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险规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得以反哺,并且形成一派欣欣向荣的现象。但由于在部分建设单位内部的风险管理制度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产生矛盾,一些由于风险规避管理制度不到位造成的经济损失问题就逐渐浮出水面。建筑行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与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密不可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并深入研究。
一、风险规避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态势
风险规避一词本义是指某个项目的风险规划师或管理层在预先规划中知晓即将发生的风险或不可避免的损失时,主动放弃或者选择改变策略规避该风险的现象,这种手段可能会在改变这项项目原有性质、地点、时间空间的基础上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通常表现为更改某个项目的目标、标准、结构体系和范围达到规避目标。风险规避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结合,则是管理层或风险管理部门采用流程图表法、德尔菲法等常见风险规避计算手段,将风险规避的原则贯穿至整个施工项目从规划到竣工的每一个环节,风险规避的类型也可能从资金、项目质量、竣工时间和人力资源风险等方面展现出来[1]。
二、浅析风险产生原因
(一)人员培训尚未到位,管理层面重视程度不足
首先,部分建筑工程承包企业都过于重视员工和部门、生产一线的生产效率,却忽视了对其自身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否完善,且对其思想层面的培养也不够完整。其次,部分建筑公司或建设单位尚未设立明确的风险规避管理制度,更多的是其中的条例和规章都流于表面,无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展现,也无法对员工和生产者的行为及专业程度有所帮助或树立标准。最后,一部分建设单位的管理层面自身对待风险规避的管理不够重视,“事后再处理”的思想已经在企业文化内部根深蒂固,从而形成了一种由上到下忽视风险规避的不良氛围,造成了许多项目在规划时期就与实际不匹配且在施工中后期产生风险时无法及时解决和有效反馈的问题[2]。
(二)风险规避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创新
部分建设单位尚未建设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造成其无法在施工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动态监控,且因为部分员工的不专业性造成在规划之初就与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审核图纸或流程时不严谨,只一味追求进度和利益,忽视提前规划风险并且确立事发解决方案和成立应急小组的重要性。而部分建设单位在风险规避管理机制上的不重视也造成了员工的不重视,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生产者对风险的发生不够敏感,无法根据现有方法及时处理风险,只能等待风险造成损失之后再进行上报或者处理。这种不够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很可能导致风险规避的有效时间被错过,造成预期效果与实际成品产生偏差。
(三)政策原因及其他外力因素
除了建设单位管理层的思想因素和风险规避自身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之外,部分建设单位还可能受到建筑项目政府政策的影响。管理层对政策的不够重视和不够了解可能会使得原本有益的政策条例变成潜在风险,在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时造成额外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探讨风险规避防范措施
(一)提升管理层重视程度,提高各项资源整合能力
建设单位应当首先整改自身企业内部文化,加强风险规避重要程度的宣传,并在实际工作中为员工树立标准、精确的风险规避计划目标和标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明确自身在这项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完善追责制度和奖惩制度,保证在事发后能够追责到人,不会发生“损失无人认领”的现象。并且,管理层应当提高自身对风险规避的了解和学习程度,以身作则形成对该项工作从根本上重视的工作氛围,并且在项目实施中应当提高资金利用程度,加强对人才培养和调动“领袖”的作用,为员工提高风险意识,重视风险规避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在对员工的培训上,管理层也应当引入专业领域的专家开班授课,并且引导员工主动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在完成培训后将其培训水准和成果与绩效挂钩,促进其主动创新的积极性。对于优秀人才和优秀员工,还应当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训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完善的同时还应当鼓励其提高自身对待市场经济变动的灵敏程度和对政策、全局的把控能力,避免建设单位出现因对局势不明朗而造成的触犯条例或规章制度不达标现象,有效规避这类原因对建筑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利用风险规避管理内容有效完善机制内容
建设单位首先应当在内部成立专业的风险规划部门,并且引进风险规划师或该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指导或制作项目方案。在实际风险规避管理的过程中,专业部门可以采用风险识别、分析的方法鉴别风险类型和根据实际需求判断其解决方案,之后采取损失控制和风险转移的方式对风险进行控制[3]。例如,在建筑项目开始前,风险分析部门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或者核查法再加以风险规划师自身经验以及项目管理者、决策者的意见进行综合考量,着重分析项目合同、工程款项设置及后期资金流动方向在不同时空下可能产生的不确定变动,判断其变动是否在可控范围之内。在风险归类后应当对风险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科技手段,例如大数据分析等或信息收集平台等方式进行数据比对,并且找出项目可能会产生的潜在隐患,通过历年收集的立体模型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客观分析,综合各方意见和建议,最后结合主要决策者的意见完整的得到一份风险规避管理规划,下放给整个项目的各个部门和管理者,确保其能够有效执行其中的条例,并且在事发后进行及时反馈和问题有效处理。
(三)控制资金流动方向,强化市场形式针对性
在风险规避管理中,资金一项的风险规避尤为重要。在项目开展前,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对资金分配提高重视程度,结合采购、人员、机械设备和每一项部门运营支出进行风险规划预警系统的建设,针对款项的下放也应当加强审批制度的严密性和提高标准,确保资金投放区域的正确性,且应当根据其用途完善申请手续,确保后续资金的调用能够及时反馈[4]。
资金风险的有效规避还可以参考部分建设单位与银行的合作体系。在完善风险管理这一方面,建设单位可以借用银行的资金实力作为担保,提高自身在建设项目中的可靠性,免去一部分后顾之忧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带动市场经济发展,使得项目的战略方向与我国经济发展逐渐一致,并且由其福利下放得到利益回馈。在建设单位与银行的合作中还能够拓宽更多的就业职位,例如具有专业资格的担保人或担保单位,有效形成市场竞争力,净化市场运营氛围,有效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对于风险规避管理的认知力和把控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规避管理制度与建筑行业产生碰撞时,更加偏向于建设单位从外到内、由上而下进行自发的整改,应当要求管理层到风险规划部门以及生产者都对这一领域有所了解,并且能够根据规章制度明确自身职责,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企业内部的建筑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的每个环节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徐海见.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特点及风险控制分析[J]. 今日财富, 2017(3):120-121.
[2]刘荣. 新经济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 财富生活, 2019(8X):7-7.
[3]潘树成.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中国经贸, 2018(6):148-150.
[4]郑朝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关于合同、索赔和风险管理[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17):18-19.
论文作者:赵宏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风险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项目论文; 管理层论文; 建筑论文; 重视论文; 程度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