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应用性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

农业应用性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

张亚丽[1]2001年在《农业应用性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以科技拨款制度改变为中心的机制改革,农业科研体制中开始引入市场机制。一九九九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又指明农业应用性科研应向企业转制,按市场规律运作。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农业科研体制依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农业应用性科研向企业转制还不到位;农业科研人员内激励不足,外激励缺乏;资金投入分散且形不成合力,科研成果停留在低水平重复阶段;科研单位缺乏主动出击寻找市场的动力和机制,农业科技与经济长期处于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状态,科研单位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经费严重不足,农业科技队伍不稳,人才流失,创新乏力。其结果是我国的农业科研缺乏重大突破性创新,创新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致使我国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如何激励农业应用性科研人员形成重大创新成果,并关注其成果的转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论文以组织理论、制度创新理论、管理创新理论、激励理论为基础,在实践动态方面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和日本的农业科技体制,并比较分析了我国的农业科技体制及其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组织形态的创新和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以利益机制为中心、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的整体性激励机制。 全文包括六个部分。 第一章导言 本章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及内涵,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作了论述。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通过组织形态创新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把农业应用性科研、农业龙头企业、农民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性激励机制。(2)应用激励机制理论于农业经济组织形态。 第二章农业应用性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动态研究首先,论述了农业应用性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国内方面研究了农业科研与生产相分离的障碍因素及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国外理论研究动态方面有组织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激励理论。从而得出有效率的组织,通过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能够对个人提供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然后又从实践动态方面分析了美国、日本的农业科技体制。美国创办私人研究机构,把农业应用性研究推向市场;日本完善的基层组织“农协”上联科研单位,下联分散的农产。理论动态与实践动态为我国农业应用性科研组织形态的创新和形成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叁章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变迁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农业应用性科研成果的供给、需求、双向沟通叁方面来研究。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的行政依附性及“官本制、利本制”为主导的管理制度造就严重的官僚体制,科研人员得不到来自市场的利益激励,从而扼杀了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分散经营的农户也缺乏应用农业科技的积极性。针对以上分析,通过组织形态的创新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使农业应用性科研或与农业企业紧密结合或进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人员拥有一定的股份,形成以利益为中心的外激励。同时组织形态的创新可以消除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在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时的弊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四章组织形态的创新 农业应用性科研组织创新的形态大概有叁种:农业高科技园形态;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的科研与开发相结合的形态;“农业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农户”的组织形态。最后一种组织形态将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叁方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以利益激励为中心的整体激励机制,所以本文主要对最后一种组织形态重点研究。主要研究了该组织形态中农业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结合的方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方式、“农业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农户”组织形态的运行机制。在运行机制中主要研究了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投资机制。 第五章制度改革 建立农业应用性科研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制度,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集团,利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促使企业家人才的产生。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确保“农业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农户”的组织形态能顺利运行,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第六章国家外部环境条件的创建 本章的目的是为农业应用性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从以下叁个方面论述: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陈秀芝, 许秀梅[2]2009年在《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实践中激励不足严重制约着技术创新的供给。具体体现为产权激励、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等机制的不健全,针对上述的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措施,以便给农业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技术创新。

张晓莹[3]2010年在《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科技发展是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解决农业科技与经济脱节,增加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促进农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分为公益性科研院所和应用性科研院所。应用性科研院所,通过企业化改革,使其成为农业高科技企业。一方面可以在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建立现代院所制度,使其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科技生产力。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使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成为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首先,从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背景入手,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是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的概念及企业化改革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先后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改制的理论依据、企业化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对策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的支持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前提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为了解决两权分离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而这正是委托代理理论所分析研究的问题。同时产权问题则是委托代理制的深层次问题之一,因此主要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和西方现代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以及西方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来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的理论进行简要的探讨。再次,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重点问题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其企业化转制的特点;其改革的原则,包括物质利益原则、市场原则和全面整合原则;其主要发展模式,即转变为新企业、企业兼并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兼并其它的院所或企业叁种模式;以及在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在上述原则的指引下,本文针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中遇到的问题,重点提出其改制的途径及相关案例分析,案例证明本文提出的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途径是可以成功的。本文提出的操作性政策建议是: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完善院所企业的治理结构,解决产权制度不清,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充分调动科研院所管理者、农业科学家的创新积极性,建立企业家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提高科技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科技生产力,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叁农问题的解决,增强我国国力。

甘霞[4]2007年在《完善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激励制度的对策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在管理工作中,科学有效的激励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农业院校通过物质激励、评价激励等激励方式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但存在激励体系不完整、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失衡、惩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高等农业院校现有科研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建立科学灵活的激励制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激励氛围来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

