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东盟国家比较研究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东盟各国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两种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分析东盟五国独立后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模式。揭示本地区在协调西方高教模式与本国社会发展、学术性和应用性、民主化与高效率等之间的关系上的某些特点和趋势。提出高等教育地区间合作在东盟中的意义。

东盟国家(Asean)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它们历史上大多曾同中国一样是欧美强国的殖民地,受殖民制度的影响,这些国家在独立前后一段时期里,其高等教育都带有宗主国的烙印,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也经历着一个从移植别国模式到自我发展的历程。由于同处东亚文化圈,儒家思想成为这些国家文化和教育传统中的一个部分,这种传统在移植西方模式的时候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同时,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经济水平占有明显的优势(见表1),并且与其高等教育构成某种因果关系;有些则在欣欣向荣的增长背后暴露出高等教育政策中的失误,并阻碍了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富有特色的东盟诸国作为案例来进行研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或正走向工业化的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是有好处的。

一、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分析

独立之前,五国虽有一定数量的高等院校,但接受高等教育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是一种精英教育。独立后,各国都重视发展高等教育,视之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措施。它们大致经历以下几个并非完全分裂的阶段(以除新加坡外的其余四国为例):

1.民族化。一方面,独立后东盟各国希望摆脱西方强加的种种标准,为此,进行了三方面工作:[1]寻求新的大学目标。其中包括: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培养国家急需的专门人才;保存和发展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国家统一与团结。在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则以允许私人创办高等院校为实现大学目标。[2]统一教学语言。本民族语言,如印尼语、菲律宾语、马来语等取代了原宗主国语言。[3]教学内容、制度对本民族的适应性。印尼的社会学课程被注入了民族的观念,马来西亚则提出扩大农学院,以适应农业发展之需。各国突出的一点就是政府的统一规划在独立后高等教育新秩序的确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东盟又多为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马来西亚采取鼓励土著青年入学的办法,主要是保证马来人的入学机会。目前,他们把70-80%的新生名额留给了马来人子女。

2.大众化。高等教育在各国发展计划中始终占居重要地位。70-80年代期间,高等教育事业都呈飞速增长态势。与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情况见表2。

不难看出,各国的水平是不整齐的。菲律宾和泰国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马来西亚增长热头稍缓,这也许是政府“发展教育不纯粹为了经济发展需要,而是为了各领域的平衡发展的需要”这一既定政策的结果。印尼情况有所不同。建国初,政府不惜降低标准,扩大招生规模,以缓解人才奇缺的境况。两所最大的大学一律实行免试入学。70-80年代,当局着手整顿私立院校,提高办学质量。1986-87学年,该国私立学校在学人数占高等院校在学总数的79%。泰国主要得益于两所开放大学,其学生数占高校学生总数的约70%。

3.国际化。东盟国家之间高等教育的交流较少。国际化主要标志是大批派往海外,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各国留学生在世界的分布情况见表3。

表中显示,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国的海外留学生最多。而美国则是接受东盟留学生人数最多的西方国家。这种国际人才交流方式的形成有以下一些因素:[1]国家对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本国高等教育机会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这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国尤为明显。[2]60-70年代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使中产阶级家庭有能力支付昂贵的留学费用。[3]对外贸易在东盟占有很大比重。该地区许多青年将在国外获得学位看作是在现代化工厂或外国企业谋职的重要手段。另外,对于象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来说,虽已摆脱了殖民统治,但与其原宗主国在教育制度,尤其是教学语言上仍然藕断丝连,这为顺利到这些西方国家就学创造了条件。

留学潮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是人才外流。菲律宾1981-1984年间,移居美国的专业人员和留学生达43359人。这种现象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同样存在。1982年,新加坡共培养2041名博士生,而留在澳大利亚的就有621人,占1/3。而对于象菲律宾、泰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大学毕业生的高失业率问题不解决,就更难以阻止获得学位的青年人外流,也没有可能大量吸引海外的人才回流(见表4)。

二、具有新加坡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

东盟国家中,新加坡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例子。其人均GNP远远超过其他四国,而其领土面积、人口、资源在各国中都处于劣势,获得自治的时间也较近(1959年),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基本上是自治后的事。与马来西亚一样,奉行“英才主义”的教育哲学,但卓有成效的政策使得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在西方模式与本国土壤的结合上取得的成绩却尤其令人注目。根据联合国1987年的一份报告,新加坡每十万人中有1622人在高等院校读书。这个比例在东盟国家中仅次于菲律宾。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的新加坡青年已达同龄人的35%。一批又一批的高校毕业生成为这个美丽岛国经济腾飞的“核心资源”。其成功之处至少包括:

1.高等教育控制权的有效转移

对于教育资源同样匮乏的新加坡来说,建国伊始,政府掌握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有利于将教育纳入国家进步的长远计划中,按照英国的制度,高等学校是自治的,即使华人创办的学校也不例外。当局采取资助和政治的手段,逐步将学校的人事和教育大权收归政府。此项工作谨慎而又坚决地进行了整整10年。同时又逐步统一原先多元的教育制度,采用自由竞争办法,使学生向英文学校集中。80年代又促成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大学的合并。

许多国家的高校招生,出于政治考虑,对各民族区别对待。如在马来西亚,马来人的录取分数远远低于华人和白人。而在新加坡采用择优录取的统一标准。政府认为“统一”是公平的,坚持高标准是积极的,有利于经济发展。

2.有层次地确立高等教育目标

新加坡的任何一所大学,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世界级的学术中心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有重点地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如根据本国经济战略和发展优势,加强为本国急需的建筑、造船、电子工程、石油化工、商业管理等实用专业。作为这方面努力的一部分,又增设了南洋理工学院。

