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刘新凯

巴中市中医院老年病科 四川巴中 636600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57.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间治疗肝肾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后研究组Cr、AST、ALT比对照组,组间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LB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疾病可考虑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药物,在改善肝肾功能上作用更为突出,进而提升疗效。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替米沙坦;氨氯地平

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基础性疾病则为高血压,此疾病多在老年人群中发病,其特征为多合并症、血压波动性大等[1],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诊治,会损害靶器官,如肾损害等。老年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早期阶段常规检查其尿液、血液均正常,而尿微量白蛋白(mALB)指标敏感性高,已发展为临床早期判定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主要征兆之一。以往治疗此疾病多采用单一给药,但降压效果、肾功能改善均不太明显。为此,我院将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疾病,其效果突出。现列举80例患者分组再次证实此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40例研究组vs40例对照组)。入选标准:①血压1-2级;②纳入研究前3个月未接受其他方式治疗;③均自愿同意此次诊治方案。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脏疾病者;②继发性高血压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脑卒中、血液性疾病、心功能异常、通风、尿路感染、继发性肾病、原发性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者;④对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药物过敏或禁忌症者。对照组:女15例,男25例,年龄60-78岁,平均为(66.8±1.3)岁,高血压病程时间2-10年,平均为(8.2±1.1)年;研究组:女16例,男24例,年龄60-79岁,平均为(66.9±1.2)岁,高血压病程时间3-10年,平均为(8.3±1.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989,生产单位: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mg(以氨氯地平计))治疗,口服,5mg/次,1次/d。研究组接受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715,生产单位: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40mg)治疗,氨氯地平药物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替米沙坦片口服,80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 指标判定

治疗前后测定其血压水平,以血压降低幅度评估疗效,显效:舒张压降低幅度>20mmHg收缩压降低幅度>40mmHg;有效:舒张压降低幅度>10mmHg,收缩压降低幅度>20mmHg;无效:未达到有效、显效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治疗前、治疗后3d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尿微量白蛋白(mALB),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等指标,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疗效

研究组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57.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比较治疗疗效[n,(%)]

 

2.2 肝肾功能

比较组间治疗肝肾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后研究组Cr、AST、ALT比对照组,组间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LB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2:比较肝肾功能指标()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合并肾、脑、心等器官损害,以往治疗为单一给药,其疗效不突出,为确保疗效,现多采用联合给药,但药物配伍为困扰各医护工作人员的难题之一。氨氯地平属于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和心肌钙离子跨膜转运有阻碍作用,钙离子流入细胞中的过程受到抑制,扩张血管,降低心肌收缩力,进而达到降压目的。但单用此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疾病,其疗效不及联合给药。本研究中共纳入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分组讨论,结果也同时证实了联合给药的研究组疗效优于单一给药的对照组,且研究结果与以往报道结果相符[2],提示氨氯地平给药基础上,再给予替米沙坦药物,疗效更理想。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指标之一则为mALB,此指标发生改变则预示肾功能发生恶化。及时缩短尿蛋白存在时间、降低尿蛋白水平为延缓或逆转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情的关键。有研究证实,高血压肾脏损害病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子则为Ang II,替米沙坦则属于Ang II受体阻滞剂,对系膜细胞有松弛作用,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得到改善,增强肾吸收和排泄功能。且有学者证实[3],替米沙坦可降低蛋白尿,小剂量给药则可让肾小球硬化指标恢复正常。因此,联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的疗效则显而易见。但因本研究样本量等局限,未探讨到药物使用安全性,条件满足后,则可进一步探讨此点。综上,建议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疾病可考虑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药物,在改善肝肾功能上作用更为突出,进而提升疗效。

参考文献:

[1]王静,于林君,樊慧娟,等.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武警医学,2018,29(7):709-708.

[2]张成刚.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1、N末端B型钠尿肽原及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145-146.

[3]洪英清. 替米沙坦与复方盐酸阿米洛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v.24(34):3831-3833.

论文作者:刘新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刘新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