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现实意义
孙青青
摘 要 “自由”思想在我国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庄子的《逍遥游》,其含有不受任何束缚和羁绊之意,自然怡乐地体验生活,达到天人合一。在西方,对自由含义的理解主要是指自主、自立与人格自由独立不受约束。但事实上,立足于以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才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使人们科学地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内涵与当代现实意义并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当代意义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其闪烁着的科学的光辉,绵延几百年不曾褪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没有存在一种著作专门特别地为此作系统详细的阐述,其异于其他关于自由思想的神秘性与科学性蕴含于马克思对社会各种现实问题和黑暗现象的批判之中,马克思穷其一生都在努力探索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有些应该保持有限速度。比如说抓改革、谋发展,确实是慢不得也急不得,既要防止错过改革发展的最佳机遇,又要防止因举措失当、发展失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力争做到蹄疾步稳。再如,中国高铁的“落地”,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时速300到350公里,其速度仅为“高速飞行列车”论证速度的8.75%。这里边既有对规律的尊重,也有对发展的负责,更有对生命的敬畏。□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发展路径
(一)自由思想的早期体现
马克思自由观的产生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强的关联性。青年时期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启蒙,早期自由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由思想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扬弃。马克思认为,世界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实现自身自由和解放的历史。实现自由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赋予了自由各不相同的含义与解释。“自由本质上是具体的,它永远是自己决定自己,因此同时又是必然的……内在的必然性就是自由。”[1]马克思在其著作《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和同时期评述其他自由问题时,都可以看到黑格尔身上自由思想的点点星火。但对于黑格尔自由的思想,马克思并没有全盘吸收,而是在其基础上确立了与黑格尔不同的历史观,认为人“不再是自然的产物”,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也不是带有唯心主义浓厚上帝宗教性质的神学绝对精神的自由。他从人类自身的实际存在出发,将理性存在的人本论代替盲目依附的神性本论。此时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虽然没有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多方位诠释其科学含义,但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的自由意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自由思想的发展时期
这时的马克思已从大学毕业在《莱茵报》工作,任职期间的马克思站在广大贫苦群众的立场上,通过实地的研究考察和批判社会问题中发现了理论和现实社会之间巨大的断层,而这个断层产生的根本原因则是阶级中存在不自由的现象。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不断,劳动人民通过自身劳役换取了一定意义上的物质与金钱报酬,不过劳动者此时的劳动性质同以往社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个人通过劳动获得的自由,此时已变成了剥削阶级赐予的“虚假自由”,而被控制的人在更隐形层面上失去了主体意志。马克思认为此时的法律在现实世界面前不再是人民群众的保护伞,而是蛊惑者带着虚伪面具向贫苦人民群众进行残害的一种现实工具。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中,马克思批判了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这种观念和现实的颠倒,并提出人类解放获得自由的关键在于改造市民,在革命武装时,只有依靠无产阶级和被改造过的市民这两种革命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才会根深蒂固。在随后论证无产阶级与哲学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指明斗争方向的指导性革命武器,同时无产阶级的斗争也体现出了哲学的革命性。马克思首次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一切剥削阶级的奴役,这也表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两人离开金店,不声不语地回了出租屋。玉敏还没吃饭,小虫问她想吃什么,玉敏摇摇头。小虫是体贴玉敏的,说事情都发生了,不吃饭又解决不了问题。玉敏说吃不下,小虫说下面条吧,被玉敏拦住。玉敏看小虫,认真地说,小虫你放心,真的要赔三十万,我不会拖累你的。我们离婚,然后我去坐牢。小虫扫了玉敏一眼,说说什么傻话呢?我不还得花钱娶老婆么?然后掏出烟,呼哧呼哧地抽起来。玉敏听出来了,小虫是在乎自己的。玉敏心里宽慰了许多,眼睛一热,泪水下来了。想自己平时并不那么爱小虫,不免有些愧疚。
(三)自由思想的最终成熟
马克思认为社会中的人和动物唯一的区别就是人具有社会意识,而且人必须凭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改变外界环境,以此满足人的需要。他研究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阶级的劳动过程,发现现实问题是人们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通过劳动换取得到的却更多是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以及不自由、不自觉、不自为、不自主。他从异化劳动的角度考察了人的自由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异化活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2]物质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不仅没有解放人类反而使得人不得不为生产资料所奴役,被奴役的人没有真正的思想,存在的意义只是单纯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本性的压榨与不公平索取。人的这种存在,在马克思看来就是“物的依赖”的存在,不是自由、自觉、自为、自主的存在。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必须主动认识必然,利用必然对社会加以改造,同时在改造社会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自由真正的状态并不是随心所欲摆脱自然法则和规律妄我独行,而是不断地认识和总结规律,在不断深化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规律为一定的社会目的服务,从而利用规律,改造社会。马克思以此观点为基础,他认为,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自由个性的发展,把人类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这样真正的自由王国才算开始了。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是变革社会关系和所有制基础,敢于挑战资本主义制度,不受资本主义的残忍欺压和剥削,每个人的主体意识就是自由的存在基础,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成为自由个性的人。马克思还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构造出了光明的前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社会个体的自由发展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而整体的社会自由则是每个社会个体的总和。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意味着自由走向终结,恰恰是人类自由意识觉醒的开始。每个人充分展现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这样每个人的自由也就是整个社会的自由,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深刻具体的,更是带有科学的真正意义的自由观。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正确理解价值观的必要保障
以往人们对“自由”的理解总是戴着“随心、随性、随缘、肆意妄为”的有色眼镜,这种自由是束缚或限制他人自由和权力以达到个人意义上的“假自由”。片面或断章取义地理解“自由”是危害社会前进发展最大的绊脚石。马克思所倡导的自由观是站在人类总体发展的最高点,全面系统地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做到权利和义务、自由和责任的统一。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其越自由。当前,社会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存在很多不自由的现象,如环境污染、贪污腐败等现象严重损害和限制了个体自由的发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将会在更大程度上规范和约束个人“不道德”的行为,有利于保持社会生态和谐,人与人都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引领人们前行的伟大思想动力
马克思主义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虚假的一面,并为实现人类自身解放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孕育于以社会实践是一切经济基础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奋斗史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缩影和体现。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换成为物质力量被人们使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正是应用贯彻马克思主义最强有力的思想工具武器。如今我们正处于社会建设发展的黄金期,自由个性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力和必然的物质基础,但当前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最大化实现真正的自由必然要弘扬奋斗精神,而弘扬奋斗精神必然要发扬实干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当前社会发展进程阶中的灯塔和未来美好世界的宏伟蓝图,其不仅仅缘于人的主体自由意识的苏醒。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0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4.
汉 长生无极
中图分类号 A811;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7725( 2019) 06-0034-03
作者简介 孙青青(1996-),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责任编辑:周 丹】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自由观论文; 当代意义论文;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