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平立面超高层结构板边的测量控制技术探究论文_杨略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600

摘要:出于探讨平立面超高层结构板边的测量控制技术的需要,本文以某商业建筑T3该工程为例进行分析与阐述,该工程采用不规则弧形结构,运用了大量不规则曲线,建筑结构本身就极为复杂,结构板边曲线的测量与控制难度较高,且难以实现精准定位,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全站仪等先进设备,首先对放线测量情况进行模拟,以探索高效精准的测量方法,并通过变更挑檐板设计来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弧形平立面;超高层结构;测量控制技术

1.建筑测量控制体系

1.1既有工作经验

本文所例举的建筑,地上建筑最高45层,占地面积115392㎡,总建筑面积521265平米,包括3栋低层建筑及4栋超高层建筑,该建筑的设计融合了超现实主义设计理念,充满对于未来世界的幻想,因此采用大量不规则曲线进行设计,线条流畅,舒展自然,但也给工程的测量控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弧形平立面板边的测量与控制工作,需建立健全而完善的建筑测量控制体系。本文所例举的工程采用了逐层向上与自然内收的弧形平立面,其外轮廓线采用不标准曲线,没有标准层及相应构件的设计,没有正交轴线,就给测量与控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建设单位提供高级基准点,以之为基础,搭建场区控制网,基于Ⅰ级场区控制网,搭建Ⅱ场区控制网,从而保障测量与控制体系的完整性与一致性,联合检测并搭建各建筑物控制网,以实现单体工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场区控制网需专门检查与维护,并定期进行复测及修正,为工程控制系统的精准性提供支撑。

采取全过程控制机制,涵盖定位图、现场测量放线、支设模板、混凝土工程等全部环节,要强化各工序及各环节的测量控制。需采用多种测量手段及复核技术。考虑到工程板边自身的不规则,应采用全站仪、水平仪等先进测量仪器取代传统测量方法,以保证测量精度。

1.2测量放线模拟

可采用全站仪对测量放线的进行模拟与校核。以全站仪测设定位点,基于不同内控点进行校核。可在空地上进行全站仪模拟放线,以对测量放线结果加以检验。经由检验可以确定,全站仪的使用可保证测量放线结果的精准性,但要想保证精度则无法保证效率,测量放线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较高,会导致施工周期的延长,整体工期最长会拖延一个月,为此需平衡测量放线的精准性与高效性,同时针对测量放线及校核方法加以改善。

汇总并整合建设单位、总包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的意见与建议,对板边测量定位管理与控制体系加以优化。首先,基于复杂的建筑结构,由总包单位成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于测量管理工作;其次,总包单位承担测量控制工作,确定楼层标高基准点及轴线基准线,在实际开工后将其移交给分包单位,由分包单位基于基准点及基准线,放出细部控制线,搭建测控网;最后,总包单位、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对分包单位作出的细部控制线进行复核,验收测控网,以确保放线的精准性。幕墙工程及室内装修,与分包单位进行场区控制点、轴线及标高控制点的移交工作,复核工程标高及轴线。

2.板边定位测量控制

2.1设计变更

出于避免钢柱环板及幕墙之间的干扰情况,缩短工程施工进程,推动施工进度,为装修工程及进度控制提供保障,设计单位为主导,对工程塔楼外挑檐设计加以优化,采用压型钢板及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取代原本的混凝土板。完成设计优化之后,以压型钢板的规格及尺寸来控制板边定位线。

除全站仪之外,还可采用GPS定位及3D扫描技术,以保证测量定位的精准性,但同时,考虑到如果将这些先进测量技术应用于每一个测量点位,则势必会造成工作量的大量增加,为此可确定关键测量点,对关键点位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进行测量,在保证工程测量精度的基础上,避免工程施工周期的不必要增加。

(1)以压型钢板宽60cm规格确定板边线单元;(2)以钢梁中心线与板边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关系为定位点,制备定位控制图;(3)基于定位图,绘制挑板压型钢板排版图,确定钢板起铺位置,确定具体铺设方向;(4)将加工完成的不同规格压型钢板,按照不同位置加以标注,捆装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

2.2铺设钢板

基于钢梁中心线及板边位置关系,绘制压型钢板排版图,报呈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经由两个单位的审核与批复,以通过审批的排版图为模板对压型钢板进行加工,以编号为依据,结合排版图安装压型钢板。如上文所述,本文所例举的工程并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标准层,由总包单位绘制板边压型钢板的深化图,经由相关单位的审核工作,进行压型钢板的加工与定制,为每一块压型钢板编制编码,以编码为依旧,实现对于压型钢板的加工、运输、装卸、管理及安装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

钢梁中心线对于压型钢板的排版有决定性作用,直接会影响压型钢板的板边,对现场起铺点进行标注之前,应对钢结构边梁中心线进行复核,如果中心线存在较大偏差,则需及时调整压型钢板板边线。在正式进行压型钢板的铺设之前,需以经过审批的排版图为基础,进行钢梁起铺点标注,基于该起铺点,结合起铺方向,进行压型钢板的铺设。

2.3负荷控制点

基于复杂的压型钢板弧线,可采用预制钢板材料的方式以保证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本文所例举的工程项目,主要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但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以钢板及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在工程测量中,可采用激光铅垂仪、经纬仪等设备进行定位,采用全站仪、GPS进行测量与负荷,基于工程测量控制的实际需求,可采用多种坐标计算方法。

完成压型钢板的铺设,采用钢尺与全站仪相结合的方式对板边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过程中,要确保每一轴跨都符合1个以上控制点。采用CAD技术,绘制电子图形,向绘图软件中录入设计图形。测量放样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模型,结合CAD技术,对放样位置坐标数据进行命令查询,以保证计算的精准与高效。压型钢板铺设完成之后,以全站仪设备对板边控制点进行精准测量了,及时调整板边误差过大的情况,确保压型钢板铺设的精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钢筋绑扎,并浇注混凝土。

3.板边定位成果分析

本文所例举的工程具有相当复杂的弧形结构,是采用直线段拟合的方式加以实现,需保证直线段长度关系的正确性,以确保放线测量精准,避免对工程施工进度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如果直线段长度过长,则难以形成复杂弧形;如果直线段长度太短,则会导致测量放线工作量的大量增加,基于此要充分征求各方意见与建议,将测量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确定版块基本数据[2]。

完成楼板浇筑,以全站仪测量楼板控制点,对特殊部位拉钢尺复核。图1为弧形平立面超高层二层结构某特殊部位的板边复核结果,包括复核偏差值。以该部位的板边复核为例,经过复核可以看出,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核时,其误差区间在-20mm~0mm之间,板边误差最大不超过20mm,则能够满足板边线测量控制的实际要求。

图 1 某特殊部位的板边测量复核结果

结语:

弧形平立面超高结构结构板边测量不同于直线段板边测量,弧形面更加复杂,可采用直线拟合弧线的方式,合理控制拟合直线段的长度,以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准性与高效性,实现对于工程施工成本及时间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实际的测量控制过程中,需充分运用先进的全站仪、GPS及其他先进测量技术,确保测量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徐科,徐旭.结构复杂的体育馆施工测量控制技术[J].建筑施工,2017,39(10):1526-1527+1530.

[2]朱进勇,宋向山,孙宏伟,史壮志.弧形平立面超高层结构板边的测量控制技术[J].建筑技术,2014,45(12):1080-1082.

论文作者:杨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5

标签:;  ;  ;  ;  ;  ;  ;  ;  

弧形平立面超高层结构板边的测量控制技术探究论文_杨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