新加坡政府规定,由两所开设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大学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其余学院注重培养中级人才。目前,两者在校生数分别占总数的37.5%和62.5%。由于培养的人才较好地切合了社会所需,没有出现象其他国家那样的毕业生的高失业率。9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能在半年内找到工作。

3.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和交流

高等教育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有必要同国外的知识和科学潮流保持开放的状态。新加坡在海外大学的学生几乎与国内的一样多。同时,每年都以优厚待遇到发达国家招聘有博士学位的教员。那里衡量教员研究成绩的一项重要标准是看他在有影响的国际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教员每两年可以从学校获取资助,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高级讲师每工作6年休假10个月,正、副教授每隔3年休假半年。休假期间,教员到世界著名大学或研究中心进行学术交流,或集中时间著书立说。大学的这些措施保证了教员的知识更新与时代同步。

三、初步结论

由上简略描述,可以看出本地区五国的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惊人的速度实现大众化的目标;另一种仍坚持筛选择优的制度。前者往往伴随高失业率和人才的大量外流。从而降低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后者依赖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有效控制,保证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每种模式都部分地实践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理想。但总体上,这一地区的人们还没有找到广为认同的完善的新模式。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以下一些问题似乎无法避免:

1.西方模式的移植和本国特色的形成

包括东盟诸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其基本的高等教育系统都是移植外国模式的结果。虽然各国模仿的对象不一定具体而明确,但都明显带有西方国家的痕迹,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1]现代大学起源于西方,并且构成独特的大学精神:探究自由、强烈的内部自治、对高标准的关注。这不但决定了东方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必须经历模仿的过程,而且应注意大学精神的整体性。[2]大部分东盟国家曾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宗主国的教育观念和制度是这些国家以后发展的基础。[3]现代世界经济、技术的中心在西方,人们相应地也看到背后高等教育的成功之处。于是发展中国家或通过政府政策、或通过国际交流,将西方模式引入本国。[4]长期形成的世界高等教育学术网络的中心被西方为数不多的大学垄断,处于边缘地带的其他国家只能通过移植、借鉴的途径,逐步地接近这些中心。与形成经济中心不同,学术中心的出现被证明是个漫长的过程。

同时,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来说。无论是强制性移植,还是自愿模仿,由于各自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应强调对异域文化适应能力。而发展之初的国家往往过分要求高等教育对本国建设的服务或对个人需求的满足。这种做法具有短期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高等教育的失衡现象。泰国、菲律宾就有这方面的迹象。而新加坡的成功之处在于取得了这种平衡。事实上,处于学术网络边缘的国家也只能从自身需要出发,形成自己的独特性。从而争得国际竞争中的一席之地。而所谓的“模式”本身也是发展的。我们的确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英国模式或美国模式。况且一些模式(如美国)也是在移植他国模式基础上确立起来的。

2.民主化和高质量的双重要求

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在本地区是不平衡的。泰国的地区政策,开放大学;菲律宾鼓励私立学校的政策都极大地提高了各自的入学率。新加坡、马来西亚则一直坚持尖子教育的原则。高普及率国家内部发展也是不平衡的。那里的大学生多集中在与产业结构不符的专业领域。菲律宾的工商管理学科比例达到40%。泰国开放大学中修习工商管理、法律等学校的学生占98%。而这些领域的毕业生失业率也是最高的(见表4)。

新加坡保留了为数不多的几所全部由政府提供津贴的精英学校,毕业生很容易进入职业结构中的上层行列。但是这种局面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有迹象表明,由于对更多人才的需求,必须扩大较低层次的高等教育。

现代大学已成为社会的中心,对急速膨胀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其方向和规模的某种控制似乎是有效的。但大学的长远发展必须由内部自治或自主权作保障。另外,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保持社会、人文学科的适当比例是必需的,因为这有助于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这个日益融合的国际社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容忍。

3.地区性合作的趋势

地区性的或更大范围的合作是基于这样一些考虑:

(1)既然事实已经证明没有一种普遍有效的发展模式,而各国又无法完全地接受或强加某一模式,那么通过交流来探寻多种多样的成功之路是可行的。

(2)知识的普遍性是合作的种子得以生长的土壤。

(3)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必然带动文化和技术的对峙或认同。以保持和发扬文化和科技为己任的大学对此应有反应。

亚太地区正在卓有成效地开展一系列形式各异的合作活动,但是各国的传统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地区性合作的有关组织必须考虑到多层次的需要,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任何合作必须符合和尊重各国独特的国情和价值观念,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表1 东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国别 1965~1967年均增长率(%)人均GDP(1987年)USD

新加坡

7.2 7940

印尼 4.5 450

菲律宾

1.7 590

泰国 3.9 850

马来西亚 4.1 1810

资料来源:Tan Kong Yan:China-Asean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Cont

ext of Pacific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1991.

表2 五国大学生增长情况及与日、美、苏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1987)的数字列表

表3 东盟国家留学生分布状况(1985年)(单位:人)

接收国美国法国西德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

派出国

(1984) (1983)

泰国 5954289 238 206 105170

408

菲律宾3364 37

82 74 74 81

123

马来西亚 19758175

43 49222436

5964 343

印尼 7048262 2260 263 288798 197

新加坡3369 40 49 10871092674

67

小计 39493803 2672 65483993

7687 1138

资料来源:根据Uncsco《Statistic Year Book》(1987)编制。

表4 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泰国)(%)

资料来源:泰国国家统计署《劳工调查1977~1984)。

标签:;  ;  ;  ;  ;  

两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东盟国家比较研究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