陈国勋[5]2016年在《科技协同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面向协同创新机制优化问题,在大量前期研究和跟踪国内外科技协同创新及科技资源配置领域前沿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当前科技资源配置现状、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以及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系统工程、项目网络协同治理、利益相关者等观点,对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地阐述,以此构建出优化模型所需的变量,经定量化处理后,运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整合历史数据,构建优化模型。结果显示,在应用性科研项目领域实行注册制的项目生成机制、以激发创新人兴趣和执着力为核心、建立以企业和市场为主的产学研协同模式、让创新人自主自发组建团队、建立区域共享的设备配置模式、实行股份制资金资助形式、建立自主自发自由的创新激励机制将是科技资源配置管理的最佳模式;在基础性科研项目和公益性科研项目领域,应该分别实行招投标制和注册制的项目生成机制,建立以高校和市场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模式,并通过政策激励创新驱动力,让创新人自主自发组建团队、建立区域共享的设备配置模式、在资金资助上实行前端成本后端奖励的资助方式,建立自主自发自由的创新激励机制将是科技资源配置管理的最佳模式。根据以上得出的最优组合模式,从管理理念、管理体系和管理对策叁个方面,面向协同创新构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为河北省及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出了有效的管理支撑工具。

李莎[6]2015年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是开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应用型科研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关键,也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间短,“双师型”教师认识上存在误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利益不同等因素,导致“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落实困难,“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培训机制不健全,激励政策欠落实,严重影响“双师型”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影响高职院校培养质量,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虽然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但这些研究一般都从某一方面阐述“双师型”教师培养,而且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没有形成完整可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策措施。本文吸收国内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成果,运用人力资源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激励理论,提出从高职院校自身出发,围绕涉及“双师型”教师发展的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的工作实际,积极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人事部门在师资引进、薪酬福利、培训考核等方面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特别是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向实践能力强受学生欢迎的“双师型”教师倾斜,形成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职称评审机制。教务部门要鼓励“双师型”教师开展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投身专业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各类教学资源项目引导“双师型”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手段,通过校企合作引导“双师型”教师改革专业培养计划,办出高职专业特色。科研部门要搭建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平台,引导“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开展“落地式”科研工作,激励“双师型”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奖励“落地式”科研成果。同时本文还阐述了高职院校加强与本地行业企业找到利益共同点,开展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兼职教师队伍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在人事改革、教学改革、高职科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人事改革符合高职院校特点,教学改革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职科研工作如何开展并促进专业建设等问题。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落地开花提供参考。

刘文波[7]2009年在《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将由资源驱动型转换为知识驱动型,知识产权己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而加强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是落实国家知产权战略的重要举措。针对是我国农业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剖析我国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特点,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设立专项基金、完善规章制度、优化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全文包括以下五章:第一章:导言。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主要阐述了知识产权相关的概念与特征,农业知识产权的范围与特点,介绍了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与客体,说明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第叁章: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介绍了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的现行管理模式,总结了农业高校现行管理的不足,通过SWOT分析得出了现行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的结论。第四章:完善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设想。认为有效的管理应该坚持鼓励创新、加强保护、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政府、农业高校、科研工作者及市场等各方面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管理的路径。第五章:加强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措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郝永林[8]2011年在《山西省高职科研激励机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技能教育,然而技能教育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搞科研。高职院校用创新的实践对传统狭义的“技能教育”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赋予其必要的科研内涵。高职科研与本科院校科研有着显着区别,其内涵在于科研成果突出了应用性,科研实现的途径在于“工学结合”;而本科院校科研在于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创造,通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理论创新和创造技术发明。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叁大社会功能。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其社会功能的实现,而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赖于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分析高职科研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设计对于高职科研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省的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延续着传统中专的激励模式,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激励措施不到位的情况。本文着眼于山西省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对该校科研激励机制的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为我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所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山西省某国家示范性国家高职院校为例,对该校的科研人员状况、科研激励措施、绩效工资水平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该高职院校在科研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理念落后、制度粗放、重视程度较低、手段单一等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方法,比较和借鉴新加坡高职科研激励机制得到的启示,对我省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提出建议:实行退出机制,加强高职教师的流动;建立恰当的科研评价机制,推动科研机制发展;重视薪酬设计中的科研因素和配套待遇,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

范国强[9]2006年在《郴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影响因素,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腾飞的关键与标志,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推动经济、科技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过程。本文先从概念入手,给出了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运用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和过程。在课题研究中借鉴了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对郴州市近五年(2000—2004年)来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情况作了抽样调查摸底。针对郴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运用经济学、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郴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转化特点,并对影响郴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其发展及未能较快发展的原因,力图从公共管理角度找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源,提出科技成果转化应该当担的角色及其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的对策。为今后郴州市委、市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提供决策参考,为中部相似城市及其它次发达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从而真正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王书磊[10]2014年在《促进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以应用为主的渔业科技,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以及对产业的推动能力。论文指出了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四方面主要问题,结合水产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实际,分叁个方面对促进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建议,包括:发挥各方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支持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

参考文献:

[1]. 农业应用性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D]. 张亚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2]. 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陈秀芝, 许秀梅. 陕西农业科学. 2009

[3]. 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研究[D]. 张晓莹. 淮北师范大学. 2010

[4]. 完善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激励制度的对策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 甘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5]. 科技协同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模式研究[D]. 陈国勋.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

[6].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李莎.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7]. 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 刘文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8]. 山西省高职科研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 郝永林. 山西财经大学. 2011

[9]. 郴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 范国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10]. 促进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J]. 王书磊. 中国渔业经济.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农业应用性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