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水厂自动控制技术日趋成熟,但在水厂的日常运行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管理中部分问题的前提下,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厂;自动化;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工业能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水厂自动控制技术日益成熟,水厂的自动化水平也快速提高。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建成了自动化程度较为先进的水厂,但由于地域原因我国水厂自动化水平发展极不均衡,总体来讲发展水平还不高。而且,相当一部分水厂自控系统的使用效果并不太理想。具体分析造成自动化系统的这种高投人低效能的原因,与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施工、产品的质量及后期的运维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设置功能太过于复杂。在对一些水厂自动化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只是追求较高的标准,设置一些较为复杂的功能,而没有考虑到水厂的实际情况,往往非常容易出现系统的故障,但是又无法进行有效的维修管理,致使自动控制系统难以得到保障。
第二,设置功能太过于简单。在对一些水厂自动化的设计过程中,设置工艺流程的功能太过于简单,完全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关键工艺方面的控制要求,尽管造成具有自动化系统,但一些关键工艺还是需要手动来完成,这样就没有达到自动化的目的。
第三,手动功能设置过多。不少水厂在进行自动化设计时为避免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而影响生产,往往会设置较多的手动功能,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削弱了自动化系统的地位,不仅造成了设备投资的重复,同时也让生产人员出现不恰当的依赖心理,而且运行管理的改革也不到位,从而导致了搁置自动控制设备,依旧使用人工进行操作的情况出现。
第四,设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水厂在实行自动化时往往会有关系到众多的设备和技术,这就需要设计者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熟悉水厂生产的各项工艺,还需要了解各项生产设备。但在水厂的一些自动化设计中,由于设计者不是非常了对进口设备的实际生产或性能,导致设计的自动化系统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导致自动化系统的局部故障。
二、水产自动化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在设计、安装、调试水厂自动化系统中没有注重工作人员的参与。多数水厂在进行自动化系统建设时,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而在建设时往往由工程建设人员全权负责,这种方式在建设中较为方便,但在后续运行中则有较多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水厂工作人员没有参与到水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这往往会导致自动化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出现较多的问题,影响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水厂值班人员往往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不够熟悉水厂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关的设备,进而无法对正常保养、调校和检修相关的,导致降低仪表精度或者出现设备故障;同时也会使一些软件难以得到相应的维护及调整,进而使一些小软件出现故障却不能及时处理,使自动化系统运行受到影响;也容易出现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出现的人为故障。
第二,稳定的、专业的维护队伍较为缺乏。尽管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可靠性较高,但在运行中还是会出现故障,这就要维护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维修。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际操作不完全一致,即便是设计在投入运行的时候是一致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变化。自动化系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投入运行后,往往需要对系统出现的一些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使系统得到优化。这就需要维修人员维护和调整自动化的系统以及设备,尤其是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控制系统需要做出相应的修改和开发。然而,稳定的、专业的维护队伍较为缺乏,使较小的软硬件上的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及修复,逐渐积累为大问题,严重会只是自动化系统出现瘫痪情况。
三、水厂自动化设备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关于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水厂的自动化设备非常容易存在质量问题,比如电磁流量计、计量泵、调节阀、碱度计、溶解氧测定仪等,这些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可能是设备本身存在问题,也可能在安装维护中存在不良操作引起的,这些质量问题都影响了系统的运行。
第二,关于配套问题。一些水厂的自动化外围设备并不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如测量仪、传感器,但是这些设备的精度并不能达到系统运行的要求,这是造成自动化系统难以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
第三,关于备品备件问题。一些水厂的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由于没有相应的备品备件而难以进行修复,这在进口设备方面表现最为明显。一般情况下,如将故障设备交由产品供应商进行维修,其所耗费的时间长且花费高,尤其是一些已经更新换代的产品根本找不到备品、备件。
四、提升水厂自动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进行积极引导
在水厂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纳入设备管理,这样可以逐渐使设备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同时需要在设备的投资效益以及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力及绩效的评价中重视自动化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并在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标准。这样可以让大家深切地认识到在设备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但能够简化设备管理工作变,还能以自动化技术的手段不断优化系统,进而促进设备管理效益的有效提高。同时,在设备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需要实施责任制,在规定的时间内考核相关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并采用相应的奖励措施,对工作人员产生激励作用。而且考核结果会对部门及个人的年度绩效评估有着直接影响,这样可以促进设备管理中有效运用自动化技术。
(二)对培训方式进行转变,实行团队学习
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单一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而需要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其改革过程是较为复杂和系统的。在自动化的水厂中,必须改变水厂原有的单一培养模式,实行有针对的培训。这种培训不仅要培训自动化技术人员在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培养水厂管理人员和其它工作人员的自动化技术知识。在培训过程中,一般可以实行团队学习模式,培训成员展开专题讨论、共同学习、共同分析、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促进工作人员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引进和吸收技术
长远看来,由于受到试验的规格和品种的限制,多数水厂建设的自动化难以达到最佳水平,这需要在实际生产中不断进行调整。水厂会从国外引进一些水厂自动化设备,但是并不能获得该设备较好的使用效果,这是因为在安装调试完成后,这些设备的技术专家会撤走,但水厂并没有较好地掌握这些引进设备的技术以及性能,这样就会使引进的生产设备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因而,水厂的技术人员在设备设计、安装、调试的过程中参与其中,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这些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特点、技术、性能,进而使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本人对多个自动化水厂的考察发现,当前的大多的水厂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了自动化设计方面、自动化管理上的问题以及在自动化设备上存在的问题,对此,本人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国伟.水厂自动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以东营水厂自动化建设和管理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3):65-66.
[2]闫军杰.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5,(04):106.
[3]侯磊.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38.
[4]郭贵.自动化系统在水闸工程应用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江淮水利科技,2012,(01):15+24.
[5]边军,卓珊慧,谢勤,王志民,常杪,蒋文.污水厂特许经营合同中运营监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1,(14):18-22.
论文作者:胡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水厂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