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王凤玲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王凤玲

穆棱市人民医院 157500

【摘 要】目的:综合评价护理干预脑出血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糖年病治疗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之上,随其进行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生活质量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出血;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65-01

脑出血是一种脑实质的血管破裂,发生的脑内部出血的情况,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脑部并发症,如果不加以关注,很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目前,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脑出血患者术后病情变化比较快,同时并发症也比较多,死亡率较高。为了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对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进行较好的护理。为此,我院对其进行了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糖年病治疗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 40~75岁,平均年龄(57.41±4.8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38~ 73岁,平均年龄(56.37±6.12)岁;所有患者满足高血压病史、脑出血诊断标准等,排除外伤性脑出血、肿瘤卒中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并发的颅内出血等。两组在性别、年龄、其他疾病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病情观察:对患者术后意识、血压、呼吸、体温等情况进行严格监护。时刻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避免出现呛咳、窒息等情况发生;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存在意识障碍,以判断病情发展状况;控制患者血压范围在 155~165/90~100mmH g(1mmH g=0.133kPa)之间,防止降压过快或过慢引发血压大幅度的波动,造成脑供血不足;注意患者瞳孔的变化,如患者瞳孔缩小后又放大,则病情有可能加重。(2)基础安全护理:脑出血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 5~ 6 周,将床头抬高至舒适高度,以促进患者脑部血液流通,减轻术后脑水肿等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每天进行清洗擦拭,并同时对患者进行按摩,预防褥疮;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进行适当保护,防止误伤。(3)饮食护理:患者术后当天应禁食,病情好转后可

适量进食,每日为患者进行两次口腔护理,时刻保持口腔卫生;由于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肢体瘫痪等并发症,使活动受阻容易便秘,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易消化的蔬菜水果,并同时给予患者充足的水分,必要时采用通便药物或灌肠方式,帮助患者解决便秘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术后康复及心理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病情好转时,给予患者适当的康复训练,每日进行四肢按摩,促进肢体血液流通;由于术后患者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患者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交流,耐心消除患者的疑虑。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再出血率、再手术率以及护理效果,并结合患者年龄及并发症等一般情况,分析探讨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诱发因素。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采用X 2检验或者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的再出血率为 18.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67 %;对照组的再手术率为 22.67 %,显著高于观察组的 5.33%。

3.讨论

3.1脑出血的简单介绍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3.2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恢复

责任护士通过全面评估患者,制订出系统的科学的个体化护理计划,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护理干预。对重点问题反复指导,加之书面材料随时阅读,患者易于理解、接受。通过系统性护理干预,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加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积极主动协助护士做好翻身拍背、肢体活动、按摩、语言训练、腹部按摩、调整饮食等,从而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随机性护理,内容相对比较随愈、零散,缺乏系统性,不利于患者及家属理解记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日益广泛,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我院科住院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对于中午班及夜班这两个时间段综合护理干预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有一定困难。如何加强在两个时间段的管理,需要进一步进行讨论和研究。(2)在研究中发现病人文化不同对信息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着重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医务人员手把手示范护理的方法,也可以让同病区患者亲身说法,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治疗方法与配合方法。对于他们错误认知耐也纠正,鼓励他们不懂可以问,不要表现出不耐烦。(3)在实施行综合护理措施时让患者知情同意,向患者解释清楚其目的和意义,使患者明白干预措施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只有患者接受、理解的方案患者才会积极配合,正确执行,干预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患者会更满意。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制订系统科学的护理计划,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有助于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稳定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贺春燕,梁娟,张娟,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04-806.

[2]吴晓霞,徐静波,杨清武,等.家庭护理干预在合并吞咽障碍的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12-113,116.

[3]陈维艳.整体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36):73一74,75.

论文作者:王凤玲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王凤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