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卫生院 中药学 1611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法莫替丁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中药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研究组95%(38/40),对照组是77.5%,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药治疗;消化道溃疡;临床效果
引言
消化道溃疡疾病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作时具体有以下临床表现:上腹部有节律性疼痛、吐血、黑便等,这种疾病的发作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学习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影响,并且该疾病的发生,可能还会引起其他病情的发作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其治疗,基于此,我院就将以中药治疗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际病例对比的方式为切入点,探讨其作用于消化道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道溃疡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6.9±6.7)岁。对照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47.2±7.1)岁。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法莫替丁治疗,具体疗法是40mg/次,1次/d,均于睡觉前口服,以4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两个疗程。研究组患者行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基本药方为:甘草100g,延胡索150g,白芨150g;如患者为虚寒型,则在基础药方中加入肉桂100g,茱萸150g;气滞型,则在基础药方中加入陈皮100g,枳实150g;血瘀型,则在基础药方中加入赤芍100g,三七100g;阴虚型,则在基础药方中加入沙参100g,石斛150g;郁热型,则在基础药方中加入栀子50g,黄连100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所用中药研制成细粉,过120目筛,进行紫外线灭菌后备用,每次服用5~7g,3次/天,于饭前半小时温水送服。
1.3 疗效评价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评估标准,疗效分为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下溃疡消失,瘢痕形成,不伴炎症;显效溃疡消失、瘢痕形成,但还伴有炎症;有效:溃疡面缩小50%以上;无效:溃疡面缩小5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5.0软件统计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针对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作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及资料整合,研究组(n=40)治疗效果评定为临床治愈患者共计19例(47.5%),显效9例(22.5%),有效10例(25%),无效2例(5%),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n=40)治疗效果评定为临床治愈患者共计10例(25%),显效8例(20%),有效13例(32.5%),无效9例(22.5%),治疗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疾病。据相关研究指出,消化性溃疡是黏膜缺损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的溃疡病变,是一种多病因且反复发作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是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共同参与的病理过程,中医理论认为消化性溃疡主要由于患者的神经紧张、身体虚弱及幽门螺杆菌的侵人,导致人体内郁热、瘀血及胃络失养,进而发生溃疡。此病的病发率高且容易复发,较难根治。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现代医学中还没有对消化道溃疡发病原因进行比较明确的解释,而且西医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黄芪、桂枝、单身等均具有较好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白芨具有制酸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能够有效加速溃疡的愈合;白芍具有抗炎作用,能够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抑制由情绪刺激引起的消化溃疡。甘草也有解除胃肠痉挛,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两项指标上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中药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治疗,加减药味,患者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比较小,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医护人员必须督促患者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生活作息时间也尽量固定,这样才能将治疗效果最大化。本次研究所概括的治疗方法均源自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及已有的研究资料概括,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上应用中药治疗相较于法莫替丁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消失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德宇.中药保留灌肠与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1.
[2]滕海.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2:232-233.
[3]杨世凯.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6:196-197.
[4]潘秀霞,孙琳.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效果[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7:4181-4185.
[5]常青.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和远期复发率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02:58-60.
论文作者:王宝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患者论文; 溃疡论文; 消化道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方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