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强国论文,大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51(2015)4-0003-24 党的十八大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用历史的宽广眼光,确立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奋斗目标,并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这个“双百目标”,提出了我国“2013-2020年、2021-2050年”两个战略发展阶段,明确了2020年和2050年这两个战略节点,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下一阶段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顶层设计,这是我国在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征程中一次重要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针,将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国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势的研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深入研究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之路,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历史起点与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这个目标沉淀了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屈辱和苦难,也彰显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全面小康、带领国家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意志和决心。我们截取自18世纪中叶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几个历史节点,进行横向与纵向地比较,可更加清晰地看到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历史起点。 首先看1750年,即18世纪中叶,这个时期正处于康乾盛世的高峰。这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这一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份额的32%,居世界首位,而欧洲英、法、德、俄、意的国内生产总值共占全球的17%,这五国的GDP只有中国的一半稍多。①此时正是中国封建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时候,皇帝对内独揽大权,对外闭关锁国,而欧洲国家虽然经济总量远远低于中国的经济总量,但欧洲国家已经走到了近代化的起跑线上。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开始产业革命,随着1769年蒸汽机的发明,英国开始带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欧洲开始领跑世界,而中国还在农业社会中缓慢演进,这种盛世已是“落日的辉煌”。 其次看1830年,这一年是道光十年。自从18世纪以来,世界格局迅速发生巨大变化。英国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美国经历了独立战争,而中国的康乾盛世已成为了昨日黄花。从GDP总量看,我国的GDP总量虽然仍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29%,仍居世界首位,但人均GDP已经远远低于英国。这一年英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9.5%,但产业结构与中国完全不一样。此时的英国钢铁产量不断增加,机器制造迅猛发展,英国开始向西欧各个国家输出蒸汽机及各种技术设备,而中国的GDP总量则主要来自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直到1840年,英国用产业革命带来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再次看1900年,这一年是光绪二十六年。这一年中国的GDP一落千丈,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已降到6%。清朝政府在1898年进行了戊戌变法,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变法改革很快就遭到了失败。而日本在19世纪下半叶通过明治维新,很快登上了近代化的列车,并开始步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一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日本的GDP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3.6%、18.5%、6.8%、17.9%、8.8%、2.5%、2.4%,这七个国家占世界生产总值达到80.5%,而此时的中国已从世界经济大国衰落为贫穷落后的国家。 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在乾隆终年之际(1799年),全国耕地约为10.5亿亩,粮食产量达到2040亿斤。当时随马戛尔尼使团来中国的巴罗估计,中国的粮食收获率高出英国。麦子的收获率为15︰1,而在欧洲居首位的英国为10︰1。②康乾盛世时我国的手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手工劳动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商品市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育。同时,到18世纪末,中国的对外贸易急剧增长,单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从中国购买茶叶的贸易额就高达400万两白银。在此“盛世辉煌”的背景下,“康乾盛世”的统治者们关起了国家大门,妄自尊大、拒绝开放、反对变革,同时又故步自封,特别是限制工商业、蔑视科学技术,并加强集权和禁锢思想的做法,愈加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就要挨打。清朝政府自恃“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而拒绝开放、拒绝变革,其结果只能是在100多年的盛世之后进入衰退的轨迹。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一次次的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我国从世界经济大国衰落并遭受经济强国屈辱的历史状况。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以195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人口总量占世界总人口的22.3%,而经济总量只占到世界生产总值的4.6%,同世界人均GDP水平相比,我国的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3.8%。百废待兴的中国,开始了“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历程。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发展模式,即为了在短时间里赶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防力量以抵御军事威胁和侵略,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从经济发展角度讲,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我国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提高了国防和军事预防能力,大大加深了我国对工业化的认识,但也为之付出了沉重代价。③到1978年,我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2.3%,这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世界GDP的4.9%,比1952年提高0.3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水平来看,这一年我国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2.1%,比1952年还少了1.7个百分点。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有凯歌行进的岁月,也有曲折发展的时期,更经历了十年动乱的年代。这些艰辛的探索,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刚刚从十年动乱走出来的中国,痛定思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全党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对我国权力过于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提高农业产量和人民生活水平。自此,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航程,开始在“两个百年”奋斗征程中实现“由衰到大”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与1978年相比较,2012年的经济总量增长了127.8倍,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08.9倍。⑤从经济总量、部分省市人均GDP、制造业产值、贸易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等综合指标看,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具备迈向世界经济强国的现实基础。 第一,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首先是经济大国,经济大国首先要有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总量。据统计,1978年,我国GDP只有1482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GDP达到7.3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2013年我国GDP达到9.18万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二位。 第二,我国部分省市经济总量或人均GDP已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发达省市来看,某些省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超过世界上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据统计,2013年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的GDP总量分别为:62163.97亿元、59161.80亿元、54684.3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这三个省市的GDP总量均已超过9000亿美元,其经济总量已经分别接近或超过荷兰、瑞士等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2013年天津、北京、上海等省市的人均GDP已分别接近或超过波兰、匈牙利等一些欧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三,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已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产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根据联合国统计,2011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到2013年年底,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基本确立。 第四,我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一个国家与世界经济联系的表现结果,贸易进出口总额则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据统计,2003年至2011年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7%。2013年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并连续五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五,我国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超过日本,已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位。