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极化理论视阈下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活方式论文,特征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0X(2011)05-0009-04
修回日期:2011-04-01
城市社会极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当前世界范围城市发展中的较为共性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较多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即极化开发战略,而“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反映,不同时代的城市必将烙上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时代印记”[1],因此,我国城市社会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极化现象。“二十一世纪的体育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即体育生活方式”。为了探讨社会极化过程对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思路将立足于社会极化对城市发展的两个社会效应,分析城市体育生活方式构成要素的表现形式特征。
1 社会极化理论视阈下体育生活方式的内涵
1.1 社会极化理论的背景与含义
极化是指事物或事件沿某一个方向持续发展并达到顶峰,它表示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表示其发展结果[2]。社会极化,一般地被认为是经济地位、社会背景、发展机会等不同的人群之间差别的扩大,包含收入极化、人口极化、居住极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举世瞩目的现代社会问题。在西方社会,人们不仅注意到了地区之间的极化现象[3],同时更把城市内部的社会极化作为研究的焦点。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从经济转型、种族、职业收入、财富分配、家庭结构和教育等多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社会极化是指在社会中不同阶层间不断增长的不平等,是指构成城市这一社会空间实体内各阶层,特别是最高与最低阶层之间相互悬殊、彼此社会距离扩大的社会现象,也可以认为在一个社会实体内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社会极化被美国一些城市理论家认为是与所谓的“全球性城市”的出现相联系的一个过程。城市中收入分配和职业分布的极化、工作机会的变化、因制造业的衰落而造成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减少等,导致了极具特色的社会极化形式。社会极化带来了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变化,如大部分集聚在中心,由中心向外围人口逐渐减少,中心人口受挤减少而外围膨胀(中心人口外迁之郊区),体现了明显的社会极化状态[4]。英美社会极化的产生与加深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社会极化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如何克服社会极化、解决城市贫困、帮助底层阶级发展、消解种族隔离,便成为极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施了“社区发展合作(Communit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特别行动”和“家庭和邻里改革计划”(Neighborhood and Family Initiative)等众多计划,强调通过社会的广泛参与来解决城市极化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入新世纪以来,英美又将扩大就业、改革社会福利政策、发展地方经济、完善大都市区的管制等作为治理城市社会极化的发展对策。但时至今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福利国家政策向劳保国家政策的转变和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英美国家的城市极化问题仍十分突出,解决城市社会极化的道路仍将十分艰巨和漫长。西方国家在解决社会极化问题的举措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社会极化的社会效应首先表现在城市社会阶层分化。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农民、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而当代中国社会可以清晰地划分出“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等。城市社会极化的另一个社会效应就是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社会转型以来,中国城市居民收入逐渐阶层化,在住宅商品化过程中,国家和单位将退出住房管理分配的舞台,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通过房价的过滤作用,在居住模式和居住区位上形成了明显的分化,城市社会空间出现分异。
1.2 社会极化演进与体育生活方式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几乎均生活在“单位”之中,而城市“单位行政化”和“单位办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单位人”和各种单位是体育生活方式的主体。“对于国家而言,单位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最坚实的支撑者和巩固者;对于个人而言,单位又是个人社会化及其价值实现的唯一通道。”单位人参加单位有规律组织的体育活动,如同投入工作一样,形成一种体育生活方式,但其目的是为单位树立形象,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单位文化建设。单位利益是此生活方式的最高追求。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企业、事业单位,通过制定年度体育工作计划,面向全体职工,开展工间操、体育竞赛、体育锻炼等活动,统一规格的满足他们的体育需求。职工在享受单位的这种“福利”过程中,人人平等。职工个人自主喜欢的体育活动,体现了体育生活方式中的核心因素——主动自我发展,单位却很少顾及。
由于“单位办社会”的特点,城市中的各个单位成为了满足单位成员各方面需求的社会实体。单位的生产、销售任务都由国家统一指派和解决,单位远离市场,城市各单位间没有竞争。因此,单位把体育作为福利,在工作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就成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为满足职工的体育需求,城市单位提供体育服务时,采取的是行政化手段,追求的是行政效果。因此,气氛热烈、声势浩大、宣传效果好、较短时间内可完成的体育活动成为首选,而符合这种体育生活活动形式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是竞技性的体育项目,以及集体性项目,如工间操。这些体育活动内容易于形成常规,也便于操作。而其他充分体现职工个人自主性需要的活动内容,如非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体育项目,由于很难达到气氛热烈、声势浩大、宣传效果好、较短时间内可完成的标准,而被放弃。
