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120例体会论文_刘宗印,刘妍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721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脐部单孔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120例异位妊娠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与同期100例普通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日等有无显著差异。结果:单孔腹腔镜手术与普通腹腔镜相比手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等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单孔法腹腔镜腹部没有额外伤口,术后疼痛和住院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单孔腹腔镜宫外孕手术安全可行,腹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肠粘连少等优点。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手术;甲氨蝶呤;输卵管妊娠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手术技巧的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腹腔镜趋向于微创化甚至无创化和美观化。妇科单孔腹腔镜由于腹部没有额外切口受到欢迎,但是单孔腹腔镜需要更新设备,一般基层单位难以开展,我院运用普通腹腔镜开展单孔法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特别适用于未婚女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基层医院的推广,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单孔法腹腔镜(观察组)手术治疗宫外孕120例,普通腹腔镜(对照组)手术10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16~40岁,平均年龄26.5岁,妊娠破裂40例,未破裂80例;经产妇26例,未产妇94例;已婚75例,未婚45例;其中110例有人流史,10人为首次妊娠;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保守手术65例,输卵管切除术5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3~41岁,平均年龄27.6岁,妊娠破裂76例,未破裂24例;经产妇56例,未产妇44例;已婚96例,未婚4例;其中87例有人流史,13人为首次妊娠;保守手术25例,输卵管切除术75例。输卵管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均证实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在凝血块中查见绒毛组织。观察组病例选择标准: 患者有美容要求;一般状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有盆腹腔手术史及脐疝病史。对照组病例选择标准: 患者无美容要求,其余按照同样的标准选择病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B超检查、血HCG定量、尿HCG定性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的患者。

本项目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经医院医教科备案,术前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奥林巴斯电子高清电视腹腔镜及器械。患者术前排空膀胱,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取膀胱截石位,于脐轮下缘做弧形切口,平行置入三个5mm戳卡套件,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1~13mmHg,分别中间戳卡置入5mm观察镜,两侧置入操作器械,患者取头低脚高位15-300。探查盆腔情况和输卵管情况,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变部位和破裂与否分别行输卵管切除或输卵管保留性手术(输卵管切开取胚+MTX100mg局部注射术)。输卵管切除术:用单级电凝沿输卵管卵巢系膜电凝点切到输卵管距宫角1cm处并切断输卵管近宫角处,放置在子宫前方膀胱腹膜反折处,冲洗盆腔查看无活动性出血,将镜体置入左侧戳卡内,缓慢退出近腹壁内口处,用钳子钳夹输卵管于脐空处,取出另外两个戳卡,用血管钳将两个戳卡切口扩大,在镜子指示下取出,避免绒毛残留腹腔导致持续宫外孕。剖腹手术同常规方法。保留输卵管手术[1]:对未破裂的输卵管峡部和壶腹部妊娠类型,用输卵管钳固定输卵管,在输卵管膨大处,沿输卵管走向,用针状电凝纵行切开输卵管,用血管钳分开切口达输卵管管腔,用吸引器负压吸引吸出胚囊,将吸出物纱布过滤后查找绒毛组织并送病理检查,用针状电凝止血,可吸收线缝合一针,表面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伞部妊娠行挤压排除胚胎,用注射针在输卵管系膜注射甲氨蝶呤(MTX)75-100mg[2],术后监测血HCG下降情况,同上述方法取出标本送病检。放空腹腔气体,用可吸收丝线皮内美容缝合,脐中央放置一消毒棉球后,创可贴“十”字包扎。

对照组:排空膀胱,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膀胱结石位,在脐正中上缘做10 mm 切口,置入气腹针注入CO2,压力达13mm Hg。置入10mm腹腔镜探查探查。左右麦氏点分别置入5或者10mm trocar,分别在左下腹相对于麦氏点位置及耻骨联合左上方2 cm 置入5 mm trocar,进器械操作。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手术步骤同单孔腹腔镜。

1.3术后管理:术后低流量吸氧2h,4h下床活动排尿,术前给于抗生素一次,术后4h追加一次。术后不给止血药物,8小时给于流食,24小时后正常饮食。术后疼痛的患者酌情给止痛处理。术后2-3d出院,术后1周门诊随访监测血βHCG直至正常范围。

1.4评价标准 手术时间、术后病率(体温>38.0℃)、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antetopic pregnancy,PEP)发生率、术后出院时间等。术后体温2次>38℃为术后病率。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正态分布资料使用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时间:观察组15~35分钟,平均(26.80±11.68)min,对照组20~40min,平均(25.50±17.5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30.03±13.02)ml平 均24.4ml。剖腹组开腹组(110.70±83.00)ml,平均82.5ml,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01)。术后病率腹腔镜组3/120(2.6%),剖腹组7/100(6.1%)两组差别有显著性 (P<0.05),腹腔镜组住院日 (4.1±1.1)天,开腹组(6.3±1.5)天,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3.1单孔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选择通过脐部这一天然瘢痕,取2~3 cm小切口,达到多孔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相近的治疗效果,应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操作,并隐藏瘢痕,满足了广大患者特别是未婚女性的需求,兼顾美容和隐私,体现了个性化的人文关怀。在治疗的过程中,单孔腹腔镜对异位妊娠的手术有以下几点体会:①脐轮切口的戳卡适当拉开距离,三个戳卡可以选择脐轮3点、6点和9点的位置,避免筷子效应;②置入的戳卡不能太深,恰好到腹壁,这样会避免戳卡相互干扰、碰撞;③选择5mm的镜体,视野偏小,需要分清左右位置;④针对大量出血(出血量>2000ml)的患者,可以在纠正休克的前提下,采用三孔普通腹腔镜手术更加安全,气腹的形成后,有良好的视野,采用吸力大的电动吸引器可以迅速把盆腔的积血和凝血块吸出,同时加大CO2 进气速度,运用间断吸引的技巧,可以迅速把盆底积血和凝血块清理干净,迅速找到出血部位,迅速止血,这样可以有效的显示盆腔视野,解决传统开腹手术的视野不清楚的情况;⑤对于三孔普通腹腔镜术后不用全面清理上腹腔积血,采用引流及体位的变化将积血有效清除,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全麻持续的时间,这对病人是很有益处的,避免导致以后妊娠困难及再次宫外孕的可能。

3.2 单孔法腹腔镜在未婚女性和没有发生盆腔大出血的情况下,是一种比较人文的手术,在基层不需要购置专门的单孔腹腔镜的情况下,运用手术技巧,可以完成微创而腹壁无切口的手术。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蒋永红,何昌慧.腹腔镜下宫外孕保守性手术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8):27-28

[2]宋晓辉,周炳秀,等.甲氨蝶呤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9):719-720

论文作者:刘宗印,刘妍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120例体会论文_刘宗印,刘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