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而到2013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84万亿美元,这对于我国继续运用外汇储备支持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整个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 对研究对象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科学界定是一切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条件,“经济强国”问题也不例外,只不过现阶段中国学者对经济强国的基本内涵尚未形成一致看法,因此在研究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概念逻辑不统一问题。结合目前学术界关于经济强国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整体上看,经济强国的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规模和较高的人均收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从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两个方面,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做了战略部署。一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前提首先必须是经济大国,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即使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再强也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步入经济强国的门槛条件之一,是一国的经济总量至少应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6%。据统计,2007年年末,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7.9%,应当说已经迈过最低门槛了。据IMF的统计,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按照高收入国家的人均收入标准来衡量(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在经济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实现人均收入的明显增加,则是我国迈入经济强国行列的重要任务。 第二,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掌握相当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的核心作用。一个经济强国必然是一个科技创新强国,往往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创新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科技创新处于核心地位。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之所以被称为经济强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并具备把这些科研成果与关键技术转化为产品的体制和机制。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阶段性进程中,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改革发展的一个重大抉择,也是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要求。 第三,具备高端化和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从根本上说,现代国际经济的竞争是国与国之间产业优势的竞争。具备高端化与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并能够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是经济强国的基本内涵之一。高端化的产业结构能使一个国家牢牢掌控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而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则可以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目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发展新兴产业,并试图继续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从国内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端化不够,产业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环节,依然是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以破解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达到产业结构的高端化与生态化,同样是实现经济强国的内涵要求之一。 第四,具有高度的城市化,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具有较高的城市化率,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是经济强国的基本内涵。城市是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世界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强国的过程就是其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方面能带动大量农民转化为市民,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并引发巨大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从而引发巨大的投资需求,并能引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因此,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强国目标的“发动机”。经济强国普遍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成为拉动区域或者国家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德国的莱茵—鲁尔城市群等世界性大城市群,成为这些经济发达国家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第五,具有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发达稳健的金融体系。本国货币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能够被国际交易所接受,并成为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货币,同时拥有较大规模的金融资产和发达稳健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可称之为经济强国的重要内涵。从世界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中可看出,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确立了以英镑与黄金进行自由兑换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伦敦成为当时世界的贸易和金融中心,英镑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国际货币,为英国成为经济强国提供了金融支撑与便利条件。20世纪30年代末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布雷顿森林协定”实际上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美国成为经济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国际金融在牙买加体系下,虽然国际货币呈现多元化的倾向,但是美元、日元、欧元等作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掌控等,极大地巩固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强国地位。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的战略部署,反映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迈向金融支撑的经济强国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第六,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拥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一个经济强国能够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力,能够在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上对各国有影响并体现其重要性,能够支撑这个国家在国际格局中应有的战略地位。首先,要拥有一批跨国公司与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角,自主品牌则是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象征。其次,要能够在一些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中占据有利地位。如世贸组织、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经济组织在全球的经济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等国家正是利用这些经济组织不断巩固其经济强国的地位。再次,要能够主导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区域经济组织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等经济强国分别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盟等区域经济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组织为维护这些国家的区域经济利益提供了平台。最后,还要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贸易规则、国际金融规则等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判断其是否具有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基于以上关于经济强国基本内涵的研究,课题组在借鉴吸收国际国内关于综合国力评估、国家竞争力等评价模型以及上海社科院世经所的经济强国指标体系等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较为简洁的指标评价体系来量化经济强国。 应当说,经济强国的内涵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量化,比如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实力,有学者提出可以用国际储备货币占比、FDI净流量、贸易占GDP比重等指标加权平均得到开放度水平指数来计算,这值得进一步研究。⑥我们基于充分考虑体现经济强国的基本内涵,又基于易于计算和便于理解的原则,从以下五个指标进行设计。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其中“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规模和较高的人均收入”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一个国家GDP的世界占比来表征。这个指标既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同时还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在世界所有国家的份额占比,即既反映总量水平,又反映相对水平。从整体上看,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经济强国的门槛条件,一个经济强国首先必须是经济总量大国。按照现有的衡量标准,根据专家调查法的研究结果认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入门条件之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应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6%左右。 第二,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因素。