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情感的倾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爱心”这把钥匙打开学生“心灵”的锁,才可以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爱心 学生 心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一味注重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虽然这些是教师的“天职”,可能会达到“教书”的目的,但无法有效实现“教书育人”这双重目的。教师不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情感的倾注,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教育教学中若缺失爱,则会导致教育教学的低效。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当以行动践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受教师给予的“爱心”,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锁,使学生“亲其师”,待学生“心灵”的锁打开,愿意亲近老师,他们也就会愿意“信其道”,这样教育教学的目标也会逐步实现,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真教育”。那么,作为一名教师,究竟应当如何去做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心出发,让学生感受你的关心和爱护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就是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这不仅是教师所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的基本前提。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仅指的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关注,对其学习情况进行指导,还包括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思想动态等加以了解和关注。作为一名优秀且合格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变化加以观察且及时将学生心理上存在的微小变化识别出来,要通过和学生沟通,更深层地对学生心理出现这样细微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教师不要说自己不是心理辅导师,不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其实,要想使教育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加以了解,就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加以掌握。如果未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就盲目地采取教育教学手段,不仅达不到预期的转化效果,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越发厌学。如果未掌握个别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未及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则只会让他们的成绩越发不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的情况加以全面的了解,才能对教育教学方法加以明确,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关爱,让他们觉得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不是冷冰冰的知识权威者,而是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朋友、引路人,才能用真情实感拨响学生的心灵之弦,才能逐步使学生“亲其师”,才能有助于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才能逐步使学生“信其道”。因此,要从心出发,让学生感受你的关心和爱护。
二、从真出发,让学生感受你给予的尊重和信任
教师不要总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可以对学生的一切“指手画脚”,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其实不然,学生是一个个体,是一个有生命、有感情的个体,而不是一个没有血没有肉没有思想的个体。对待学生,教师首先要平等地对待他们,要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自己是所谓的“长者”就毫无顾忌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应当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尊重,让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得以形成。教育教学实践已经证实,对学生的自尊心表示尊重,会让学生产生诸如愉快、自信等积极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状态,这样会大大提高教育效果。相反,如果教师有意、无意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会让学生产生自卑感,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反向作用,不仅会使学生处于难以接受教育的状态,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教育的情绪,这样将对教育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极其不利。因此,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一名有“爱”的教师,就要注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为促进师生交流,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一个充满师爱的教师,除了尊重学生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感受教师给予的信任。首先,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能量,只要稍加引导和挖掘,都可以成为有用之人。其次,要放心、放手让学生自行尝试发展自我、实现价值,要适时为他们提供发挥他们能力、展示他们才能的条件和舞台,要相信他们有能力将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完成好,要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是如此的信任,以增加学生取得进步、获得发展的动力,使其在教师的信任下、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取得进步、获得发展。
三、从发现出发,让学生感受你给予的赏识
其实学生都可以被看作是花的种子,虽然因先天条件、后天环境的影响,使他们“花期”有所不同,但是教师不能厚此薄彼,只看到优等生身上的闪光点,而忽视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可能优等生因先天智力条件好,一开始就灿烂绽放;后进生因后天努力不足,尚未灿烂绽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机会灿烂绽放了,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能因为后进生这粒花的种子没有动静就着急,而是应当像上述所说的那样,要相信学生,相信后进生这颗花的种子也有花期,只不过需要我们长时间的等待而已。其实,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身上还有诸多教师需要去挖掘的“闪光点”,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多说赏识的话语感染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刘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月总第2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心灵论文; 自尊心论文; 闪光点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月总第2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