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势论文,跨文化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05-0126-03
由于各民族之间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各民族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导致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相互误解,产生交际障碍,乃至发生文化冲突。作为影响跨文化交际因素表征之一的“文化定势”,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价值判断、干扰沟通理解和决定交际策略和方式的一个重要链接性因素,它直接导致和影响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结果。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和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认识并恰当地运用“文化定势”这一概念显得尤其重要。
一、文化定势的概念及特征
“定势”(Stereotype)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新闻记者Lippmann早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人所处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太复杂,以至于不允许他对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逐一地亲身进行体验和认识。为了节省时间,人们便用一个简化的认知方法,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群人或任何民族、种族塑造成一定的形象。换言之,定势指不同社会群体“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Lippmann,1922)。“Stereotype”一词在中文中有不同的译法,如“模式固见”、“刻板印象”、“固定模式”、“定型观念”及“定势”等。本文采用“定势”这一说法。胡文仲把“定势”看成是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信念,这些信念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并且现在使用这个词一般带有贬义。关世杰认为定势“是一个群体成员对另一个群体成员的简单化的看法”。Kramsch的解释是:“定势是对其他群体和其他文化的模式化认识”。范捷平认为“定势”在社会学中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主要指人们对思维模式、信息、外部世界和行为特征的判断方式。最后一种说法代表了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的观念,因为他们发现,定势已经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认知方式。
定势概念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上后,称为文化定势(culture stereotype,又译文化定型或刻板印象)。文化定势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跨文化实际交往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成员的笼统的,简单的看法。人们在没有和某种文化接触的情况下,可能已经对它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认为中国人含蓄谦逊,美国人思想开放,德国人认真刻板,法国人罗曼蒂克,而英国人矜持保守;或者认为中国人一见面都是说“吃了没?”、“去哪呢?”等等,这些都是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往中的体现。
文化定势有“自定型”和“他定型”之分。“自定型”是指某一个社会和文化群体对本群体共同认可的价值和行为特征普遍性、概括性的表述,这些价值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也常常被称为“自我图像”。本群体成员往往会不加反思地对这些价值观和行为特征做出简单的认同。如果某一“文化定势”是贬义性的,我们就称之为消极的“文化定势”,反之,我们就称之为积极的“文化定势”。“他定型”是指某一社会和文化群体对另一社会和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特征的共同认定,也常常被称作“他者图像”。某一群体的成员往往容易先验地将上述的价值和行为加置于其他文化群体中的任何一个成员。不难看出,文化定势有如下特征,首先,定势是过分简单化的归类。其次,定势有不可避免性。世界极其丰富复杂而个人的能力又非常有限,要认识外界,就必须将事物简化以加速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再次,定势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定势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并且很可能感染周围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上述对各国人的描述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是根深蒂固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文化定势”虽然是某一社会的成员对具体交际对象价值和行为的判断,但是它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和传统延续性。某一群体的某一特征和观念一旦形成,它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化过程得到延续,不易为某一个人的意志所改变。
二、“文化定势”与“文化偏见”
