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武威 733399)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外科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肿瘤外科;心理护理;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251-02
焦虑和抑郁为肿瘤患者身心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也是其情感、行为以及身体的集合反应,不仅容易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对治疗效果形成干扰,增加治疗费用,影响预后[1]。而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化疗、手术等治疗手段难免会对患者生理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其出现骨髓抑制、脱发、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同时也加重了患者本身已存在的负性情绪[2]。鉴于此,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必要,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肿瘤外科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1~79岁,平均(56.45±5.71)岁;肿瘤疾病阶段:中晚期33例,早期17例;疾病类型:肺癌7例,食管癌8例,乳腺癌9例,胃癌11例,肠癌15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3例,初中15例,高中12例,专科及以上1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8~77岁,平均(54.79±5.36)岁;肿瘤疾病阶段:中晚期32例,早期18例;疾病类型:肺癌8例,食管癌7例,乳腺癌10例,胃癌11例,肠癌14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初中15例,高中12例,专科及以上12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阶段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病情稳定,18岁<年龄<80岁;②依据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者影像学检查明确为恶性肿瘤者。(2)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智能障碍或者语言障碍无法有效配合护理工作者;②严重合并症者,预期生存时间低于6个月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监测生命指标、饮食干预、用药管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心理护理:①在患者入院后,及时掌握患者病情情况、心理感受等,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措施。②当患者出现不承认自身患有疾病,质疑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干预措施等情况时,护理人员应当从否认心理角度出发,主动安慰、关心患者,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逐渐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当患者出现情绪波动大、易激怒,认为自己身患肿瘤疾病是由于家人对自己缺乏关心造成的,不配合医护工作,护理人员可从愤怒心理角度出发,耐心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帮助其疏导愤怒情绪并予以安抚。④当患者过分担心住院费用太高,治疗信心明显不足时,护理人员需要从抑郁、悲观心理角度出发,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说明良好心态对健康恢复的重要意义,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更多关爱,促使患者积极接受者治疗。(2)术后心理护理:治疗后,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均迫切希望知晓手术效果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第一时间告知,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需提醒患者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并对患者疼程度进行评估,予以适当的疼痛护理,在巡视病房的时候,应注意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让其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尽量放松心情,积极面对恢复。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满意度。①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3]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物质生活、社会、躯体4个维度,共计74个条目,物质生活维度记分范围为16~80分,躯体、社会、心理各维度记分范围为20~100分,得分越高则术后生活质量越好。②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及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估,上述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实行四级评分制,得分>50分则为焦虑,得分>53分为抑郁,总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③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服务态度、住院环境、术后疼痛、并发症、住院费用等内容,共计20个问题,各5分,总分100分,其中:不满意<60分,60分≤满意<85分,非常满意≥85分,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
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容易对机体的免疫调节、内分泌以及神经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加快细胞恶变,并刺激尚未活跃的其他肿瘤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治疗效果[6]。然而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肿瘤类型、病程、分期、治疗方式、认知程度、家庭因素、应对方式等综合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7]。因而,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全面结合多种干扰因素对于保证护理的有效性意义重大。
心理护理强调护理人员在护理的整个过程中均应当重视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积极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促使其始终保持最健康的身心状态。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重视信息交流,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掌握程度,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及时掌握患者情绪动态,进而确保心理干预措施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高于观察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由此可见,相较于单纯进行常规护理,侧重于心理护理利于进一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示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患者一旦确诊为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由否定、怀疑到恐惧、愤怒,最终转变为失望、悲观,在主观认知上否定了治愈的一切可能性,消极配合甚至是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以及护理服务[8]。同时,随着肿瘤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更多生理或者心理痛苦,加之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极易加重患者本身的心理问题,进而干扰治疗效果。对于肿瘤患者,无论实施哪种治疗方案,护理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在肿瘤外科的常规护理方案中,其更加注重的是针对患者疾病本身的治疗和护理,缺乏对患者治疗阶段心理变化的关注,往往会出现由于患者负性情绪致使治疗效果不佳的现象[9]。将心理护理应用于肿瘤外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自患者入院开始进行心理评估,制定具体的心理干预计划,主动、热情地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严密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及时掌握其心理状况,依据患者自身情况与心理表现开展针对性、个性化心理疏导,着力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护理及治疗依从性。在术后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尽快准确掌握手术结果、术后注意事项以及恢复效果等信息,并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应注重引导患者积极有效地配合术后护理,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10]。总之,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疏导患者负性情绪,进而能够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敏.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05):528-529,531.
[2]葛婧,梁彩侠,王贤.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01):127-128.
[3]郭玮,刘晨晨.全面的心理护理在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01):25-26.
[4]彭丹霞.合理情绪疗法对肿瘤专科医院脑肿瘤患者焦虑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9):1257-1259.
[5]乔够梅,张晓丽,陆皓,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04):77-79.
[6]王晓京.胸外科老年肿瘤患者的护理认知现状与整体护理措施[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04):149-151.
[7]袁慧,刘萍.气管肿瘤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08):97-98.
[8]张曦,杜雪,杨娜,等.肿瘤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感知现状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07):526-529.
[9]李红艳.心理护理干预在肾脏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02):170-172.
[10]周静.综合康复护理对胸部肿瘤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2):2100-2102.
通讯作者简介:陶慧兰,女,汉族,(1974.12-),甘肃民勤人,大专学历,现就职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职称:妇产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女保健。
论文作者:马金莲,陶慧兰(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肿瘤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满意度论文; 性情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