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情志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论文_刘在梅

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情志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论文_刘在梅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肛肠外科 甘肃 白银730900

【摘 要】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应用在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10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选择92例作为研究样本,遵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参照组(n=46)与试验组(n=46),前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后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情志护理运用于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能消除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情志护理;不良情绪;肿瘤介入治疗;并发症

介入治疗属于新型治疗方式,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效果显著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在肿瘤性疾病、血管疾病等治疗中,不仅能改善病情,还可使患者的生存周期得以延长。值得注意的是,因诸多患者对此种手术了解少,因此治疗期间极易产生恐惧、紧张和焦虑等消极情绪,进而降低介入疗效。因此,在肿瘤介入治疗期间对患者采用合理的心理护理具有必要性[1]。现探析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接收的92例肿瘤介入患者采用情志护理、常规护理的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92例患者纳入起止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均于本院接受肿瘤介入治疗,分为两组例数相同的两组,试验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6-79岁,均值(53.62±5.67)岁;疾病类型:13例肝癌,11例胃癌,6例胰腺,13例肺癌,3例直肠癌。参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38-80岁,均值(52.48±5.51)岁;疾病类型:14例肝癌,10例胃癌,5例胰腺,15例肺癌,2例直肠癌。两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资料对比差异小,P>0.05,故可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如下:介入治疗前,嘱咐患者保证睡眠充足,确保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嘱咐患者术前一至两天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告知术前4-6h禁水禁食;术前指导患者于床上练习排便,使患者适应肢体制动与卧床休息;告知患者术前排空大小便,并指导做好个人卫生。

试验组:给予情志护理:(1)术前情志护理:术前主动与患者沟通,并掌握其心理状态,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对疾病的认知、经济状况等制定个体化情志护理。术前将介入手术的效果、并发症等耐心告知患者,使患者正确看待介入治疗,消除焦虑与恐惧感。(2)术中情志护理: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并对其相关信息仔细核对;麻醉时协助患者选取舒适的体位,并与患者交谈麻醉方法、注意要点和预后等,减轻患者内心的焦虑;由于担心手术结果,术中患者会产生顾虑、害怕等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中护理人员可通过移情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病例,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调节;还可与患者聊一些其感兴趣的话题,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此外,术中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的隐私加强保护。(3)术后情志护理:受术后并发症、不适症状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烦躁和不配合等表现。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需劝解开导患者,预先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若患者存在疑惑,还需给予详细解答,告知处理并发症的方法,使患者获得充足的安慰鼓励,进而主动配合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渗液情况,及时了解疼痛程度,遵医给予止痛干预;若患者体温出现波动,还需采取降温措施;若患者呕吐,需告知患者此为术后正常反应,除提供对症干预外,还应嘱咐患者无需惊慌,以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安抚。

1.3评价标准

参考Zung焦虑自评量表[2]评价焦虑情绪: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并发症:疼痛、呕吐和发热。

1.5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验算;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评分

护理前,参照组焦虑评分为(58.65±5.14)分,试验组为(58.16±4.98)分;护理后两组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3.26±2.47)分、(38.56±2.54)分。两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对比以试验组更低,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2.2 并发症分析

参照组出现4例疼痛,2例呕吐和2例发热,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39%;试验组仅出现1例发热和1例呕吐,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3%。两组并发症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各类肿瘤疾病的有效措施,但多数患者对手术流程、效果等缺乏了解,因此极易产生程度不同的负面情绪。中医理论指出,情志护理应用到肿瘤介入患者中不仅能使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还能提高生理舒适感,使患者卸下心理负担,减少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与参照组对比,试验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5.13%更低,P<0.05,说明试验组采用的护理方案实用性强,能通过采取移情、解疑答惑和开导安慰等情志护理措施,结合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护理,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能起到促进气血流通、调和气机等作用,最终使患者消除焦虑,提高康复信心。

总之,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情志护理效果可靠,有利于控制术后并发症,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建议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刘凌昕,王双双,储兰芳等.情志护理在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中医,2016,38(4):618-620.

[2]潘冬萍.情志护理在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8,24(28):275-276.

论文作者:刘在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情志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论文_刘在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