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论文_龙伟

身份证号码:36052119911226xxxx 江西省新余市 3380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原有公路无法满足交通量的增长,需要进行改扩建,而山区对比平原地区,因地形地貌等条件的限制,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相对复杂。本文主要是针对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山区公路;改扩建;设计;要点

引言

关于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概况,并且做好前期的调研和资料数据收集,了解工程的路线有多长,以及会经过哪些地方;明白设计路线对于整个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三点原则,并且了解路线设计的具体要点,以及设计路线的之间的相互比较,选择最合适的设计路线。

1对于山区公路改扩建的前期调研

在进行山区公路改扩建之前,需要对于工程的基础信息进行详尽的调查。对于路段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对于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奠定基础。首先要了解项目的概况,搞清楚项目的起止点,途经的重点控制点,如节点城镇、村庄、旅游景点、产业基地等等,在明确上述信息后,需要对于乡镇的规划建设以及旅游景点、产业基地的后续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虑。其次要对路线走廊带进行初步勘察,搞清楚路线经过的河流、地质灾害点等对路线布置存在控制性的点位,利于后期最优线位的选择。

2山区公路改建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原则

公路路线设计不仅影响到桥梁、涵洞、挡防工程等主要构筑物的工程量,更将影响公路效益的发挥,决定了公路工程的造价及社会群众的满意度,是公路设计的“主心骨”。所以在路线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尽可能的使用原有公路。二是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是要高效的控制成本,能不拆迁的区域尽量的不拆迁,能不架桥的区域就选择合适的替代方案。四是尽量少占地无论是山区公路的改扩建还是其他工程的建设,少占地都是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尤其是对于某些地方,还要求退耕还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一定要少占地。同时,少占地还能减少拆迁节约投资。

3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要点

3.1提高老路利用率,同时需要满足规范和地方建

设需求山区公路的改扩建基本沿老路走廊进行改造,在对老路路线指标进行评定后,需尽可能多利用老路;而且新建公路,工程量大投资大。山区公路的改扩建尽可能在老路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满足地方建设的需求,同时就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达到山区公路改扩建的目的。

3.2路线的设计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在山区老路一般技术等级较低,在改扩建时往往会对平面线形及纵坡进行调整,对路基进行加宽,必然会对山体进行开挖产生大量弃方,对于地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国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在山区公路改扩建的过程中,更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落实环境保护的各种政策措施。在路线设计的过程中,要树立环保的发展思维,合理的对路线和环境进行协调,避开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设计的方案要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公路和生态环境更加和谐的共存。

3.3路线设计要与地形地貌相结合,保持顺畅

在设计路线的时候,要让路线与地形地貌相结合,保持顺畅,尽量不设计回头曲线;回头曲线,由于在同一坡面,上下线重叠,施工时易出现相互干扰,另一方面,回头曲线的线形较差,视距受限,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当然,有些山区公路因为高差较大,通过自然展线无法克服高差,不得不考虑设置回头曲线,在这个时候也要把回头曲线的数量减少,选择有利地形进行回头展线,同时避免在一个地区集中展线。

3.4平面线形设计

对于改扩建的山区公路而言,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实施,会造成工程量大、影响生态环境等结果,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段落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结合实地情况,灵活的采用技术指标,确保线形的顺畅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尽量做到不盲目的使用较高的标准,采用低指标时也要经过充分论证,如图1所示。省道S442古蔺县德耀镇至黄荆乡段改建工程项目K33+306.82-K33+464.23段,长度为0.157公里。由于该段旧路为同向弯道,且平、纵面指标只能达到四级路要求,而旧路内侧为高陡边坡,外侧为地形较陡的河沟。若按二级公路指标进行布线,最大挖深为15m,由于内侧边坡趋近于垂直(边坡岩体为红砂岩),挖方量巨大,填方地段需在旧路上设置高挡墙,工程投资较高。通过降标准论证,本次设计将该同向曲线设置成卵形曲线,由于受地形限制,JD181转弯半径R=45m,缓和曲线LS=25m,JD182转弯半径R=30.098m,缓和曲线LS=25m,其弯道半径只能达到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的技术标准,最大挖深降低为4m,土石方量及防护工程量也相应减少,工程投资相应降低530万元,同时增加了旧路的利用率。

图1经过论证降低标进行布线

3.5对于穿过场镇的山区公路改扩建

山区公路在穿过城镇的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流、物流快速聚集,原有公路拥堵不堪,且由于建筑物限制对原有公路进行拓宽改造的征地拆迁压力很大。所以在对于场镇段道路一定要考虑绕场镇线的建设,并且需要对原路进行路基路面改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结合雨污水管网进行综合改造。在选择绕场线时,既要考虑原有群众的出行习惯,也要兼顾乡镇城镇发展规划,处理好改线与老路的搭接点,让沿线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公路改造后带来的便利,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3.6隧道的设计注意事项

山区公路的改扩建,路线不可能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地形,在地质较好,投资相对宽松的条件下,可设置隧道,达到降低高差,缩短运营里程的目的;路线设计在设置隧道的时候,需重点考虑隧道的长度和进出口位置,达到“早进晚出、正穿避斜、穿硬避软”的设计原则,隧道的平纵面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通风、排水、出渣、养护和施工的问题。

3.7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在设计路线的时候,要考虑到山区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时候对居民的影响,比如:先修哪一段再修哪一段,保障居民出行通畅;尤其是对经过乡镇中心的公路进行改扩建的时候,要确保原来老路的通畅,把因为施工对居民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3.8局部方案的选择

在路线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原有建筑物等限制条件,并结合工程量,充分分析论证,综合选择最经济可行的方案。如平面线形较好的路段,满足公路设计时速的公路,只需对原路进行拓宽。在拓宽时也要综合考虑,在一侧有建筑物的情况下,加宽另一侧,在一侧有拓宽需要设置挡墙,另一侧加宽需要开挖低矮边坡的情况下,选择开挖低矮边坡。

结语

山区公路改扩建项目,具有其特殊性。为了更好的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严格遵循山区公路改建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原则,进一步的提升老路的利用率,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满足区域建设的各种需求,保证公路改扩建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改扩建公路工程的线路设计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145-147.

[2]杨同伟.合理线形指标在山区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5:122-123.

[3]朱作云.浅谈山区普通公路路线线型设计思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23-24.

论文作者:龙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论文_龙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