“文化定势”(Stereotype)常常与“Prejudice”(文化偏见)混淆。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普遍存在着将“文化定势”等同于“文化偏见”的现象。罗榭认为,跨文化交际者往往“无意识地受到自我行为习惯和模式固见的导向,将自身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强加到他人身上”(Losche,1995)。西蒙则把“定势”、“偏见”和“歧视”放在文化侵略的语境中讨论,他从罗森布格的理论出发(Rosenberg,1960),认为这三个概念产生和阐释的角度是有区别的。“偏见”大多是从情感角度产生的观念,“定势”是从思维角度出发所产生的观念,而“歧视”则是从行为视角出发的观念。在西蒙看来,这三个概念都导致消极的交际结果,其中,“定势”会导致两种主要的消极后果。第一,在多意向性或意向不明的交际情景下,因“定势”作用,容易导致交际者做出主观臆断;第二,交际者就对方行为做出判断时,会导致倾向“定势”的解释,容易认同固有的观念或偏见。(Simon,1998)在交际实践中,许多贬义和消极性的“模式固见”与我们汉语理解中的“偏见”界限十分模糊。比如,“非洲人喜欢吵闹、美国人很霸道、中国人笑里藏刀、德国人像机器人”等等就和“偏见”很难区别。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是指一种妨碍正确地感知信息和行为的态度,“文化偏见”则是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错误判断和观念。“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群体消极、贬毁性的观念,同时,在这一观念中先验地包含了对个人和群体的某些行为特征的“模式固见”,它带有情感和固执的特点,即便它在实践中没有被认可,也难以匡正。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不一定是阻碍交际和造成误解的首要原因,而由“文化定势”产生的“文化偏见”是阻碍跨文化交际双方理解和造成误解的一个主要原因。要克服“文化偏见”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将“文化定势”和“文化偏见”加以严格区分,对可以形成“偏见”的“定势”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反思,恰如其分地对待和利用“定势”。
三、文化定势形成的原因
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跨文化交际范围的划分越来越精密。“跨文化交际可能包括不同国家,民族,种族,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支流或亚文化群体,不同语言社团,乃至陌生人或个人之间的交际等。这样,跨文化交际可以大到国际之间,也可以是小到个人之间的交际。”因此,文化定势也不仅仅只限于国与国之间,即便是处于相同文化的小范围内,个人之间也都可能存在定势。如在中国谈论南方人精明北方人豪爽,或者此人尖酸刻薄彼人厚道热情的时候,无意识地,就已经刻上了定势的烙印。那么,产生文化定势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一)文化熏陶
不管对其他的文化有无深入的接触和了解,人们对其他的文化群体都有一种文化定势观念。文化定势的形成和社会传统和规范密不可分。定势的产生有其社会情境的根源,是社会化的结果,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宣传媒体等因素。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固然决定于他们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但从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的行为方式,因为他们总是以本群体的文化传统为指导,而这种指导对儿童无疑具有绝对的权威和支配作用。Daniel BarTal曾经对犹太儿童对阿拉伯人的印象的形成做过系统研究,调查发现犹太儿童在三岁半以前对“阿拉伯人”这一概念的感觉完全是中性的,可是到了六岁时已经完全是负面的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阿以纷争通过家庭和社会的渠道,影响了犹太儿童对阿拉伯人的认知形成消极定势。
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人们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其文化教育的目的,不仅让受教育者学会欣赏本文化群体共有的认知标准与价值,还要学会区别本群体文化和外人群体文化。但是“文化”的涉及面太宽泛了,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点到,所以学校教育传授的,只能是经过高度概括化、简单化和笼统化了的主流文化,偏重于强调文化间的差异性。同辈群体通常只赞赏和推崇本群体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贬低和排斥外人群体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往往轻易地为该群体内的成员所接纳。
(二)媒体
在缺乏直接接触陌生文化信息的情况下,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大众媒体也成为文化定势观念形成的源泉。例如西方国家的观众在观看部分中国影片后会认为中国仍然是贫困、落后、愚昧的;而中国人受到美国影片的影响,断定美国人都过着豪华的生活,或者认为美国社会充斥着暴力和性开放。有许多的美国人认为亚洲人有数学和科学的天赋,德国人能建造最完美的机器,法国人有最好的厨师和时装设计师,意大利人有最好的歌剧演员。这些都是媒体造成的文化定势。而现实中有在外国生活经历的人,会明显感觉到定势与现实的差距。
(三)从众效应
每个社会群体之所以能有序运行是因为有其社会准则,而社会准则是某一社会群体对其社会行为、社会言论的一种期望。哪些社会行为、社会言论得体,可接受,哪些社会行为、社会言论不得体,不可接受,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标准。社会准则一旦被群体所理解与接受,群体成员就必须遵守,这时群体对个体便形成一种无形的影响和压力。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简单地趋同于所属的群体,这种现象称为“从众效应”。人们对有关外人群体的那些简单化、概念化概括与认识很少提出异议,只是一味接受与认可,并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人群成员的社会行为。虽然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但是不同的文化,趋同的程度并不相同,趋同程度高的文化群体里,从众效应是形成文化定势观念的重要原因。在趋同程度低的文化群体里,从众效应与文化定势观念的关系相对松散些。
四、文化定势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
