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的关键问题及对策论文_赵强

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的关键问题及对策论文_赵强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省 太原市030000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为迅猛,致使各个行业领域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互联网和网络通信技术也获得了较大的进步,而智能电网也由此产生,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是国家电力事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逐渐应用在其中,并以此大大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继电保护是智能电网中的关键技术,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关系密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当下的智能电网由于与继电保护发展速度不匹配的情况而引发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智能电网自身的各项优势,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应不断创新改进继电保护设备装置,并以此为工作重点,进而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问题;对策

1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定义

1.1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组成

智能电网主要以物理性电网为基础条件,并通过将现代化多种信息技术和新型传感器测量技术与现阶段物理电网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形势电网。智能电网的形成与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我国当前存在能源不足的这一问题,并使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智能电网分别包含了输配电系统中全部节点信息、电厂直接过渡到用户、以及电能间双向流动所出现的传输网络。由于智能电网发展较为迅速,人们对于继电保护工作的要求也日渐升高,然而智能电网在供、发电上的流程与传统电网有所不同,因此关于继电保护的工作方式也有所不相同。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为经传感器监控电网设备,后再通过互联网整理分析所获得的信息,以这种方式来减少外界的干扰,从而避免出现大范围停电的现象。

1.2智能电网环境下对继电保护工作的新要求

在当前智能电网的环境下,要求智能电网必须与继电保护共同发展,做到相辅相成。智能电网是我国基础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而对于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要求同样是具备较强的故障诊断能力以及自愈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自我隔离能力,防止在故障发生后出现大面积停电的问题。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维护现状

2.1 管理问题

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来说,其在前期管理工作上会涉及到很多内容,如设备测试、电力装置等,而到了中后期主要对设备展开维护、升级工作。而电力企业在对 220 kV 智能变电站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只重视使用环节的工作,没有加强对后期管理的维护,并且 220 kV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部门与维修部门间得不到有效地交流,无法实现设备的改造与创新,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2在线检修精准度不够

当前,有非常多 220 kV 智能变电站继电设备通过在线监测装置以及诊断装置来进行监测,主要是对继电设备进行故障检测,然而当前阶段在线装置使用时会因为受到种种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检修结果不够精准,而当前检修精准度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当前电力系统运行对设备检修结果的要求,没有办法精准开展设备检修工作。

2.3设备维修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一旦 220 kV 智能变电站出现事故以后,必然会造成不小的损失,也会为今后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这 就 导 致220 kV智能变电站设备维修存在比较严重的滞后性问题。在实际运行时,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继电设备。同时,当前我国电力单位在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时,必须要对设备进行现场考量,并结合设备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宜的检修计划,这也会进一步导致检修滞后性加强。

3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控制对策与管理

3.1应用系统重构技术

保护系统重构技术通过其重构功能,实现在线及时将继电保护装置系统进行完善和配置。保护重构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同相应电网结构契合,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稳定可靠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用电量、电能质量的提升,对于继电保护功能上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和制约。除了要求其具备传统功能,还需要能够完成系统重构,在发生继电保护原件由于故障或是其他原因无法正确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完成自动化查找替代部件,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正常运行,完成其本职工作,避免事故产生。应用保护系统重构技术,为电网及智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3.2智能传感技术

在智能电网发展趋势下,智能传感器的出现为解决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便利。将智能传感技术应用在继电保护功能中,使其采集信息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对信息数据采集有 很大帮助,从而提高了智能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可 靠性。

3.3广域保护技术

广域保护技术是基于域实现对域内继电保护信息进行收集并进行域内外的综合评判。通过广域保护技术能够完成对该范围内的自动化控制,以此来保证智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广域保护技术在保护动作实施上优势明显,具有快速性、敏捷性,能够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响应的速动性。通过利用广域保护技术,可以大幅提升电网运行中发现解决问题的 能力。

3.4完善、增强设备与系统功能

在继电保护设备装置中应合理使用传感器,利用其自身优势完善设备运行系统,并从中获取一定的信息,将信息参数转化为继电保护系统中功能技术的依据,从而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格外注重自然环境因素和整个运行中产生的影响因素,如雨雪天气、大风天气等都会造成传感器出现震动、接线松动等不良事件。因此,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应对继电保护装置设备状态进行严密监测,并对整体特征进行综合性分析。此外,继电设备的应用还能使电网系统的运行情况更加全面,并能保证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更加准确,从而缓解系统数据处理的压力。

3.5健全规章制度及人员管理

应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做好使用前管理工作以及使用后的维修工作,这样才能使继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①详细的制定工作运行制度,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避免工作中的失误现象。②合理的对工作任务进行分为,并建立责任制度,有效消除管理漏洞。③通过奖惩制度、检查制度以及考核制度,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3.6日常维护定量化

应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养护水平,不断地规范作业流程,这样才能降低工作中的问题现象。220 kV 智能变电站继电设施在展开运行维护的过程中,一些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较久,因此应做好对设备的维修工作,并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对促进机电系统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设备间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检修工作没能得到落实等各项原因,使得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不稳定以及一些问题现象,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对故障发生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是智能电网运行中的首要防线,大力建设智能电网对于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维持智能电网正常稳定运行的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与标准也更加严格。现阶段中,继电保护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将会是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要求必须要应用各种科学理论、新技术、高性能信息化设备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本着自主创新原则,切实打造出安全可靠的智能电网。

参考文献

[1]徐诚.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J].南方农机,2017,48(24):27.

[2]谭红鹏.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J].低碳世界,2017(36):110-111.

[3]李耀旭.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6):10-11+13.

[4]金瑜孚,宋易平.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24):111.

[5]苏道铜.基于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7(35):82-83.

论文作者:赵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的关键问题及对策论文_赵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