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途径_环境教育论文

学校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途径_环境教育论文

学校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及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原则论文,途径论文,环境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对于学校的环境教育,笔者仅对其基本原则及途径进行了初步总结与概括,希望能与热心于环境教育事业的同仁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索。

一、学校的环境教育要贯穿以下五个原则

1.对象全程性

环境教育是一个连续的终身的过程,它始于学前教育阶段,贯穿于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各个阶段。环境教育要体现对象的全程性(即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和普通劳动者)。处理环境问题,努力保护环境,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任务,通过环境教育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获得比较全面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形成综合的环境保护观念,才能适应不断产生和变化的环境问题,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思考解决环境问题。

2.内容综合性

环境教育要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即环境法律、环境知识、环境伦理、环境技能、环境价值和态度等。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要重点突出环境伦理教育,将道德规范延伸到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养成尊重自然,关心自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道德责任感。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周谷平教授等指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范畴,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让主体在行为发生之前能够认真考虑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从而协调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利益关系,变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综合生存利益。

3.形式多样性

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决定了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既可以采用一些专题教学形式,也可以成立探究环境保护问题的课外活动小组;既可以采用讲授法、观测法和实验法,也可以采用调查法、考察法等。

4.区域重点性

环境问题虽然十分复杂,但地域性非常明显。农村与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各不相同,农村与城市的环境问题大都带有明显的产业特征。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特征。因此,在进行环境教育时,不能舍近求远,而应从本区域的环境问题的实际入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5.参与实践性

参与是环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实现环境教育所要达到的各方面能力的一个根本途径。环境科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把环境教育陷于空洞的说教,极易导致学生厌弃,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果环境教育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不体现它的参与性,那就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提高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二、学校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

1.把环境教育纳入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范畴

人类要克服环境的恶化,合理开发自然,有效保护自然,不但需要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还需要人类的“自律”,即道德的约束。学校应该把环境教育纳入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向学生灌输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伦理观念,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与未来的关系。这样,一方面使德育和思想工作增加新的内容和活力;另一方面也使环境教育找到了主渠道,使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可靠的依托。学校的德育教师和政工人员应加强自身的环境意识,开展调研,寻找切入点,善于把环境教育与德育及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2.必须把环境教育目标贯穿于学校教育之中

学校中不同的学科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无论哪一门学科,在不同的层次上与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亟待加强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的整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将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发挥环境教育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开展环境教育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

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办展览、办讲座、组织收看电视或录像片等多种形式进行环境教育。例如,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纪念日和“长江特大洪灾”、“黄河断流”等重大事件为主题,在校园内利用墙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工具,开展全方位、多视角、有深度的环境教育宣传,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宣传效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还要通过环境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教育实践对培养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参与意识等具有促进作用。例如,以“创建文明校园”工作为契机,在组织学生整治、优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开展“爱我校园——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的主题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从自我做起,促使其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有积极作用。

标签:;  ;  ;  

学校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途径_环境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