虽然,体育活动成为了“单位人”和城市各个单位工作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这是政治的需要。上级单位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安排,“单位人”和下级单位别无选择,只有服从和接受。从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和内涵来分析,这是一种准体育生活方式,因为源自他们真正的内心需要的成分较少。无论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还是从体育活动内容选择,这种城市体育生活方式千篇一律,同质性非常高。
城市社会极化过程前,城市不同阶层以及不同区域的体育生活方式表现出非常一致的同质性。而城市社会极化,意味着城市社会实体内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其产生的直接社会效果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社会不同阶层的出现,二是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分异。因此,对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一定要考虑城市社会阶层不同和城市区域不同所产生的影响。虽然,我国城市极化现象没有表现出西方国家城市那样明显。
2 社会极化对我国城市社会不同阶层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
2.1 社会阶层差异对体育生活方式影响日益显现
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社会各阶层由于经济收入、居住空间、审美情趣等各种社会因素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各阶层亚文化正逐步显现,与各阶层相对应的体育分层也已具基本雏形。以经济能力高低为基础,以职业为划分内容,参照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特点,可将我国市民体育分层为精英体育、中产体育、大众体育、基本体育、体育匮乏[5],其分别对应为上层阶层、上层中产阶层、下层中产阶层、工人阶层和下层阶层。
2.2 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主体人数数量各阶层分布不均
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为: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 min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化是体育生活化的核心”,而体育生活化作为名词概念来使用,与体育生活方式是同义的。因此,在这里,城市体育人口肯定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主体。
“河南省城市社会体育人口主要集中在经理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而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则相对较少,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以及私营企业主阶层为最少”[6],因此,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主体人数数量在各阶层分布呈不均匀状态。
2.3 体育生活方式的空间布局与各阶层经济收入有较强联系
“河南省城市体育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和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都有超过15%的人群选择去经营性的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经理人员阶层中更是有42.11%的社会体育人口选择经营性体育场馆进行活动。而社会底层等经济收入有限的群体,大多会选择附近的公共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参与体育活动”[7],可见,体育生活方式的空间选择与各阶层经济收入有较强联系。
2.4 各阶层践行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式各异
当前由于现代生产方式中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给现代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种种剧烈变化,成为产生“神经衰弱、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所谓现代“文明病”的主要原因。我国冠心病死亡率近8年在城市中增加了53.4%,其病因均与现代文明病有关。
我国城市社会各阶层越来越把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健康投资方式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在“休闲娱乐”一项的选择上,随着社会阶层从“下层”过渡到“中上层”,各阶层的选择比例表现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只是到了上层以后才有所下降,且各阶层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显著性的特征。在“结识朋友、同事或与朋友交流感情”、“提高生活品味或改善生活方式”、“追求时尚”、“健美或保持体型”等项目的选择上,各阶层之间差异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显著性特点,且都表现出随社会阶层上升选择比例不断增大的趋势。
由于城市社会各阶层有各自大体相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品位,收入水平各阶层也体现出较明显差距,因此,保证他们实现体育生活方式因素各异,同时,制约他们有效践行体育生活方式的瓶颈也不同。所以,各阶层实现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式各有千秋。
一般来说,中下层阶层中的工人群体由于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以及体力负荷较大,他们会选择轻松休闲以及恢复型的体育活动内容;中上层和中中层中的工薪人员因为日常闲暇时间零散而无法去离家较远的体育场馆活动,只能依靠单位组织定期的体育活动,或者和朋友约好,周六周天参加活动;社会上层由于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他们可以选择陪练或者专业教练为他们服务。
2.5 社会下层中的城市农民工难以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型职业群体,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城市经济的各个行业,他们与生活在城市的职工一样为城市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但作为城市社会底层,他们体育参与困难,更别说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显示:2004年我国城市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岁,男性居多。虽然他们正值青壮年时期,有健身活动需求,但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让他们难有余暇时间;限于自身文化等各种条件限制,他们难于融入城市社会,也就难以享受城市的包括体育在内的各种公共服务;他们就业竞争力不强,造成了企业较为漠视包括体育在内的权益保障。