“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可以用“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来衡量,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原则,我们用从事研发的科学家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研发经费这四个二级指标来描述和刻画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其具体的计算方法为,通过查阅WDI数据库,分别得到某一个国家从事研发的科学家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研发经费的具体数据,再将这些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科技创新水平指数。 第三,服务业产值占比。现代经济强国都具有高度化与生态化的产业结构。从经济强国的基本内涵出发,表征一个国家的生态化产业结构较为困难。我们用服务业产值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所占比重,来衡量经济强国应“具备高端化和生态化的产业结构”这一基本特征。当然,用“服务业产值占比”并不一定能够非常全面而准确地表达“高端化”与“生态化”这两个内涵关键词,比如,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代表“高端化”的产业方向,这就无法用“服务业产值占比”表现出来。因限于理论研究的不完善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暂且用这一指标进行一个经济强国产业结构的大致估计。根据专家调查法的研究结论:一个具有高度化与生态化产业结构的经济强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应在70%左右。 第四,城市化率。城市是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经济强国往往具有较高的城市化率。城市化率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占该国家全部人口的比重,这个指标容易理解,也较容易获得。值得指出的是,因中国有户籍制度这一特殊制度安排,中国的城市化率指的是城市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的话,中国的城市化率目前只有36%左右。在WDI的数据库中,只要输入某个国家的名称,就能够直接得到这个国家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城市化率。按照专家调查法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超过70%。 第五,国际储备货币占比。一个国家的本国货币能被世界上其他国家作为流通、计价、结算货币,尤其作为储备货币,则无可置疑地反映了这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地位和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大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学术界和政策界在热议的有关“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其中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高低就是要衡量人民币是否达到国际化目标的重要指标。从整体上看,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是当今世界上的四大国际储备货币,这些国际货币的具体占比数值,可以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外汇储备构成(COFER)》研究报告找到。按照专家调查法的研究结果认为:一国货币如果能在世界储备货币中占到4%左右,则可被认为是一种国际化货币。 若再结合世界经济大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用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产值、贸易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总额这五个指标来表征世界经济大国,那么,就可以与经济强国指标体系形成一个比较和对照。世界经济大国与经济强国的指标体系比较如表1所示。 三、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国际比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5世纪以来,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国家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美国、日本和德国则是当今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15世纪的葡萄牙拉开了人类航海的序幕,将海上探险和殖民贸易结合起来,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经济大国。16世纪的西班牙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凭借殖民美洲与亚洲所获财富,很快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17世纪的荷兰依靠金融创新、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迅速确立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并替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经济大国地位。18世纪的中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紧紧跟上工业革命的浪潮,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与经济强国的目标。 首先看英国。1688年英国发生的“光荣革命”建立了现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形成了有利于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为英国持续的经济社会变革奠定了体制基础。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传播,为英国走上自由市场经济道路起了引导作用,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为英国成为贸易强国奠定了基础。英国政府鼓励技术创新,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正式而完整的专利法,使得技术发明与改进成为推动工业革命的重要引擎。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直接促进了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据统计,1860年英国经济总量的世界占比为19.9%,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0%,英镑成为在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货币。从经济综合指标来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 其次看美国。18世纪的美国经济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缓慢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跟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促成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带动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经济与政治格局,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的经济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并成为美国确立其经济强国地位的最主要标志。联合国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组织的建立,为美国参与和主导全球事务、实现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20世纪以来,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半导体材料、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革命都首先发生在美国。据统计,2013年美国GDP总量为16.57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4%。美国是世界上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2011年美国的服务业产值占比超过80%。美元是国际货币,是世界各国主要的外汇储备资产。 再次看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为日本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为其走上市场经济道路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在废墟上重建经济,日本在面积仅为37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创造了实现国家现代化与经济强国的奇迹。日本政府重视对经济的干预,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与扶持重点产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注重教育,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这成为其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日本重视高效率的技术引进和研究开发,善于学习和利用世界上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主创新体系。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具有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索尼、松下、丰田等一大批跨国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日元是国际货币。 最后看德国。德国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家。19世纪中后期,德国首相俾斯麦以“铁血政策”使德国获得了统一,并建立了统一的币制和度量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创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德国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20世纪20~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德国接受了美国道威斯计划提供的大量贷款,积极引进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主动和苏联、美国等经济大国改善关系,使德国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飞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创造了“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成为以内燃机和电子电气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据统计,2013年德国GDP总量为3.6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9%,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是全球发达的服务贸易大国,机械制造、汽车等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拥有西门子、宝马等众多跨国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德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德国是欧元区成员,也是欧洲最重要、最强大的经济实体,是拉动欧盟经济的“火车头”。 以上从定性的角度回顾了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历程,这是从历史的角度与中国的发展轨迹做一个国际比较。我们还可运用经济强国指标体系来做进一步的量化比较。 世界经济强国相关指标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报告等。其中,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共有超过575个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涵盖了世界上220多个国家从1996年至今的数据,包括经济、社会、金融、自然环境、环境等几十个大类的指标。