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后的香港中资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资论文,香港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中资企业”是指来自内地的国有资本在香港注册经营的独资或控股公司,包括上市及非上市公司。作为中资企业,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由来自内地的国有资本控股,但不包括内地私营、个体企业在港设立的公司;第二,要在香港注册经营,不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国企(即通常称为H股国企);第三,作为国有企业的最直接外在表现:企业每年要向直属政府机构或内地总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利润(亏损企业除外);企业的最高领导实质上要由主管机构(上级政府或公司)任命。
一、“九七”前后中资的新动态
香港回归前中资的动向非常引人注目,从目前的一些资料分析,中资经营更趋积极进取,反映中资更加注重吸收专业人才,更大程度上融入香港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去。尤其随主权移交,部分英资撤出香港,在不少行业涌现了商业机会,中资正是抓住这一历史性契机,成为历史上业务发展最快的时期。
(1)充分运用资产经营手段,扩大在港收购的领域及数量。中资在香港十多年的运作中逐渐学会了“上市、集资、收购、分拆上市、集资、再收购”的滚雪球式的资本经营方式,自1994年以来,各大中资企业频频开展回国内及香港作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并使整个公司的经营朝实业化、内部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中资在香港的收购已从90年代初的“买壳上市”为主要目的,转向获得专业技术、营销人才、网络,获得筹资渠道为主要目的的收购。
随着中资收购的扩展,其经营领域几乎涉及到香港的所有行业,尤其作为香港五大经济支柱的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航运业、贸易业,不时传出中资的收购消息。当然,在贸易业中的收购比较少,因为中资原本大多是贸易公司起家的,已有营销网络。
(2)注重开拓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作为香港的重要产业,以往中资一直慎于参与。但随着经营观念的改革,逐步开始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开拓价值。而且中资原有不少地产,加以充分利用、开发,经济与社会效益都不错。中远在香港物业投资项目总值约40多亿元,全部房地产项目约60亿元,共持有14家与房地产有关的附属公司,仅1996年5月,中远购入上环永乐街重建商厦的15层楼面及命名权“中远广场”作为新总部,耗资达29亿元。为此,张大春为扩展房地产业务,决定入股顺成国际30%股权(由中远置业购入),成为第二大股东。1997年2月26日又收购了31%的股权,合共61%,完全控制了顺成,而顺成的股价亦从0.30港元升为5.6港元。另外,其他中资也积极开拓房地产市场,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回报。
(3)改革经营机制,调整人事领导,进行标准化认证,强调法制廉洁。中资在香港贯彻“社会主义企业、资本主义经营”的原则中,一直受缚于经营机制的滞后及不完善。主要的弊端在于:经营自主权受行政干预较多;外派干部轮换频密,不利于业务的稳定;领导选拔的“任命制”;财务监管体制不完善,漏洞太多等等。因此导致经营效率低下,效益不高,出现贪污现象。
1995年以来,在新华社、中纪委的大力整顿下,中资企业有了较大的改善。首先,选拔了一批年轻的、甚至是本地化的专业人才出任中资领导,如广南行业的黄晓江、粤海集团投资的许皓明、中远太平洋的张大春、中旅的朱悦宁等等,这些年轻化的专业领导颇具开拓实干精神。同时,许多中资开始ISO7000系列认证工作,在这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过程中使中资的经营趋于规范化、程序化。
鉴于1994年出现的几宗大的经济案件(周北方收赂800万美元等)中资强调了内部的财务等方面的监管。因为“九七”后,许多港人都担心中资中存在的官商作风及贪污行为会影响整个香港形象及整体竞争力。这种担心是值得重视的。两年来,中资在这方面作了较大的努力,整肃了不少腐败人员,并强调了法制观念。
二、当前中资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997年,中国发展史上的两件大事,一是香港回归祖国,二是十五大隆重召开,都为香港中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香港顺利回归,海内外人士普遍看好香港及内地经济的发展前景,看好香港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这将有利于香港吸引海外资本到港投资,从而有利于香港经济的继续繁荣,为中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经营条件。
在挑战方面,主要有两个:
1、在香港回归后,驻港中资企业能否适应新形势下自身任务的转变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继续有所作为、有所发展。
