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年以来我国太极拳发展探略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

建国70 年以来我国太极拳发展探略

刘志华1,巩森森2,姜 娟3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北京10029;2.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辽宁 沈阳110102;3.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1101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探究建国70年来我国太极拳发展阶段与名称现状。研究发现:太极拳在发展进程中历经了发展初期、挖掘整理期和快速发展期;太极拳的名称除五大流派太极拳以外,以姓氏命名的太极拳19种,以非姓氏命名的太极拳25种,以各式太极拳架演变命名27种,共计76种太极拳式名称。同时也看到,在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更多的太极拳式开始滋生,大部分传承脉络模糊,创拳者们自成一派、自封大师、开门收徒的现象频发,给太极拳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太极拳;命名;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1]。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复兴,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习练太极拳的人数与日俱增,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目前全球已有近3亿人在习练太极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中,国家对全民健身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第六章第二节明确提出太极拳成为重点扶持项目。太极拳从整理、创编问世以来,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时至今日太极拳有传统太极拳、国家规定竞赛太极拳两大类。传统太极拳主要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以及其他名称的太极拳;国家规定竞赛太极拳有简化太极拳和各式竞赛太极拳。传统太极拳和竞赛太极拳既有传承、相互借鉴的关系,也各有属于自己的技术风格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在太极拳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化发展趋势的现象,譬如在名利的双重诱惑和太极拳爱好者不知情的盲目推崇下,出现了许多种类(式)的太极拳,常被冠以某某太极的各种流派[3],近几年似乎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地凸显,一些所谓太极“大师”、“名师”们打着正宗名师弟子的旗号,疯狂地推行拜师仪式,明码标价、海量收徒,这些行为已大有蔓延和跟风之势,甚至有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就已按捺不住跟风学当“大师”,他们自己尚处于对太极拳未明未懂之时,便也像模像样地端坐厅堂接受跪拜。从太极拳的规范化发展来看,现有太极拳扎堆命名的现象是极不利于太极拳发展的。为此,本文在梳理建国70年来太极拳发展历程的同时,着重对“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太极拳以及目前存在太极拳命名进行研究,进一步明晰除五大流派以外的太极拳种类与命名现象,以期了解太极拳的现状,为太极拳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教师是教育学生最直接的人,教师为了满足以上种种需求,就要想办法提升学生成绩。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比较传统,提升学生成绩采用的方式比较单一。思想传统导致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成绩,以成绩优劣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师只会采用应试教学的方式,增加作业量,实行题海战术提升学生成绩。这些问题都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1 太极拳的主要发展阶段

1.1 各式太极拳初创期(1956年之前)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百家拳法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拳法,在不断发展中后人命名为太极拳。

太极拳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前期在陈家沟世代传承,后期通过陈长兴与陈清平二人大胆创新传播,逐渐衍生出多家流派,使陈式太极拳有了巨大的发展,太极拳已由陈氏一家的独得之秘,衍变成了传播海内外的诸多太极拳流派。

1.2 太极拳发展初期(1956~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广泛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太极拳发展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的道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有关太极拳专家在杨氏太极拳基础上编订出简化“24 式太极拳”套路;1958 年,国家体委又组织编订了《武术竞赛规则》,将太极拳列为武术比赛项目之一[4],随后又将太极拳剑编入体育学院的《武术》教材,合编出《太极拳运动》单行本。十年动乱期间,太极拳也和其他优秀文化一样备受摧残,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众所周知,在整整十年的文革动荡中,我国几乎所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均受到严重破坏,而武术领域更是重灾区。许多民间珍藏的武术古籍和手抄的拳谱、拳歌遭到损毁,大多数武术家、老拳师受到迫害,过早的离开人世,使一生心得成了绝学。

