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威武733300)
【摘要】目的:对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 2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均在入院后24h内急诊手术切除阑尾;5例阑尾周围脓肿在正确应用抗生素治疗5天后仍伴有发热、右下腹体征消退不明显的症状,在入院后第6天行脓肿引流手术。结果: 40例患者均痊愈;无死亡病例,无腹腔内出血及残余脓肿形成,无粘连性肠梗阻及阑尾残株炎发生。随访6个月未发生肠粘连。结论: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患者进行了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总结了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要点。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属外科急症的首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多见,常突然发病,与地区和季节无关。急性阑尾炎的病死率为0.1%-0.5%。大多数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少数病人诊断比较困难,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发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病程1~3d。主要症状以腹痛为主25例,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5例、其中伴恶心、呕吐10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2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均经实验室、B超等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1.2 临床表现:多开始于上腹或脐周,疼痛位置不固定,一般5至7小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阑尾炎早期,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还可发生腹泻或便秘、乏力、胃脘部或脐周不适;炎症发展,可出现脉速、发热等,体温多在38℃以下。
1.3 方法:2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均在入院后24h内急诊手术切除阑尾;5例阑尾周围脓肿在正确应用抗生素治疗5天后仍伴有发热、右下腹体征消退不明显的症状,在入院后第6天行脓肿引流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嘱患者饮流食适当补充液体,给予抗感染药治疗,引流管24~72h拔除,隔天换药,术后7d拆线。
2.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痊愈;无死亡病例。全组无腹腔内出血及残余脓肿形成,无粘连性肠梗阻及阑尾残株炎发生。随访6个月未发生肠粘连。
3.护理措施:3.1 -般护理:急性阑尾炎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易采取半卧位,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疼痛,发作期暂禁食,以减少肠蠕动,有利于炎症局限,禁食期间静脉输液,遵医嘱应用有效抗生素。
3.2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和范围,有无腹膜刺激征。如单纯阑尾炎为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腹痛明显加重,常为阵发发性胀痛或腹痛;坏疽性阑尾炎呈持续性剧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内压力骤减,疼痛可暂时减轻,但穿孔后脓肿进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后,又会持续性腹痛加剧且范围明显扩大。若疼痛突然减轻或消失,腹部体征也好转,提示阑尾梗阻解除。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时,可出现较为局限的右下腹部隐痛或阵发性胀痛。观察期间每2-4小时测量生命体征一次,每5-10小时实验室化验检查一次,如患者体温明显升高。脉搏、呼吸增快,白细胞计数持续上升,提示炎症加重或发生腹膜炎;如患者寒战高热、肝肿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疸,表明已发生化脓性门静脉炎或肝脓肿,应及早通知医师处理。
3.3疼痛护理:采取半卧位,减轻腹壁张力,指导患者深呼吸,起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作用,遵医嘱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减轻腹胀引起的疼痛;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3.4手术治疗护理:3.4.1术前护理:无论有无并发症,术前准备是必须的。具体内容包括对病人生命器官功能的一般了解,常规化验和较短时间的补液、胃肠减压、止痛、抗生素应用和术前用药等,以确保麻醉顺利,手术安全。对有并发症的重型阑尾炎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阑尾炎症状严重,甚至化脓坏疽,并且同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以致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脓毒血症表现,或呈现早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现象,术前准备应随病情加重而加强。输液量要大,有时还需一定量的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抗生素要选效力强、毒性小、抗菌谱广、对耐药菌株有效并联合应用,对症处理也要积极,包括对各生命器官的保护和调整,其目的在于使病情可以在短时间内趋于平稳,以便及早进行病灶切除,使病人能及早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4.2 术后护理:病人回病房后,根据患者的麻醉方法采用适当卧位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神志清楚,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以减少腹壁张力,有助于炎性液体流至盆腔,便于引流和防止膈下感染有利于呼吸和引流。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有渗血、渗液污染的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切口出血及感染的征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通畅;经常从近端至远端挤压引流管,防止因血块或脓液而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每1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连续测量三次,至平稳。当引流液量逐渐减少、颜色逐渐变淡至浆液性,病人体温及血象正常,可考虑拔管。手术当天禁食,病人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并经静脉补液,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术后第一天进流食,第二天进软食,一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快,进食较早,正常情况下3~4天可正常进食,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比较强的肥皂水灌肠,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以免增加肠蠕动,术后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发生。鼓励病人术后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待麻醉反应消失后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2]。
3.4.3 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焦虑;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有关急性阑尾炎的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杨志强.少见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分析[J].天津医药,2006,34(1):56-57.
[2]岑斌,等.老年急性阑尾炎165例临床 分析 [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4):72-73.
论文作者:石爱华,狄建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阑尾炎论文; 阑尾论文; 脓肿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体征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