在香港回归后,香港中资企业的性质地位、任务作用以及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一国两制”的要求及国家的有关政策,中资企业有如下的变与不变。在性质地位方面:企业已从原来的驻境外企业变成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企业,但国有企业的性质未变,在内地投资及开展经营活动等同外资的待遇不变,在香港不谋求特权,依法参与平等竞争的地位不变;在任务与作用方面:中资企业为内地发展经济服务,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服务没有改变,但更加突出了中资企业同样要进一步落实“一国两制”,认真执行基本法。从外部环境看,香港的市场已从境外市场变成中国整体市场的一部分,但独立关税区的地位不变。而且,激烈的市场竞争并没有因为回归而趋于缓和,商场依然如战场。中资企业只有锐意改革,融入香港,按香港市场游戏规则运作,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否则仍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近期中资企业在香港各种经营活动中,尤其是上市公司股票在股市中的大起大落,可以看出残酷竞争的市场是不会给任何中资企业留面子的,具体数据可参见表1。从1997年最高价与10月份最低价及10月31日收市价对比,可见港股在几个月及一个月内的升跌有如“过山车”般惊心动魄。
资源来源:香港《壹周刊》1997年10月31日第45页。
现实证明,中资企业通过资产经营来壮大自身实力,路子是走对了,但是今后仍然要非常重视产品经营,注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目前香港股市低迷之时,扎扎实实地打下产品经营的基础,为今后资产经营更上一层楼奠定坚实的基础。
2、十五大以后,内地国企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发展速度将加快,中资企业如果不紧跟形势,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很可能被内地国企甩在后头,丧失在内地的发展机遇。
一般人认为,中资企业在港澳及外国较为成熟的市场环境下经营,其转制改革一定会比内地国企做得好。其实不然,能否深化改革关键要看自身的努力,尤其是领导班子的责任感与魄力,也要看内地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中资虽在香港经营,但常有改革步伐不如内地国企大,发展速度不如内地国企快的感觉。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内地国企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勇于开拓,无论改革与发展都取得显著成效。从稍为长远一点的观点来看,中资企业在内地的经营,也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享受外资企业优惠待遇的好处并不可能持久,因为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经济与世界接轨,对外资给予国民待遇势在必行,外商、港商及中资企业,在内地的优惠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因此,中资企业要在内地获得并保持优势,进一步发展,必须看到这种趋势,未雨绸缪,根本点是要靠深化改革、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靠改革创新焕发出来的竞争力去占领与扩大市场,否则就不能保持优势,很好地完成国家交给的“两个服务”的任务。
中资企业到香港,其实是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的一个开端,80年代至今,有不少驻港中资在跨国经营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初步开拓了一条以香港为基地开展跨国经营的路子;但同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香港粤海(集团)过去先后在美、加、欧、澳洲及东南亚等地办了10多家子公司。其中较有规模的投资有巴黎中国城、波兰分拨中心、曼谷一些酒店地产等,积累了不少探索跨国经营的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办得并不成功,几乎全部亏本。这几年他们主要结合广南(集团)公司的实际,初步总结出几点办海外企业较深刻的体会:(1)要有一定的投资规模和投入力度,不办“夫妻店”,不搞“接待站”式的企业;(2)要有自己能够控制、生产、能适应不同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并实施“一条龙”式的综合经营;以粤海集团在巴黎的贸易经营为例,过去由巴黎中国城属下的贸易公司主管,要自己去香港、国内组织货源,人手不足而致亏本,后来此项业务交由广南公司管理,由于它在香港、国内有自己的生产基地、购销网络和手段,又能在香港融资,在产、供、售、融资及成本核算等方面有自己的统一协调机制,这不仅保证及时供货,还节省了费用,获得了纵向合作经营的效益,从而使粤海巴黎中国城的贸易很快扭亏为盈;(3)选准市场,量力而为,稳步发展。因为发达国家税率高,市场要求严格,集团在这些国家办企业,由于经营与竞争能力不足,经营普遍困难。不如收缩一些发达国家的点,使力量相对集中,而且注意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效益有了提高。加上,选好有责任心、有开拓精神的海外企业领导和骨干,建立起一套适合海外市场需要的发展策略与经营方式,开展跨国经营便有了切实的保证。所以近期,一部分中资企业以利润为核心目标撤销了一些投资大、风险高、收益少的跨国经营项目和海外企业(尤其是“夫妻店”、“接待站”式的小企业)。有人担心这是中资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的一个倒退。其实,这样的做法更符合市场规律。相信经过一段新的调整期,吸收了更多的经验、教训,积累了足够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后,驻港中资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将会健康地发展,真正探索出一条以香港为基地,中资大集团企业发展跨国经营、建立跨国公司的经验,带动和促进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建立中国式跨国公司。