该数据库既可以通过购买数据库光盘获得,也可以在世界银行的网站上进行浏览查阅。我们研究经济强国指标体系样本的选取的原则是,以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能否占到6%左右作为甄选条件。因2013年世界各国的GDP虽基本都已公布,但考虑到这些国家可能还会对2013年的数据进行调整,故本文采用2012年的经济总量数据。 课题组采用的是“专家调查法”来确定一个国家迈入经济强国的理论阈值。专家调查法又称“专家打分法”或“专家评估法”,是相关领域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某一问题做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较难量化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⑦ “专家调查法”研究认为,一个国家迈入经济强国的门槛条件有五个:一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至少要达到6%;二是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要进入世界前五名的行列;三是服务业产值占比要超过70%;四是城市化率不能低于70%;五是国际储备货币占比要超过4%。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评估一个国家是否是经济强国时,并不一定要求这个国家在这五项指标上都迈过理论阈值。通过“专家调查法”进一步得到研究结论:在迈入经济强国理论阈值的五项指标中,有四项或四项以上符合门槛条件,就可称之为“经济强国”。 从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服务业产值占比、城市化率、国际储备货币占比这五个指标看,其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服务业产值占比、城市化率、国际储备货币占比这四个指标可以直接从数据库或者研究报告中获得,而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则是一个综合指标,需要由从事研发的科学家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研发经费这四个二级指标综合加权计算才能得出。因此,在计算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时,我们必须首先对其四个二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对从事研发的科学家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研发经费二级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我们借鉴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指数分析方法。⑧该分析方法中标准化数据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是基础数据库中的原始指标值,是该指标样本数据中的最小值,是该指标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经过该数据标准化处理之后,得到的标准化子数据均为无量纲,具有可比性,且指标值严格在[0,100]之间,这样计算出来的指数值能够更好地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从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看,我国已迈过经济强国的门槛要求。经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经济强国的重要前提,一个经济强国首先必须是经济总量大国。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核算,2012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6.24万亿美元、5.99万亿美元、3.43万亿美元,各个国家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2%、8.2%、5.0%,其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3万亿美元,该数值的世界占比为10.2%(见图1)。而其他所有国家或地区在这项指标上无法迈过经济强国所要求的基本阈值要求。从这项指标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迈入经济强国的经济总量门槛条件,但这是经济强国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从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看,我国离经济强国的阈值要求还有较远距离。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可以通过从事研发的科学家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研发经费这4项二级指标进行计算得到。按照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而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仅为第14位,与以科技创新支撑的经济强国相比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图1 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2004-2012年)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MKTP.CD/countries/US-JP-DE-CN?display=graph。 值得指出的是,2014年3月份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12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情况报告显示,在2012年全球PCT国际申请排行榜中,位居前列者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而中国排名第四,紧随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之后。应当说,我国近些年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展,我们只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战略部署,一步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一定会在“科技创新指数”这个指标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从服务业产值占比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很大空间。当今的世界经济强国都走完了工业化的进程,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端化的特征,经济理论界一般用“服务业产值占比”指标来表征这一特征。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8.6%、71.4%、71.1%、77.7%、79.8%,而中国的服务业产值占比仅为44.6%。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但第一产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与世界经济强国相比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这项指标来分析,我国离经济强国所应具备的产业结构特征的确还有一定距离。 从城市化率看,我国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个经济强国必定具有较高的城市化率。据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美国、日本、德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82.6%、91.7%、74.1%,而我国统计城市化率为52.6%,户籍城市化率仅有35%。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超过70%,按此标准,我国城市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我国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这也是我国同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差距。 当然,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城市化率并不一定要完全比照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客观上讲,较高的城市化率是一个经济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加紧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纲要(2014-2020年)》,稳步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从国际储备货币占比看,我国离经济强国的占比要求还有较远距离。经济强国往往具备发达稳健的金融体系,其国家货币往往被世界上其他国家作为流通、计价、计算货币,尤其作为储备货币。按照一般的衡量标准,一国货币在世界储备货币中占到4%,可被认为是一种国际化货币。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美国季度公布的《外汇储备构成(COFER)》报告是研究国际储备货币最权威的数据。 根据IMF的《外汇储备构成(COFER)》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第四季度,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分别为:61.2%、24.4%、4.0%、3.9%,而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还不到1%(具体见图2、图3)。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我国离金融强国支撑的经济强国还有较远距离。 四、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国际国内环境分析 15世纪以来,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国家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本文以上的研究表明,世界性经济强国具有六个方面的内涵和特征:一是具有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规模与较高的人均收入;二是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三是具备高水平和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四是具有高度的城市化,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五是具有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发达稳健的金融体系;六是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⑨ 图2 国际储备货币构成示意图(2013年第4季度)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网站,http://www.imf.org/external/np/sta/cofer/eng/。 图3 国际储备货币构成趋势图(2001年第1季度~2013年第4季度)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网站,http://www.imf.org/external/np/sta/cofer/eng/。 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离经济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我们必须准确研判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清醒认识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挑战与机遇,加快释放大国红利,为早日实现经济强国目标提供有利条件。 从我国面临的各种挑战来看,国际方面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第一,全球性的各种问题交织显现。除了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之外,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也是我国释放大国红利,实现经济强国梦的重要条件之一。近些年来,世界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交织显现,反映出现有的国际体系不能有效地应对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新威胁新挑战。近年来,中亚、北非等地区政局动荡不安,气候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全球生态与环境的压力,给我国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总体外部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世界现有经济强国的制约因素在加剧。