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杜娟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杜娟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0 例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4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的29例,病情加重的8例,死亡的3例。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48-02

急性心力衰竭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或心脏负荷突然加重引起的心排血量骤然、显著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以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最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重者伴有心源性休克[1]。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0 例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4±3.5岁。其中左心衰竭23例,右心衰竭13例,全心衰竭4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扩张性心脏病2例,急性心肌炎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支气管痉挛、去除诱因及病因治疗。吗啡一般剂量为3~5mg静脉注射,必要时间隔l5min可重复使用一次,共2~3次。快速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静注。可减少血容量和扩张静脉,有利于缓解肺水肿。血管扩张剂可选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静滴[2]。洋地黄制剂适用于快速心房颤动或已知有心脏增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可用毛旋花子苷丙或毒苷毛花K等快速制剂静注。氨茶碱0.25g加入5%葡萄糖20ml内缓慢静脉注射,具有强心、利尿、解除支气管痉挛及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

1.3 治疗结果

4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的29例,病情加重的8例,死亡的3例。

2.护理措施

2.1 观察病情

立即送ICU病房,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深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肺部啰音的变化,监测血气分析结果,对安置漂浮导管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进展。注意患者面部表情、眼神的变化,有无烦躁、焦虑[3]。观察患者的咳嗽情况,痰液的性质和量,协助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一般护理

立即协助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注意防止坠床。发病期间限制探视,并向其家属讲明道理取得配合。立即高流量(6~8L/rain)抗泡沫(20%~30%乙醇)湿化吸氧,以减少肺泡内液体的渗出,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改善呼吸。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限制总人量,少饮水及少进含水量较多的食品和水果。可采用四肢轮扎、静脉放血、气囊暂时阻塞下腔静脉、高渗腹膜透析及高位硬膜外麻醉等疗法,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新增负担。病情缓解后可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并逐渐恢复到病前的饮食[4]。

2.3 用药护理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药物副作用。如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用利尿剂要严格记录尿量;用血管扩张剂要注意输液速度和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发生;用硝普钠时应注意现用现配,避光滴注,有条件者可用输液泵控制滴速;洋地黄制剂静脉使用时要稀释,推注速度宜缓慢等。

2.4 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允许患者表达出对死亡的恐惧,分析产生恐惧的原因。护士自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在患者病情突然变化需要抢救时不惊慌,有条不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对患者及亲属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知道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亲属给患者以最大的精神支持。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如深呼吸、放松疗法等。抢救时医护人员应沉着、冷静、处理及时,各项操作前作必要的解释,以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操作中避免因慌张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紧张和不安。

3.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是严重急症。病人表现为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大量的白痰或粉红色泡沫痰、焦虑不安、发绀、大汗、双肺布满湿啰音,心率≥110次/分等。对于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病人,护士应紧急对病人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并详细记录,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支气管痉挛、去除诱因及病因治疗。通过临床护理,呼吸困难症状减轻,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神志清楚、情绪稳定。无电解质紊乱,无洋地黄中毒。指导患者不要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以免因不恰当的停药而诱发心衰。服用洋地黄者要详细交待患者及其亲属识别不良反应,教会患者掌握自测脉搏的方法,当脉搏在60次/min以下时或感觉到厌食、恶心、腹泻、视物不清、黄绿视、心悸等症状时应暂停药物,立即到医院就诊。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饱餐及便秘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诱因,积极治疗原有心脏疾病,定期就诊复查。嘱患者在静脉输液前主动告诉护士自己有心脏病史,便于护士在输液时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参考文献】

[1]谭敏谊,宋瑜,杨仲毅,等.6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1,22(22):149-151.

[2]顾玲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310-311.

[3]韩利霞.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316-316.

[4]张淑荣.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1):371-372.

论文作者:杜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杜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