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翔宇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克一河中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语文教学工作的水平与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文章提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有效提高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教授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学生们学习能力的衡量标准。积极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将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详细分析。
一、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初中语文课程需要在准备好相应的计划和目的基础上进行的,初中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结合新时期的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教学要求,从而促进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学会从教材当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随后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反应,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实时调整培养计划。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春》这一文章时,可以参考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设计培养计划。在初步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太阳红起来、水升起来以及山峰明朗起来的情形,让学生研究文章中的用词特点,并探寻可以用什么词汇来代替文章中的脸红、朗润等词语。同时在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项目,让学生将自己对于文章的感受和经验分享给同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课下环节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预留适当的练习作业,比如让学生撰写一片关于春的文章,将自己印象中春的景色描绘出来,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科学调整思维训练计划,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教授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语文中的思维方法包括分类比较、想象、观察法等,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将正确的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随后通过坚持训练,提高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基础就是观察,为此可以让学生在对比分析或是顺序观察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多篇文章是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只有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才能掌握具体知识内容。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教师也可以从这些文章入手,训练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训练其总结归纳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思维与观察的有机结合,熟练掌握思维方法。比如,教师在讲授《秋天》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何其芳笔下的秋景,随后和狄金森诗人笔下的秋景进行对比,分析两人所抒发的不同情感。学生通过观察并深入思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想象和联想,想象是人们大脑将已经认知的事物通过数次的改变加工所制造出来的新的形象,而联想则是通过一件事物联想到另一件具有联系的事物上面。联想与想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也包含大量可以用来联想的内容。比如,教师在讲授《背影》一课时,文章中有关于父亲跨过站台去购买橘子的细节描写,文章中描述到父亲用两个手攀着上面,随后将两脚慢慢向上缩,肥胖的身体向左倾斜,同时还描述了父亲返回时先将橘子放置在地上,慢慢下来后,再将橘子抱走。对于这段细节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段文章展开想象,并在头脑中描绘出这一场景,或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现场演出父亲的动作,或是让学生到现场进行观摩等,促进学生通过文字所给的信息进行思考,获得深入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力。
三、带领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活动和学习逐渐发展起来的,为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训练,提高思维能力,并将语文思维方法全面传授给学生。思维品质也是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包含独创性、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等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自身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提升,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单元系统教学方法,进行系列性的训练设计,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灵活性就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整体状态是否灵活,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于方法与知识的灵活利用程度。教师可以从两种角度入手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一个问题,同时能够举一反三。比如在教授《风筝》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鲁迅的自我剖析这一角度入手深入分析文章主题,或是让学生在教育角度方面分析文章主题。其次教师应该避免僵硬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将现实内容与教学知识联系起来,拉近学生的距离。思维敏捷性就是学生思维反映速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拥有不同的思维敏捷性,同时彼此差距较大,在八年级以后,差异会越来越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预习习惯,熟练掌握各种知识,其次是给学生制定思考时限,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总之,将思维训练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当中,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课堂氛围。通过培养思维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自身文学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矗
参考文献:
[1]章正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心得[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32-33.
[2]单玉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8(29):37-38.
[3]蒋双燕.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漫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27.
[4]张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8(25):54-55.
论文作者:荣翔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文章论文; 这一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