中国在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世界现有的以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对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正在加剧。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秩序红利、格局红利,不愿看到一个强大中国的崛起,不惜代价试图掣肘中国经济的发展。反倾销起诉、干涉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等事件频频发生,国际贸易摩擦日渐加剧,“中国威胁论”、“唱衰中国论”、“贸易保护论”等大有抬头的趋势。这是制约我国释放大国红利,加快实现经济强国的重要外部因素。 第三,全球经济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形成的严重冲击还未根本消除,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都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美欧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2020战略”、“重生战略”等措施,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重塑和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抢占国家分工的制高点。这必然导致全球市场争夺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台,从贸易向投资、技术、就业等各个领域扩散,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挑战日趋严峻。 第四,外部需求短期内难以有明显好转。开放经济既有可能促进一个经济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也是帮助一个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强国的强大推动力。应当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面临的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有所加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酵之中,甚至可能向更多成员国蔓延,因此,欧元区有可能出现财政金融风险与经济衰退恶性循环的局面,从而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短时期内,经济同样很难有很大的改观,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国内方面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第一,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导致投入产出效率低下”是一些经济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基本特征。而一个经济体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那么,实现经济强国之路就无从谈起。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偏低,产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近些年来,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但是原创性的发明、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还与世界经济强国有不少差距。我国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不多,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强,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发展战略”课题组的研究表明:2012年,以从事研发的科学家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研发经费这4项二级指标核算得到的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我国在全世界排名仅为第14位。 第二,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过度依赖外需,导致经济无法平稳发展”是一些国家和地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制约这些国家迈向经济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我国的经济运行实际情况看,我国长期依靠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一系列旨在扩大内需的有力政策支持下,已经有了重大调整。但值得指出的是,现有研究表明,2000-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消费率一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投资率始终处于高位。应当说,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此外,尽管近些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不断推进,但第一产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问题仍然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回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等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将进一步暴露。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同样亟待加以解决。 第三,资源环境的约束日渐突出。世界经济史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最初的经济增长,都是依靠利用本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依靠短期内大量地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形成的。但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供给都不可能是无限的,到了一定阶段必定会受到瓶颈制约。多年来,我国走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原油、原煤、天然气、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供给制约因素在加剧。与经济强国相比,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废水排放等指标都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雾霾等天气频频发生,这是对传统发展路子的惩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第四,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等原因,是许多经济体经济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背后的实质是体制机制的严重落后,束缚了这些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经济关系中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仍比较突出,财税体制弊端凸显,税制不合理,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现代金融体系有待完善,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出现不少新矛盾。比如,在改革进程中,一部分群体如失地农民、农业转移人口等,不能共享改革所带来的红利而引起社会和人民的不满,其中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利益冲突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出现。此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都有待深化,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我国进一步释放大国红利,加快建设经济强国的进程。 从国际方面的有利因素来看: 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加。开放经济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能极大地助推这个经济体迅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当前,全球资本、商品、技术、信息和劳务的国际间流动正在加快,各国都在调整产业结构。世界经济强国正加快将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向劳动力素质较好、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有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更多地从外部获得生产要素,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助于我国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对我国进一步释放市场红利、规模红利和制度红利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有助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帮助一个经济体迈向经济强国的第一推动力。从世界经济史看,每一次经济危机往往都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而新的科技革命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新的产业革命浪潮。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并由此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形成新的科技浪潮,而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迎面向我们扑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通过引进、再创新等途径吸收消化发达国家的一些关键技术,并大幅度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我国就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潮流,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海洋强国等强国战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强人力资本积累,为加快释放大国红利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从研判国际宏观形势的角度看,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欧美等经济强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经济也呈现出缓慢复苏趋势,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率先回升并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各经济体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向以美元等货币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挑战,要求对世界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为我国加快推进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加速迈向世界经济强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四,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释放大国红利,加快实现经济强国梦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从目前的国际政治形势看,虽然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维护和平、制约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心愿,新的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我们有可能争取到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世界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改革已经迈出重要步伐。