三、“九七”后中资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香港顺利回归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原则下,事实证明,香港回归是顺利的,香港的前途是光明的。并且,中资企业将发挥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领域:
第一,在垄断性行业中,中资将逐步扩大比重,并将逐渐取得控制性地位,这不仅体现了主权的变化,也是客观上的经济主导角色的更替。香港的公用事业行业一直由英资的“专营”、“专利权”的形式垄断,回归后英资的特殊地位将逐渐消退,中资逐渐取而代之。但在这并不算短的过程中,中资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的条件限制无法很快控制这些行业。如中华电力、太古集团等均是市值千亿港元的巨型公司,中资会采取先入股、逐步扩大股份,最终控制的渐进路子。现在,中信泰富已入股中华电力20%、国泰航空25%,邮电部香港公司也入股香港电讯,此类的例子还有不少。
第二,对香港传统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依然会保质保量。这对增强香港整体竞争力,减轻通胀压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五丰行、广南公司都积极投资国内的优质食品生产基地。广南在广州、东莞投资1.6亿元进行年产300万头瘦肉型猪基地建设,五丰行也在华东收购了大型猪场(目前每年供港猪配额220万头左右),中国海外公司拟参与东江水长途地下管道输送香港的计划。这些生活必需品在港的销售价格都受中资的宏观控制,并且均以成本微利原则定价,这对稳定600万港人的生活水准,减轻生活负担,控制通胀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在扩大香港广义交易额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中资在香港金融市场的影响日益壮大,中资在收购、融资、信息咨询、培训等方面的交易费用将扩大香港的广义交易额,对于维持及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信息中心的地位有极大的促进,并且亦会对转型时期的香港服务业创造广阔的需求空间,诸如律师、会计师、测量师、秘书等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资有内地的广大市场作依托,香港成为一个高密集的交易中心,资金及信息由此流入各中资部门。
第四,在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集中体现在资金与经营体制的影响力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关键,而这些企业的政策前提在于资金的投入及经营机制的改革。内地“九五”期间有宏大的资金需求,并要保持8%的增长速度,这为香港中资提供了众多投资机会。香港上市中资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收购、兼并改组国有企业。在企业收购后的经营管理上香港中资企业通过引入香港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明晰企业产权,完善董事会决策制度,强调法制管理,通过存量资产和人才的流动和重组,重塑企业的微观基础。
第五,中资在港台经贸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为防止内地资金进入台湾,台湾通过“台港澳关系条例(草案)”。尽管台湾当局出于不必要的政治担忧而限制有中资背景的企业赴台投资,但台湾企业界及民间却对此持欢迎态度。其实,中资经营的经济性质日益明确,政治色彩日渐淡化。它们对台湾的经贸往来亦是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商业行为,台湾当局大可不必紧张。也许,三五年内,中资在沟通中港台三地经贸关系及政治方面会发挥日趋积极的作用。
第六,进一步扩大政治上的影响。中资企业在1995年以来积极参与香港的政治活动。在1995年和立法局选举中,中银系统曾有4位资深人士参与立法局角逐,但不幸无功而返。但可以预料,回归后,中资企业在香港政治舞台上的活动定会更加活跃。其他方面,诸如“公益金百万行”、“春节烟花”慈善捐赠等方面,中资亦充分利用可以扩大宣传的机会树立形象。中资不会谋求“九七”后的特权地位,但会形成竞争中的某些优势。
总之,“九七”之后,中资企业在香港地位日益重要,而且将为落实“一国两制”,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促进内地的经济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关资料来源:香港粤海(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