1.3 太极拳挖掘整理期(1979~1986年)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以及太极拳专著统计进行分类,从表1可以看出,以姓氏命名的太极拳统计表共有24种之多,每位太极拳创始人都是所处时期的太极高手,均是德高望重的武术前辈,他们各自后人为了彰显先人的功绩和声望,以他们的姓氏为新的太极拳名称,是其太极拳命名的主要原因。

1.4 太极拳快速发展期(1987年至今)

学生在做实验前先收集和了解实验的原理和目标,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仿真软件进行知识点和实验要求的讲解,对试验中的难点进行演示。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最后老师批改反馈,学生根据老师反馈情况,在仿真软件上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然而,部分在校学生并不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课余生活较为懒散。有的沉迷于娱乐被动应付学业,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或课余生活单一、作息安排缺乏科学合理性,生活质量不高等。学校层面组织开展的课外活动,也存在形式化、层次不高、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1978 年11 月16 日应日本访华代表团团长、日本众议院院长三宅正一之请,邓小平同志为日本太极拳爱好者题写了“太极拳好”四个大字[11],揭开了太极拳运动的新篇章。经过1979~1986 年近七年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全国上下出现了习武热潮,武术爱好者日益增长,武术比赛、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为了便于太极拳比赛开展,1989 年6 月国家体委武术部门顺应时代的需要,组织专家相继编订出陈、杨、吴、孙四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12];随后又创编了“42 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 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并且制定出新的“太极拳推手规则”[13];1995 年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14],使太极拳地位更加突出。自2000年以来,伴随着传统武术比赛热潮的兴起,太极拳也成为各类传统武术比赛的重头戏,从国家层面到省级、市级层面举办的传统武术比赛中,太极拳运动员的人数基本上占全体参赛者的1/3,甚至更多。不仅如此,为了满足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需求,还举办了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等太极系列的专门赛事,有力地推动了太极拳的广泛、深入开展。2018 年6月体育总局武术中心为了更进一步推进太极拳的发展进程,发挥太极拳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特推出了太极“八法五步”套路[15],并在全国各类武术培训学习班中大面积推广、普及。以上这些套路和规则的制定,使太极拳的发展更加规范,加快了太极拳的推广。

2 太极拳名称现状

通过各大主流搜索引擎网站,查找有关太极拳命名的信息,发现太极拳在发展进程中命名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类:以姓氏命名的太极拳;非姓氏(其他)命名的太极拳;以各式拳架演变命名的太极拳。有主体,就有旁支,其中“氏”是主体,“式”是旁枝,太极拳发展的旁支因太极拳突出的技术特点及其多元的价值功能而产生。

2.1 以姓氏命名的太极拳

1979年1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的文件,随后国家体委有关部门组织武术调查组,并于当年5 月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5]。1982 年12 月,国家体委召开了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挖掘传统武术,抢救武术文化遗产,是当前的急迫任务”[6]。随后国家体委成立了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部署全国武术挖整工作,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相应成立了自己的挖整办公室,专门负责当地的挖整工作。1983年,在南昌召开了全国武术挖整工作会议,会议布置了《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计划》,由此全国各地的武术挖整工作渐次展开。1984 年6 月26 日—7 月4 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汇报大会,主要汇报、总结了过往一年中全国挖整的工作情况。1986年3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汇报大会,并举办了“武术遗产挖掘、整理成果展览”[7]。根据当时国家体委提出“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要求,最后初步查明了流传于全国各地的129 个拳种[8],后来通过评审增加少北拳和木兰拳[9-10]共131种,其中太极拳则认定了陈、杨、吴、武、孙五派。据当时参与挖掘、整理的工作人员称,自从开完两次汇报大会后,有关部门再也没有组织人员整理当时获得的文献资料,甚至有的在搬运途中丢失、仓库中腐烂,但这种说法已经无从考察其真伪性。

表1 以姓氏命名的太极拳统计

续表1

2.2 以非姓氏命名的太极拳

经过初步统计,由表2可以看出,以非姓氏命名的太极拳统计表中太极拳共有50种,其中多数太极拳命名以习练门派名称、地域、动作特点、运动形式为主,以此来区分以姓氏或以非姓氏命名的太极拳。