我国利用上合组织、博鳌论坛等全球性对话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进程。应当说,国际形势的总体稳定,为我国加快迈向经济强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国内方面看,我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经济具备更大发展的实力。从经济总量看,2011年我国GDP达到7.30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2013年我国GDP超过9.18万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收入看,2013年天津、北京、上海等省市的人均GDP已接近或超过波兰、匈牙利等一些欧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外汇储备看,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已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从整体上看,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能够抵御国际国内市场的经济风险、持续扩大经济规模与人均收入水平,这是我国实现经济强国梦的重要基石。 第二,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巩固。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认为,物质资本积累是决定一个经济体人均产出持续高增长的四大因素之一。回顾我国的经济发展史,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提升,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能源保障和交通运输能力显著提高;财政金融体系运行稳健,社会资金相对充裕,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快速提高等,都为我国进一步释放大国红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城镇化建设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从一般理论来看,城镇化虽然不是直接帮助一个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经济强国行列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却是一个综合影响因素。城镇化这张“王牌”,如果利用得好,就有可能帮助我国带来提升科技创新、加强人力资本积累等有利因素,如果利用得不好,就有可能带来“贫民窟”、激化社会矛盾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等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化不仅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也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所在。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国内消费和投资,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聚集人力资源等,增强创新动力和能力,促进科技进步,推动我国进一步释放大国红利。 第四,政治优势的充分发挥为经济发展开辟广阔道路。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决策优势,是我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坚强后盾和有利因素。决策果断是我国高层决策机制的最大特点,这与我国的政治体制优势有密切联系。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国人民凝聚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无穷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攻坚克难,可以攀登高峰,可以创造人间奇迹,也可以帮助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五、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 研究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首先要考虑经济总量目标问题。我们运用2012年的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数据,并依据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对我国的经济总量趋势做一简要的分析和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根据数学基本原理,经济增长是以复指数的形式进行的,故经济总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个基期的经济总量,是指当期的经济总量。从经济总量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估计未来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经济总量,最关键的是确定年经济增长率。 首先,分析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结构看,我国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已经在逐步凸显,内需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这“五大结构”的失衡,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深入实施建设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国家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我国及时主动调整经济增长预期与增长速度,我国经济开始逐步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 因此,课题组的研究认为:从2014年到205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数值估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14年到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先从高速转入中高速,增长速度控制在7%左右,这个阶段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机遇期,这样的增长速度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第二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0年,我国经济增长从中高速转入中速增长,增长速度预计在6%左右。第三个阶段是从2030年到2040年,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估计在5%左右。第四个阶段是从2040年到2050年,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在4%左右,届时经济总量将达到63.6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2)。 再次,看美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率。根据美国政府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GDP修正报告》显示,2013年4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4%,较3季度的3.2%下降25%,也低于市场预期的经济增长率。从近几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构成及经济增长率的实际数据来看,其数值基本维持在3%左右(具体见图4)。因此,课题组将从2013年到201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的数值估计为3%。 图4 自2011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构成与经济增长率 数据来源:http://www.freepatentsonline.com/article/Business-Economics/54035910.html。 按照2012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为16.24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为8.23万亿美元作为基数,预期到2020年的节点上,分别以3%和7%的经济增长率进行核算的话,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总量分别为:20.57万亿美元、14.74万亿美元;在2020年的基础之上,美国和中国若分别以3%和6%的经济增长率来进行核算的话,预期到2030年的节点上,两国的经济总量分别为:27.64万亿美元、26.40万亿美元。故如果按本文提出的经济增长公式和经济增长率进行估算的话,到205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远远超过美国。依据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我们研究认为:预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将会与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体上持平;估计在2035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根据以上研究,我国建设经济强国的战略步骤和具体目标可表述为“两步走”: 第一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万亿美元左右,人均收入超过1.5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二步: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万亿美元左右,经济总量的世界占比达到20%左右;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迈入世界前五名国家的行列;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左右;具有一批跨国企业与世界知名品牌;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并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达到4%左右。到那时,我们可以圆满实现经济强国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六、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战略任务 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已制定未来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纵览国际国内大环境的机遇与挑战,要使我国顺利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需要抓紧落实以下“八大战略任务”。 战略任务一:实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战略。在未来相当长的发展阶段中,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持续扩大经济总量,不仅是实现经济强国的重要条件,更是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一是要努力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同时,必须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在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十年翻一番的目标要求,同时又提出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表明一方面要保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在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上下更大的功夫。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方针,改善需求结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良性循环。