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档案信息资源编制与研究的思考_时政论文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编制与研究的思考_时政论文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工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档案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台州市档案局(馆)为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工作,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党委、政府每个时期工作大局服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编研成果方面,主要有:自1984年开始编写出版,每年一册, 从未间断, 累计字数超过500多万,曾获全省档案系统优秀编研成果二等奖的《台州年鉴》; 记载台州历史上自然灾害情况,计10万多字,曾获全省档案系统优秀编研成果二等奖的《台州自然灾害大事记》;介绍台州籍在外工作人员情况并配有本人照片,计45万多字,曾获全省档案系统优秀编研成果二等奖的《台州籍在外人士》;介绍台州市档案馆情况,计有15万字,曾获全省档案系统优秀编研成果三等奖的《台州市档案馆指南》;有最近出版的介绍台州市市级以上的名牌产品情况,计10多万字的《名牌产品档案信息汇编》等等。这些编研成果,深受各方欢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编研工作累计为我们带来了3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档案事业费和行政经费的不足。

十多年来,我们在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工作方面,之所以开展得比较红火,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围绕中心抓编研、借用外员搞编研和依靠编研养编研的编研工作路子比较对头。

一是围绕中心抓编研。即在编研选题上,能够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当地党委、政府每个时期的工作大局开展选题并力求出成果。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台州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台州经济建设、发展台州社会事业,十分重视人才、技术和资金的引进。我们为更好地配合这项工作,积极投入台州籍在外工作人员情况的征集工作并及时整理出版了《台州籍在外人士》一书,很受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欢迎。1996年台州市政府为打响台州产品牌子,促进台州经济建设,决定“九五”期间在全市开展“创百个名牌产品”活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认真组织实施。至今,全市已创(评)出浙江名牌产品16个,台州名牌产品65个。我们为更好地配合这项活动,自始至终十分重视名牌产品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通过努力,于今年5月份, 完成了10多万字的《名牌产品档案信息汇编》第一辑的编写出版任务。编写过程中,得到市几套班子领导的大力支持。市委副书记、市长杨仁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希才,市政协主席朱福初分别为本书题词,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云金为本书作序。该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加强台州名牌产品的宣传,扩大台州名牌产品的知名度,推进市政府部署的名牌工程建设活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是借用外员搞编研。市(地)县档案局(馆),大多数编制比较紧张,编研力量比较薄弱。台州市档案局(馆)也不例外,总共只有14个编制,至今还缺编2个。局(馆)内部未设编研处室, 也未设专职编研人员。为解决编研力量薄弱的问题,我们在充分调动内部人员积极性,要求人人关心、参与编研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借用外员搞编研,即想方设法调动局(馆)外部有关人员参与我们的编研工作,为我们的编研工作服务。如一年一册的《台州年鉴》上用的文字稿件,主要靠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办公室和市直各单位的秘书为我们提供;《台州年鉴》上用的照片,即领导活动和市重要会议形成的照片,主要靠报社等专职摄影工作者为我们提供;《台州年鉴》上用的广告插页照片,也是由局(馆)聘请的采编人员提供的。通过多年合作,由外单位有关同志兼职的编研网络已经比较健全。

三是依靠编研养编研。在档案局(馆)系统,由于经费困难而制约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我局(馆)由于市政府比较重视和支持,一年一册的《台州年鉴》的编研经费均由市财政核拨并能及时到位。但是,我们不能因搞编研,什么经费都伸手向政府有关部门要,如稿费、业务研讨会费、编研成果发行费等等经费支出,要自求平衡,并力求有所盈余,要走出一条以编研养编研的路子。我们为走出这条路子,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是利用《台州年鉴》这一载体,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支持下,办理了临时广告许可证,在每年的年鉴上安排一些彩色插页,收取一些经费。这既解决了《台州年鉴》稿费等费用的支付问题,又为开展其他编研工作提供了经费上的保证。如今年出版的《名牌产品档案信息汇编》一书一万多元印刷费就是自行解决的。

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一条有效措施。在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工作方面,只要我们能够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勇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路子一定会越来越宽,办法一定会越来越多,效益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标签:;  ;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编制与研究的思考_时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