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分析性复核降低审计风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析性复核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比率,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与其他审计方法相比,它具有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的优势。
充分认识分析性复核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对被审计单位了解得更加深入全面。分析性复核关注的不是被审计对象的细节信息,是站在被审计对象整体层面上分析数据的相互关系,获得有关被审计对象整体合理性的线索,这有助于审计人员全面理解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中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关系,发现深层次问题。
有效确定重点审计领域。重大差异,特别是非预期的重大差异,是审计人员关注的重点。分析性复核通过信息的内在关系确认重大差异,并就重大差异形成原因作出测试或解释。信息间的那种内在关系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分析性复核就很可能发现差异和潜在漏洞,审计人员就可以凭借职业判断对重大差异作出快速准确的确认,从而确定审计重点。
提高审计效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性复核,能够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明确审计重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案。分析性测试的应用可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提高抽样检查的针对性,又可以获得客观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效率。
准确把握分析性复核的目标定位
分析性复核不同于其他审计方法,在审计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使用。但由于各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不同,要求审计人员对分析性复核在各阶段应用目标的定位要准确。在审计准备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在于了解被审计事项的基本情况,评价被审计单位整体信息的合理性,发现具有潜在风险的审计领域,确定审计重点,帮助编制审计计划和工作方案;审计实施阶段分析性复核被作为获取审计证据的直接方法,对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在审计报告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在于验证其他审计程序所取得的审计结论的合理性,如果分析性复核结果表明需要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才能支持审计结论的形成,就要追加审计程序。只有明确了分析性复核在审计各阶段应用的具体目标,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
规范分析性复核的步骤
确定分析性复核对象。确定是否应用分析性复核,要根据审计风险看,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固有风险较高、内部控制又很薄弱,就不适合应用分析性复核。从审计的具体事项看,累计折旧、利息、预付费用、工资、应交增值税等可以用分析性复核进行测试,而像现金等敏感度和风险性较高的项目就不适合。
估计预期值。审计中使用分析性复核的基本假定是: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数据之间继续存在一定的关系。根据这个假定,可以根据内部、外部的历史和预期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估计期望值。建立预期值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预期值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分析性复核的效率和效果。
确定基准。确定基准时,需要考虑重要性水平、所能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和预期值的准确程度等因素。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基准应小于重要性水平,并与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和预期值的准确程度呈正向关系。
确认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将预期值与账面记录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差异大于所确定的基准,则为重大差异;相反,如果两者的差异小于所确定的基准,则可以认可被审计单位的账面记录。
调查差异的原因。对于存在的重大差异,应要求被审计单位解释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审计人员应对提供的证据实施检查,查明是否能够合理说明所存在的差异,如果不能查明原因则应采用其他测试程序获取合理的审计证据。
评估分析性复核结果。分析性复核的结果不能作为形成审计结论的直接证据,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分析结果的可信程度,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价得出审计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