二是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四化”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三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使其成为带动区域与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四是要把握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扩大经济总量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五是要推动能源资源的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效控制能源资源消费总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能源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推动,从而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战略任务二:实行优化经济结构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区域结构。一是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是在十三亿多人口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抓好的头等大事。二是要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坚持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失时机发展新兴产业,坚持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要大力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注重发挥工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加强财税、金融、投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三是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要求,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带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任务三: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迈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建设经济强国的核心位置。一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二是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三是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四是要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健全创新的法治环境,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战略任务四:实行加快体制改革战略。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机制创新,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需要推进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创新。一个经济体只有具备良好的体制机制,才能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保证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市场交换,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一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要求,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二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三是特别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支持创新发展,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的财政税收制度。四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开放,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奠定基础。五是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六是要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建设经济强国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通过加快改革步伐和转变发展方式,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战略任务五:实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国家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战略,必须全面贯彻实施。我国有辽阔的海洋国土,实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是突破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的重要途径。建设海洋强国不仅关系到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而且关系到我国的国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我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我国已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着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一是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大海洋资源特别是海底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经济强国。二是要坚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障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是要有效管理、控制部分海域,提高海洋维权执法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高海洋军事实力,建设强大的海军,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保驾护航。四是开展多方面的国际海洋合作,维护中国国际贸易的海上通道安全,以确保我国海外战略资源的利用和经济安全。五是要加强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和海上执法体制建设,要强化海上维权执法协调机制。通过海洋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的保障。 战略任务六:实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具体地讲,人力资本是指对人力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资本,是人的体能、技能、知识和经验的综合体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认识和接受,人力资本日益成为一国的核心竞争力,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是一个国家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经济强国梦,必须加快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一是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普及。二是要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预防性优生学和进取性优生学,加强遗传咨询、检查、筛查、诊断等服务,为推动人力资源积累提供优质人口基础。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保健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逐步理顺医药价格体系,提高我国人口的营养补给水平,为造就高素质的劳动力提供医疗保健支撑。四是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使工人的技术素质有大幅度提高,并深化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体制改革,为创造新人口红利创造条件。五是要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积极研究和审慎对待推迟退休年龄制度建设,挖掘早期老年人的劳动力资源潜力。 战略任务七:实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不仅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世界经济版图,而且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暴露无遗。从长远看,中国要完成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客观上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要求。可以说从制造业博弈到货币博弈,是从有形的产品之争到无形的货币之争,这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性”革新,是国之利器的解构与重铸。国际经验表明,一国或一个区域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本位币主要依靠该区域的综合实力。课题组建议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可概括为:三十年两个“三步走”。其一,在人民币崛起的使用范围上,第一个十年是“周边化”,要完成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使用。第二个十年是“区域化”,在整个亚洲地区使用。第三个十年是“国际化”,成为全球重要的关键货币。其二,在人民币充当世界货币的功能上,第一步是“贸易结算化”,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当中充当国际结算货币,第二步是“金融投资化”,人民币在国际投资领域中作为投资货币,第三步是“国际储备化”,即人民币成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 战略任务八: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国30多年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指导下,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有力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我们要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更加重要地位和更大国际影响力。在迈向经济强国的征程中,我国要进一步适应全球化新形势,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是要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对外援助方式,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利用好上海自由贸易区这个创新载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步伐。二是要加快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加紧研究“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的比较优势,为我国加快迈向经济强国提供良好周边环境。三是要加快从投资大国向投资强国迈进。从贸易大国到投资大国、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加快实现从“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战略方向转变,鼓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四是要积极参加国际博弈与全球治理,充分利用好二十国集团、上海经合组织等全球治理平台,争取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时,要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使我国经济能够在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中始终奋力前行,实现建成世界经济强国的宏伟目标。 