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瑞娟1,郭清峰2

浅析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瑞娟1,郭清峰2

招远华东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招远市 2654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助推了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在对建筑市场进行管理中,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作为关键性的环节,不仅关乎着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并且该项工作对建筑市场的长远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强化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进一步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以便于提升建筑市场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纵观当前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现状来说,招投标过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故此,建筑市场亟待制定合理的解决策略与方案,以便于借助招投标环节规范建筑市场,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得到了社会与各界的广泛性关注。故此,建筑单位更应该对招投标问题严加规范,采用合理的措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招投标的公平化水平,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展开。

1 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内涵及作用

1.1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内涵概述

所谓建设项目招投标,即是指建设人在合法条件下计划交易建设工程项目,将交易条件先发出去,然后按照流程邀请符合条件的投标人按照招投标文件相关内容进行竞争投标。建筑单位根据投标人技术层面、经济条件、建筑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的充分考虑与评估后,选择最合适的中标人进行合作,并制定招投标协议,以确保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目的。

1.2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存在的作用

①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以招投标手段,可以实现更好的集资目的,以便于促进工程的整体建设。举例而言,在建筑工程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合理利用招标采购便可以整合物资,以实现快速、高效的采购物质,并且运用整合采购的方法能够避免工程投入成本浪费的现象;②招投标是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关键依据。招投标既能够优化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物资管理等,并且能够确保工程设备、工程材料等基础性物资的质量,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推动建筑工程健康发展,以便于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

2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2.1招标方的问题研究

2.1.1招标人规避招标

部分招标方为了谋取非法的利益,达成自己的目的,采取一些措施规避招投标的监管。首先,招标方通过将整个工程分拆若干小项目进行立项,以确保每个小项目达不到招投标的标准,达到规避招投标监管的目的。还有部分招标方将工程按工期进行分拆,将整个项目拆分为分部分项,以此规避项目监管。

2.1.2暗箱操作达成虚假合同

虽然招投标法中明确规定招投标双方不得另行订立与实质内容不符的合同,但在实践中,部分单位为了规避法律对招投标的强制规定,虽然经过了正规的招投标程序,但在实际落实时,招投标以各种借口对登记备案的合同进行修改,如降低工程建设标准、延长工期或增加工程项目附加内容等。

2.1.3投标方资质审查流于形式

投标方资格审查是招投标的必经环节,是确保投标方符合招标资格的重要措施。主要审查投标方资质、施工技术能力和财务状况等。部分投标方明知自己不符合招标的要求,但通过借用、挂靠其他企业的形式参与投标,通常会顺利中标。而在开标后的资格审查往往由于评标操作复杂、审查成本较高的原因流于形式,即使发现了投标方的不规范行为,也往往因为各种关系而网开一面,导致投标方资质审查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2.1.4招标带有倾向性

部分工程招标方为了使有自己有利益关系的投标方入围,在招标书、招标文件的制定上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具体体现在某些参数、指标的设置上偏向于某一方,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导致有竞争实力的单位被淘汰,而竞争实力较弱或者无竞争实力的单位参与投标并中标,导致招投标过程失去公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投标方存在的问题

2.2.1围标、串标现象

在招投标竞争中,部分单位为了降低竞争压力,常常采用围标的方式来减少竞争,主要是通过多家单位串通进行投标,形成围标同盟,事前约定好由哪一家单位中标,从而联合起来打压其他单位,进而将竞争对手排挤市场,共同获取利益,最终由中标方向围标方支付一定的好处。除了多家投标方围标现象外,还存在投标方与招标方串标现象,即投标方与招标方达成一定的协议,招标方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投标分组后将标底告知投标单位,从而提高投标方的中标几率。

2.2.2假借投标资质的现象

部分不具备投标资质的单位,为了达到投标要求,借用其他符合资格的单位的相关资质参与投标。这种现象分为几种情况,首先投标单位有资质但不符合招标方要求,为了投标而借用其他单位的资质进行投标;其次,投标单位不具备相关资质,而是与其他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合同并缴纳一定的费用,由有资质的单位代为投标,代理投标单位不承担经济、技术和质量等责任。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3.1推广招投标代理制

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要交给专业招投标代理机构运作。这些代理机构由于市场生存问题,必须坚持三公和诚实原则,并且为业主作好服务,否则资质审查部门将追究责任,直至取消其资质。某某他们有很高的可信度,是接受国家管理、监督,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定的专业组织,权威性和

公正性不容置疑,与招标方和投保方没有任何瓜葛,因此不会出现营私舞弊,暗箱操作,贪污公款等各种腐败现象。

3.2加强查处力度,防治结合

习总书记在全国纪检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涉及腐败的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加大检查、查处的力度,信任永远不能代替监督。招投标活动更是如此,不管什么人,什么单位,只要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都要从头到尾检查。为防范各种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要制度上墙,责任到人;工程开标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观看工程腐败案件警示片,学习相关文件,要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一旦签字,要终生担责,即使退休或死亡,也要追究其责,不能让其逍遥法外。

3.3严厉打击官商勾结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

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标公司千方百计地想攻克招标单位的领导。官商勾结的后果是工程费用超预算,工程质量有瑕疵,工程款项被瓜分,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严惩。地方保护主义损害了政府清正廉洁的形象,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败坏了社会良好风气的根基;只有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招投标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3.4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卓越的

专业评审队伍一是设立各工种的评委专家库,提高评委专家入库的门槛,选取更加专业的评标专家,提高评标专家库的专家质量。二是建立联网评委专家库,评标时临时从中抽取评委专家,避免裙带关系。为了体现评委专家在评标过程中公平、公正的原则,项目的评标可以尝试从外地专家库临时抽取专家,这样更加有效地避免评委专家在评标过程中受外界的干扰,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3.5完善招投标相关的法律,规范招投标市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行业亦然;没有哪项法律制度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地完善,这样招投标才有法可依,才能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平台,塑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也非常重要,没有这些,再好的法律制度也无法推行,要坚决打击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投机钻营的恶劣行为。当然这里人是起决定作用的,事在人为,树立正气,敢当敢为是关键。

结束语

事实上,实行招投标的目的在于推动建筑企业良性竞争,合理配合社会资源,避免建筑行业出现腐败等现象。然而,受到多种消极因素限制,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仍然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身为建筑市场中的管理者与参与者,我们应积极参与其中,客观看待此类问题,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切实解决此类问题的相关办法,以便于推动建筑市场的长远发展。良性的招投标制度,应该秉承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原则,营造出开放、竞争、和谐、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根据现阶段招投标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建筑单位应合理制定规章制度,确定市场职责,抵制腐败现象,以清风正气营造建筑市场环境,推动建筑市场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6,34(07):68-70.

[2]杜桂玲.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招标与投标,2015(10):44-47.

[3]罗春源.小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建材,2015(10):94-95+104.

论文作者:王瑞娟1,郭清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浅析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瑞娟1,郭清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