3 社会极化视阈下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生活方式特征
3.1 以城市景观为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成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我国城市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原本由制度性原因所形成的以“单位”亚空间混居的格局将逐渐瓦解,以职业和收入为标志的阶层差异成为城市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政府力量、人口密度以及家庭等各种社会因素也参与了城市空间变异的过程。城市被分割成了不同的城市景观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档次和不同类型社区。上海城市社区就可分为五种类型:传统街坊社区,单位公房社区,高收入商品房社区,中低收入商品房社区和边缘社区。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特有的城市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具有历史意义、象征意义和标志性价值的景观就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市民共同心理文化形成的基础。当前,我国各大城市为了展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推广体育项目,正大力借助城市景观在市民心目中的影响力,有计划地开展以城市景观为背景或场地的体育活动。近年来,上海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如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沙排赛、黄浦江上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苏州河国际龙舟邀请赛以及金茂大厦国际低空跳伞表演、滨江大道国际女子壁球精英赛、外滩陈毅广场中国自由式轮滑公开赛等等。由于这些以城市景观为背景开展的体育活动影响力大,辐射面宽,吸引了城市各个社会阶层的关注,成为了上海市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3.2 不同类型社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设施条件存在差距
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后于2005年颁布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这是我国城市体育生活方式设施条件的制度保障。但我国仍有75.1%的居民要求尽快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这说明,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设施条件问题严重,数量少,种类单一是其主要症结。
但在不同类型社区,体育设施条件存有差距。体育设施在杭州市城西居住区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较多,而社区级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的特征。而分布不均匀主要在于城西居住区的发展是由东、向西逐步展开的,早期建设的小区集中于该区的东部,这些小区体育设施最为缺乏。帕吉斯的有关城市空间分异的“过滤”理论认为:由于城市的向外扩展,最富裕的家庭迁向城市特定的区域,并呈现聚居的阶层特征。
3.3 不同类型社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形式各异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者根据中国城市社区形成的特殊情况,将城市社区划分为传统街坊社区、单一式单位社区、混合式综合社区和演替式边缘社区四类。
我国各类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或其他基层群体组织的居民的比例分别为:传统街道社区占33.0%,单位社区占33.6%,新型综合社区占25.9%,边缘社区占7.4%;而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中排在前三位的是:与同事朋友一起锻炼、个人锻炼和与家人一起锻炼,组织化程度较低;单位社区的居民,参加单位组织的锻炼取代了与家人一起锻炼的第三位位置。可见.边缘社区体育生活方式组织化程度低于其他类型社区;城市单位在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服务上还起着一定的作用。
3.4 体育消费水平与不同类型社区的档次相一致
体育消费是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城市各社区体育消费水平存在很大不同[8-10]。我国各类社区去收费体育场所的人数比例为:新型综合社区11.30%、单位社区7.70%、传统街坊社区5.40%、边缘社区3.30%[10]。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社区消费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新型综合社区、单位社区、传统街坊社区和边缘社区。而新型综合社区的体育消费人数明显多于其他社区,这与该社区居民的经济水平相一致,也反映了该社区的档次水平。
4 研究结论
1)社会极化过程前,虽然体育成为了城市“单位人”工作和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仍然为一种“准体育生活方式”,因为无论从体育价值取向、体育需要的满足渠道、体育生活方式的时间保障,还是从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标准来看,体育生活方式主体的自主性都非常缺乏。而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体育生活是一种恢复人的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它意味着一种人的解放,其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2)社会极化带来了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和城市空间分异。由于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各阶层相对稳定的体育生活方式慢慢显现,只有社会底层中的农民工群体除外;各阶层体育活动的空间选择以及体育生活方式主体数量分布都不同;体育消费意愿变化与社会阶层等级的变化相一致。由于城市空间分异,以城市景观为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成为了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生活方式条件、体育生活方式形式以及体育消费水平随城市社区不同而各异。
3)社会极化现象将会在我国城市发展的历程中长期存在,这就意味着城市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空间分异将持续进行,并对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变迁产生深远影响,但任何城市社会阶层,任何城市空间区域,都希望体育生活方式的进入,因为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人的需要。因此,“体育,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在社会极化过程中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