七、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重大配套改革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这也为我国进一步释放大国红利,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事实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我们释放大国红利的关键一招。当前,中国经济已逐步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的“新常态”,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四中全会为契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积极落实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战略任务,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为我国加快迈向经济强国保驾护航。 第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一个低收入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果其不能够及时对政策举措加以调整,就有可能出现权贵资本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状况,并导致寻租和垄断的大量发生,最终造成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我国要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折,就必须有效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比较优势,必须充分发挥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必须充分发挥一切创造社会财富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防止权贵资本渗入国民经济领域。同时,要通过不断完善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真正激发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为释放大国红利,加快迈向经济强国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应当说,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释放大国红利,加快迈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核心位置。事实上,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扩散性,这种“创新红利”能够很快地使其他国家受益。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迈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建设经济强国的核心位置。我国已实施了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重大政策举措,但客观讲,我们的很多产业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他人,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2013年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仅为第12位,这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极为不相配。同时,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奖至今与中国无缘。课题组建议国家层面重点推进“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鼓励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建立研发机构;二是强化对发展科技服务行业的支持,为从产品研发到走向消费终端提供市场化服务;三是强化开放式科技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第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前面已论述,市场红利是大国红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看,实现经济强国目标的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发育很完善的国家,只有具有完备的市场体系,才能够有效释放市场红利,从而带动大国红利的释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力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事实上,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对于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我们要逐步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在形成价格中的作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重大举措,这是我国释放大国红利,实现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重要路径选择。 第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在经济治理中的作用。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看,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历程的实质就是: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在经济治理中作用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激发市场活力的审批事项彻底放给市场、放给企业。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14年9月底,新一届政府已经累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600多项,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我们要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逐步落实好注册资本改革措施,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坚持宽进严管原则,从而不断强化政府服务管理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逐步转变服务管理方式、提高服务管理效能,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加快走向经济强国提供一个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和善治政府。 第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现代财政制度。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从整体上看,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财税体制改革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我们重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要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要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分配、促进结构优化的职能作用;要进一步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权力和责任、办事和花钱相统一,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是我国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体制改革举措。 第六,深化新型城乡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我国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之间在劳动力就业、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强国梦,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在农村。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积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积极落实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出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战略部署。 第七,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要积极利用扩大开放的历史机遇期,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释放大国红利,使大国的开放红利更多地惠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是要创新开放模式,深化沿海开放,扩大内陆开放,统筹沿海内陆沿边开放,打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模式。二是要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品牌,支持各类大型企业和相关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三是要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逐步向研发、设计等产业链高端拓展。四是要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优化外资使用结构,加强和改进利用外资的宏观管理。五是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力度,合理利用国家的外汇储备,充分发挥我国在轻纺、服装等行业的比较优势,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六是要抓紧研究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加快实现“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推进中孟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我国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七是要充分利用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创新载体,加快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做出新示范、提供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①戴逸:《18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大国国力的比较》,载于《思考中国》一书,红旗出版社2010年版,第32页。 ②张芝联等:《中英通使两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 ③张占斌:《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解析》,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4期。 ④安格斯·麦迪森著,武晓鹰、马德斌译:《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⑤本文数据主要根据国家统计局、联合国、世界银行、IMF等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计算得出。 ⑥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载于《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 ⑦本书编写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226页。 ⑧具体参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版。 ⑨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载于《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标签:经济总量论文; 经济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城市gdp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