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论文_还志刚

分析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论文_还志刚

摘要:水利工程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兴建的工程,水利工程建设包括多种施工项目。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经常会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良好运用,将有利于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本文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做出探讨,并提出了控制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希望可以为日后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字: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策略;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一)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季节等自然因素是制约水利工程中不同阶段许多实际施工操作的因素,所以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降水和气温等自然天气的变化。由于混凝土的硬化和温度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对施工过程中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当施工期为冬季时,施工难度陡然增加的原因就是气温过低,因而就必须要特别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我国南方雨季长,降雨量大,因此施工期间一定要注意防洪疏导。混凝土的膨胀有时是因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热胀冷缩导致的,随之产生的是一系列的压力,一旦这些指定压力超出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范围时,水利工程的建筑结构将遭到破坏。

(二)工期长,工程量大

水利工程一般都要持续长则数年,短也要三五个月,可见工期很长,施工期间需要长期不懈怠的严加把关,确保质量过关,切不可掉以轻心。水利工程包含多个施工阶段和施工环节,实际施工建设又涉及多个方面,而其中较重要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很广,多个环节和大面积的使用造成了混凝土的施工工程量非常巨大。而在工程量巨大的前提条件下若要保证每个阶段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在质量上达到预定的标准,经受得住严格的考核,就需要紧抓施工技术这一块,保证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三)施工难度巨大,技术比较复杂

水利施工工程量很大,在多个项目建设中混凝土的使用也分为多个方面。每个项目都有自己注重的重点环节,而且多环节同时进行施工是很常见的情况,这就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难度。再加上每一个施工技术人员都需要对混凝土的多项施工技术掌握牢固的工作特性,导致技术复杂度很高,只有做好这一大前提,才能够更好地协调好施工的各阶段和全过程。

二、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问题

(一)原料合格问题

钢筋和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过程存在各种问题,比如钢筋的锈蚀和弯曲等,水泥的硬化度不能达到要求等,切不可贪图便宜而使用次等货,这样就不能保证其原料来源的安全性。一旦原料过程出现问题,哪怕是小小瑕疵,也会导致整个工程的溃败。水泥因为其不能淋水的特性,故其存储也要格外注意,建造专门的施工仓库,保证水泥的干燥度,不影响施工进程。因此从源头控制质量是避免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必要问题出现的是首要任务。

(二)水的冲刷力问题

水利工程混凝土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接触水的可能性非常大,因而很容易受到水对其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水的冲刷侵蚀会对混凝土的凝结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又因为水利工程的水中通常都会含有较多的砂石成分,长期处于这种水环境中并受到水的大力冲击,会造成混凝土的空蚀和冲磨问题的出现。

(三)混凝土表层平整问题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不够规范,或者施工人员在施工时违反相关施工标准和要求,都会影响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导致其出现裂缝、冻胀等问题,会对混凝土本身表面的平整度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出现表面坑坑洼洼现象,严重者会导致混凝土的钢筋外露,这种现象将导致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满意度大大下降,影响整个施工过程和后期处理进程。

三、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成分及施工技术注意要点分析

(一)成分:

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由水泥、石、砂和水和适量的掺合料、外加剂拌制而成的。在混凝土中,被称为骨料的砂和石起到了骨架作用。水泥和水则形成了水泥浆,水泥浆形成后包裹在砂、石的表面并填充缝隙。在硬化之前,水泥浆起到了润滑的效果,给拌合物以和易性,便于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水泥浆硬化后,则骨料胶结为坚实的整体。

(二)技术要点分析:

1、从源头工作做起,全面筛选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严格检验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钢筋、水泥要保证优质优量,严格确保质量过关,这是保证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质检工作要全面贯彻整个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全过程,做好原材料技术检验说明、质量检测报告的工作。

2、骨料是混凝土拌合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质量至关重要,为了防治裂缝的出现,需要对骨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选择优质粗细骨料,以此保证骨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和相关规范。

3、在混凝土拌制阶段,需要对控制器出机温度严格把关,这就必须要做好原材料阶段和搅拌温度阶段的控制工作。针对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可采取对原材料温度的降低,搅拌时送冷风、水中加冰等措施,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4、为了提升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必须要遵循严格的施工准则,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时,需要施工人员对现场状况进行勘察,然后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进行浇筑施工,值得注意的是,在浇筑施工时需要遵循先浇筑自重较大部分,后浇筑自重较小部分的顺序,这样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避免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浇筑不均匀的现象。由于规模比较大,工期紧张,水利工程一般应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方法。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方法是分层浇筑方法。在此技术方法中,又分为全面斜面浇筑环节、浇筑环节等。因此要严格按照浇筑技术的要求实施,满足混凝土浇筑施工工程的要求,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质量,必须按照科学性浇筑顺序来开展施工工作。

四、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策略

(一)施工控制策略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需要在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对现场地质状况和图纸进行全面、详细的对比,及时、准确的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隐患,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保证施工图纸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详细清除模板内部,保证其没有杂物,以免给施工过程带来施工障碍,保证模板质量。注意清点钢筋数量,同样也要保证钢筋不存在质量问题,如弯曲、腐蚀等。同时,施工现场需要成立专门的施工监控小组,由专业的施工监理人员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家监控,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流程进行,进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质量控制标准,实现预期目标。对预埋水管要进行严密排查,形变值超过标准值的要坚决替换掉,以免给工程造成惨重损失。

(二)养护控制策略

为了防止出现混凝土过度硬化现象影响其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是必要的。根据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特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需要做到:不仅严格控制温度,如可采用表面覆盖湿麻袋和搭建保温大棚等措施保持其温度;还需要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处在一定的合理状态之下,例如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定期对工程洒水等措施保持其湿度。

五、结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进程中,要不断提高其施工技术,引进新技术,加强对高科技技术的掌握和应用,采取行之有效而又高水平的操作措施。在提高施工技术的同时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其各阶段各环节的施工技术和质量都能达到相应的标准。

论文作者:还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分析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论文_还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