文化定势的消极性显而易见:定势的致命弱点在于把文化局限在单个维度上进行对比,过分强调了不同群体的个性和同一群体的共性,忽略了不同群体中人的共性和同一群体中人的个性。目前,教育也好,媒体也好,强调最多的仍是用定势区别群体间的文化差异。这无疑在无形中给人以误导,即“我”(本群体文化下的成员)和“他”(外人群体文化下的成员)是绝对不同的,而“我们”(本群体文化下的所有成员)必定是相同的。定势是文化本位主义倾向的根源。这一过程可概括为:文化描述→文化定势→文化偏见→文化歧视。文化定势起源于文化的对比,它只注重文化的差异,无视文化的共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这对文化敏感性较强的交际者可能带来严重误导,认为所有的美国人都崇尚个人主义,所有的中国人都崇尚集体主义。殊不知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是两个极端,文化差异可以体现在一个连续体上,文化差异在连续体上可能重叠,产生共同点。定势极容易把原本只属于某些个体的特征强加到了这些个体所属群体的所有成员上去,导致人们在交际中的非个人化倾向,似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成了与有关群体的文化定势之间的交际。
定势的消极作用还在于它是文化本位主义倾向的根源。这一过程可概括为:文化描述→文化定势→文化偏见→文化歧视。定势在形成之前只是基于单纯对某一文化的描述,当类似的描述不断地被复制就形成了定势。一旦在定势中加入了感情的成分,定势就开始发展成为偏见,偏见表现在行为上,就导致了歧视。某一群体的成员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对本群体文化作出简单的认同,并以其为中心看问题,抬高本群体文化,相反的,把外人群体文化置于消极的境地。这样导致的后果就十分严重了,甚至会产生民族间的纠纷与仇恨。
但人类的文化差异和认知方式决定了文化定势的客观存在性。从认知角度上看,文化定势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方式之一,建立在一些准确的观察之上,可以反映一定程度的真实性,有助于个体对不同社会主流文化的认识。任何个体都不可能穷尽对相同或不同文化下所有成员的认识,而文化定势是对陌生信息进行有效归类的一种方法,能使信息更清晰。从心理角度上看,文化定势受到本群体文化心理定势的影响和支配,在趋同心理的映照下,会产生积极意义的心理“预示”。从行为角度上看,文化定势可能因“预示”作用提高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并可在陌生文化和情景中给人思维和行为定向,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由于文化定势是在普遍特征中综合归类形成的,所以具备一定的合理信息。从心理角度上看,定势受到本群体文化心理定势的影响和支配,在趋同心理的映照下,会产生积极意义的心理“预示”。从行为角度上看,定势可能因“预示”作用提高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并可在陌生文化和情景中给人思维和行为定向,具积极导向作用。文化定势具有积极的认知功能。如果对“自定势”进行反思,可以促进对母体文化的认同和认知。同样,经过反思,“他定势”可以促进对陌生文化的认知。
五、文化定势的解构和建构
如前所述,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是无法避免的。原因是涉及文化差异时难免要概括,概括时难免要形成定势。“作为一种认知的结果,它注定是片面的。然而这种片面可以是深刻的或肤浅的,较为公正的或带有偏见的,因而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定势应当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所以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消灭定势,而是如何解构“肤浅的”、“带有偏见的”定势,继而建构“深刻的”、“公正的”定势,使之利于交际和学习,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 文化定势解构—建构过程
文化定势解构—建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但却是呈动态发展的过程:首先对已形成的定势进行反思,分析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解构欠准确的定势。旧的文化定势解构后,个体就会从新的角度对文化进行认识,给予新的判断,继而又形成新的文化定势。但经过一次反思后的定势并非就找到了真理,因而还需要再反思再解构,结果是随着新的定势不断地被建立,人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和准确,整个趋势呈螺旋形上升。
文化定势是在一维空间对文化进行观察和综合归类的产物,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有积极的认知功能,能在交际中起到导向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夸张的色彩。不同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亦然。在看待定势的问题上,除了要客观地对待媒体和个人交际经验,更重要的,应该设法从教育角度给人指导。外语教学作为了解外来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对帮助形成准确的定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现代的外语教学,已不仅仅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传输。此外,对文化的变化要有高度的敏感性,要对定势进行有效的反思,建构起新的观念,从多维角度对文化以及生活在各自文化下的个体进行公正、合理的认识。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双方对交际对象的社会群体的文化定势会影响到交际效果,影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要克服这些障碍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定势的性质、特征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既要了解文化定势里合理的知识成分,也要了解其片面的、无知的、带有情感色彩的不合理偏见的成分。合理运用文化定势,使文化定势成为反思自我、认知他者的一个有效的基础,是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