业兼并实践中,由于存在许多违规现象,从而对银行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银行作为企业最大的债权人,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防止资产流失,银行必然会介入企业的兼并过程;此外,银行在企业兼并过程中还通常充当中介的作用,为企业的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服务,促成兼并,并为企业提供筹资服务,是企业完成兼并的有力保证。

收稿日期:2001-01-04

标签:;  ;  ;  ;  ;  ;  ;  ;  ;  ;  ;  ;  ;  

企业并购中的资源整合管理研究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