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的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_徐艳鲜

对“互联网+”的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_徐艳鲜

南宁市国土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当前不动产登记工作的现状和未来,本着“便民、高效”的服务原则,着眼解决申请人弄懂难、备齐难、排队难、受理难、办结难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互联网+不动产受理模式,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延伸至申请人手里,有效减轻登记中心受理现场的办理压力,实现由申请人自助完成业务受理的基本信息录入、要件扫描上传、材料分类归档等烦琐工作,有效提高登记中心业务受理准确度和受理量,进而破解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效率瓶颈,为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打造未来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的新常态。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互联网+;不动产定位;移动受理

引言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是提高政府效能、便民高效的重要举措。由于改革之初涉及多部门职能调整、机构设立、场所变更、业务交叉、人员调整、数据整合、交接停办等原因,致使不动产登记办理一号难求,更有申请人通宵达旦排队、受理台挤破、争吵投诉等现象,影响了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办理效率。如何提高窗口受理速度,减少申请人往返次数,提高窗口进件效率,落实国务院提出的“便民、高效”,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1 实现方式探析

1.1 构建互联网+模式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效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无线通信、远程办公、大数据、云计算等与我们息息相关,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保障,各行各业基于互联网客户端的应用与服务层出不穷。如“数字城市”“数字政务”“数字社区”等,有效提高了行业管理水平和百姓办事效率;移动智能端的应用也遍地开花,其特有的普及性、易用性、便捷性、移动性、交互性和安全性等优点更是为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获取提供了有力支撑。建立不动产登记网络化工作机制,申请人在不动产登记办理时,充分利用智能终端具备的查询、显示、输入、摄录、定位、存储、导航等软硬件模块及功能,以智能的互联网+模式,实现以往必须到登记中心窗口才能实现的预约、受理、审核、收费等事项,达到简化受理流程、缩短排队等待时间、减少老百姓上门次数的目的。

1.2 引入空间位置服务

基于地理空间框架的空间位置服务是当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信息技术。不动产登记工作对空间位置有较高要求,在日常办理过程中不动产空间定位、房屋落宗等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通过移动智能端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空间位置服务,能准确地反映宗地、不动产及周边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是不动产登记中权籍调查及不动产落宗工作的基础,还能帮助现场查勘和测量人员规划路径,为权籍调查数据采集提供较大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应用时,结合智能客户端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利用公共网络电子地图的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叠加部分不动产权籍图形和属性信息,利用移动终端自带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申请人只要站在需要办理相关业务的不动产附近或屋顶,标注不动产所在位置,GPS模块就会自动获取不动产位置坐标信息,并随其他相关业务数据一起,发送至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业务系统中,可为不动产信息核实、定位和落宗提供参考依据。

1.3 实现内外网数据交换

数据基础是信息化业务工作的保障,自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以来,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下,积极推进了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登记数据的整合工作。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包含空间信息数据、登记簿信息数据和登记业务数据的整合数据库,其中空间信息数据中含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提供地上、地面及地下所有不动产权的界址、空间界限、面积等基础信息,属涉密的大比例尺空间数据,只能部署在内网业务系统中调用。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必须严格按照三级等保要求进行安全管理,科学搭建安全运行的网络环境,调整网络安全策略,保障网络运行安全。通常在光盘摆渡或单向光闸等安全措施和防护手段下实现内外网数据交换,满足高规格的安全防护要求。因此,不动产业务申请时,需将申请人的基础数据(包含权利人基本信息及业务相关数据)采用光盘摆渡等方式交换,满足内外网业务系统数据需要,实现申请人申请、预约、办理及查询等功能;权籍调查数据则置于光盘摆渡机之后,以保障数据安全及符合国家保密要求。

2 业务办理基本流程

申请人通过登陆不动产登记中心网站,下载并安装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APP,通过手机号码校验等方式建立绑定关系。在智能端GIS功能辅助下,选择需要办理相关业务的不动产宗地及不动产单元范围线,按要求填写申请人及不动产基本信息。选择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根据软件提示完成相关要件及证明材料的上传工作。在填报和上传时软件系统将进行初步检查,对缺项和错误进行提示,直至申请人补充和修改好为止。不动产登记中心业务受理人员对申请人所提交信息及资料与后台权籍调查数据进行人工规范性检查、比对和审核,进一步找出错误和缺陷并反馈给申请人。对审核合格的业务申请,根据业务类型生成业务号及二维码,并反馈给申请人。申请人根据预约时间,携带相关证件、资料的原件及业务号等到登记中心指定窗口办理,登记人员复核比对相关信息与证件后完成办理工作。通过将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前置,方便申请人提前根据不动产相关业务的要求,进行基本信息填写、证件扫描、资料准备、不动产位置定位、办理时间预约、办理状态查询、问题咨询与状态信息反馈等工作,将目前不动产登记窗口的完善信息录入、要件扫描上传、材料分类归档等烦琐工作交由申请人自助办理,减少了申请人自身原因造成要件及资料的错、漏、缺等问题,避免了多次跑登记中心窗口的情况,同时减轻了登记中心窗口人员负担,大幅度提高了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登记中心审核人员可实现移动受理,通过安装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APP,并以审核人员身份登录,实现随时随地审核申请人所上传资料,甚至全天候不间断受理。

3 结语

本着“便民、高效”的服务原则,着眼解决申请人弄懂难、备齐难、排队难、受理难、办结难等问题,提出基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该模式基于开放的网络方式及智能客户端,有机地结合了互联网+的理念与应用,核心是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建立了线上预审、线下核验、一次办结的工作机制。通过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延伸至申请人手里,实现申请人自助模式,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节省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免去了来回奔波,减少了各项开支,降低了社会成本,理顺了政府职能,“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全面提升了登记中心业务受理能力和数量,深度破解了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效率瓶颈,打造未来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罗浩.对“互联网+”的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房地[产,2015(11):67-72.

[2]国务院.国发〔2015〕40号《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北京:国务院,2015.

[3]国务院.国发〔2016〕5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Z].北京:国务院,2015.

论文作者:徐艳鲜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对“互联网+”的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_徐艳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