表2 非姓氏命名的太极拳统计

续表2

2.3 以各式拳架演变命名的太极拳

以各式拳架演变命名的太极拳六大类共有25种,见表3。其中陈式4种、杨式5种、吴式3种、武式2 种、孙式3 种、赵堡8 种。这25 种太极拳的命名都是在习练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赵堡这6 个拳架的后人,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不断完善修改中所创造出来的,均属于各流派的分支太极拳。

表3 各式太极拳架演变命名统计

3 结束语

太极拳的发展历经初创期、低迷期、挖整期和发展期,在现存的太极拳中,除五大流派太极拳以外,以姓氏命名的太极拳19 种,以非姓氏命名的太极拳有25种,以各式太极拳架演变命名有27种,共计76 种太极拳式。太极拳式如此之多的主要原因有:1979~1986年,原国家体委进行了全国性的拳种挖掘工作,认定了陈、杨、吴、武、孙五派太极拳;挖掘工作后期,又认定了24式、42式、48式太极拳,未有序管理太极拳项目;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更多的太极拳式开始滋生,大部分传承脉络模糊,创拳者们自成一派、自封大师、开门收徒的现象频发,给太极拳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建议管理部门对现存的太极拳式进行统计,造册登记,建立国家、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乡镇五级登记名录。建立网络档案,保护、传播规范的太极拳式,确保太极拳的良性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3] 高贯发,武 冬.武林乱象之学理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35(2):94-98.

[4] 王德磊.中国武术现代流变历程及其规律探索[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5] 李文鸿.“武术挖整”再考释[J].武术研究,2019,4(3):22-26,36.

[6] 曾小娥,肖谋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3,34(5):83-86.

[7] 苏 宁.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1986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揽胜[J].体育文史,1986(3):33-35.

[8] 新京报.国家体育总局禁止自创武术门派 已认定129 个拳种[EB/OL].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36 70651210112810&wfr=spider&for=pc,2017-11-10.

[9] 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少北拳评定会议纪要[C].北京,1996.

[10] 徐 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11] 人民网.纪念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20 周年[EB/OL].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1015/5028.html.

[12] 杨祥全.欣欣向荣(上)——新中国武术史之六[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2(8):1-7.

[13] 武 冬,芦胜男,韩卓君.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创编专家口述史——门惠丰、阚桂香教授访谈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8):119-126.

[14] 国务院办公厅.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6-20[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523105?fr=aladdin.

[15] 中国武术协会.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推广普及太极(八法五步)的函[EB/OL].http://www.wushu.com.cn/About/NewsView.aspx?id=2174,2018-08-14.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i Chi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LIU Zhihua1, GONG Sensen2, JIANG Juan3
(1.Wushu Centre of General Sport Administr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29,China;2.Graduate Faculty 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3.Martial Arts and Dancing School 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video observ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development stage and name actuality of Tai Chi from 1949 to 2019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ai Chi’s development stages include primary stage, digging & arrangement stage and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Tai Chi, in addition to 5 famous types,there are 19 types named by names,25 types named by other ways,27 types named by their developments, and Tai Chi has 76 kind of names now totally. Conclus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rketeconomy and so on, various types of Tai Chi emerged, and most of types’inheritance is inexplicit. Founders of different Tai Chi types form their own groups and they call themselves“master”and always recruit students.These phenomenon bring sever negative impacts.

Key words: Tai Chi; naming;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G85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204(2019)06-0083-05

收稿日期: 2019-06-19;

修回日期: 2019-11-01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体育学)(项目编号L14DTY017);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拟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G18DB466)。

作者简介: 刘志华(1971-)女,研究方向:太极拳健身文化。

通讯作者: 姜 娟(1973-),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太极拳健身文化、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与教育。

标签:;  ;  ;  ;  ;  ;  

建国70年以来我国太极拳发展探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