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深化知识理解;引导学以致用
初中物理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基础,促进学生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实际生活与物理教学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将知识生活化,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再将学到掌握得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牢牢掌握,准确应用。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生活化教学与物理课堂结合做出如下讨论,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一些启发。
一、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知识生活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掌握与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课堂内容导入生活,就像是乐曲的前奏。生活中包含着这不胜枚举的物理现象,有些可以轻松简单的解释,有些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有着一定的能力去分析才能解释。将那些行动深刻的例子导入课堂,可以带来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堂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段视频,小车上拴着一个氢气球,向前推车时,气球会向小车推动的相反方向倒,这时我提出问题:如果用一个透明玻璃罩盖在小车上,罩住氢气球,再次向前推动小车时,氢气球会向哪个方向倒?学生一致认为会和一开始一样,向后倒,当我继续播放视频时,学生哗然一片,不能接受这个难以理解的现象,陷入了思考。我由这个现象入手,开始了这堂课的讲解:当玻璃罩盖上时,我们应该分析的主体时玻璃罩内的空气,因为惯性空气会向后挤压,从而将较轻的氢气球挤到了前面, 造成了所看到的这种貌似不能理解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在我的带领下开始了本堂课的学习,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也为后续“牛顿定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是十分成功的一堂课。
二、深化知识理解
课堂以教材和教案内容为基准点,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在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得二者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会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贴近生活的物理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深切体会生活中发现、运用物理知识的过程,获得充足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物理科学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物理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长时间的训练影响,会使得学生提高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发现,和对背后物理知识的思考与掌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定律”这堂课时,我为这堂课的教学制作了一个小玩具,将一个灌满水的小密封瓶放在一个没有灌满水的质地较软的水瓶中。课堂开始时,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我“通过意念”控制瓶中小瓶的浮沉,其实是通过按压瓶子使得瓶中气体溶于水,从而改变外部水的密度,从而造成浮沉的假象。这个小魔术十分成功的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活跃了课堂氛围,开始了本堂课“阿基米德定律”的讲解。在讲解之后又回到了这个课前魔术,我向学生们提出询问:“捏这个动作会使得小瓶上浮还是下沉?”通过学生短暂的思考之后得出了正确结论。整堂课十分流畅,取得了十分成功的效果。
三、引导学以致用
初中学生相对于枯燥的知识,更喜欢形象生动的事物,如果将物理知识抽象化,会使得学生更难接受消化,得不到好的理解,无法形成深刻的印象,容易记混或遗忘。这要求教师应用适当的生活资源,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出发,从已有经验中出发,把物理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给物理知识赋予生动的形象,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更容易方便快捷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这堂课时,针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学生会产生很多不理解甚至是误解,我为学生举了很多例子:“都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你用力拍大腿,为什么你会觉得大腿比较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没错,但是二者的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大腿比较疼。”结合过去外卖员徒手接坠楼儿童的新闻,我对学生做出解释,当有重物坠落时,去接会承受重物全部的冲击力,物体破坏是因为地面反作用于物体,超出承受能力的力使得物体自身破坏。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侧向推坠落物体,给予它一个侧向速度,减少正向的冲击力,保证了自身安全也尽力保护了物体。学生恍然大悟,意识到了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反作用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课程储备,教师要认真挖掘生活中潜在的教材,给学生带来优良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化物理知识,直到完全掌握。
参考文献:
[1]田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学周刊,2015(03)
[2]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
论文作者:甘俊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堂课论文; 课堂论文; 生活化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