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线路事故的常见类型与防范措施论文_李琰,蒲峰,单小勇

配电网线路事故的常见类型与防范措施论文_李琰,蒲峰,单小勇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5)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优质服务的供电承诺,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配电网的布局得到了优化,但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我们还必须尽可能多地对配电网络事故进行分析与防治,通过相应防范措施保障配电网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配网;事故;防范;措施

0.引言

配电网络是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影响着用户的用电安全与负荷,是电能量传输通道的重要环节,由于配电网络的特殊性,往往要深入人口密集,交通不便,危险点源复杂,地形曲折之处。给配网线路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根据我配电运检室所辖的10kV配电线路的特点分析,其供电半径长、线路通道复杂。经过几年来的线路改造,虽然线路的运行能力得以增强,但10kV配电线路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1.配电线路的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配电线路的事故主要分为雷击事故、台风破坏、外力破坏、人员责任与设备事故等。

1.1 雷击事故

雷击危害,在配网线路中最为明显,大量采用绝缘导线后,雷击断线事故的频率大幅增加,绝缘导线的性能决定了其防雷侵袭的能力较弱,雷雨季节,雷电较多,线路易受雷击,引起线路事故。雷击10kV配电线路事故有很多种,有绝缘子击穿或爆裂、断线、配变烧毁等。雷击导致的事故,固然与雷击线路这客观原因有较大关系,而设备缺陷也有莫大关系,分析其设备原因主要有:

(1)10kV线路防雷措施不足。多雷地区10KV配电线路却没有安装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

(2)导线连接器接触不良,经受不住强大雷击电流的冲击;

(3)避雷器接地装置不合格。不合格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大于10欧,卸流能力低,雷击电流不能快速流入大地。

1.2 台风破坏

台风破坏是由于风力的作用,常常把异物刮到导线上,而引发短路事故,以及线路弧垂过大,受风力的作用,引起碰线,从而造成相间短路事故。

风偏会致使树枝碰线,细小导体引接单相对地放电等,造成单相永久接地故障的情况多种多样,主要表象有单相断线接地,导致断线接地,有的故障必须通过运行检修人员的现场巡视才能发现故障点。

台风导致的相间短路主要由外来异物引起,穿越居民生活区的部分老旧线路,仍为裸导线,大风刮起异物缠绕导线,如是导体,则立即引起相间短路,即使绝缘体不立即形成短路,一旦降雨遇潮迟早亦会引起故障。

1.3 外力破坏事故

外力破坏亦是10kV配电线路的多发事故之一,这类事故,根据破坏形式可分为:

(1)一些机动车辆超高、超限的违章驾驶,碰撞等外力因素引起10kV配电线路倒杆(塔);

(2)不法分子盗窃破坏电力设施,铁塔的塔材、接地线被盗,金具被盗引起杆塔倾斜或倒杆(塔);杆塔基础或拉线基础被掏空、破坏,引起倒杆(塔);

(3)违章建筑的工具或材料碰触导线引起相间短路速断跳闸。

(4)鸟害与放风筝或一些人为的向空中乱抛杂物落在导线上,引起10kV配电线路相间短路速断跳闸;

1.4 人员责任及设备事故

线路设备陈旧,使用年限长,设备存在缺陷,引发相关事故的发生。线路过载运行或导线连接器接触不良引起发热、断线,引发事故的发生。

线路设备在施工与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或者操作者责任心不强,安装和施工中工艺粗糙,由此引发质量问题,埋下隐患,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以上分析的是一些常见的10kV配电线路事故,此类事故对线路的危害极大,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危害,给企业居民带来不便。下面就如何防范配电线路的事故,保障线路安全运行谈谈反事故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配网反事故措施

2.1 防雷击事故措施

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在空旷的地区,由于没有高大建筑物引雷,雷直击线路是常有的事,所以宜在空旷的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新安装的配网设备如配变、柱上开关、电缆头等也必须安装氧化锌避雷器,以加强对10kV线路及设备的防雷保护。

采用防雷柱式瓷绝缘子,每基安装的方案。该绝缘子基座顺线路方向采用两片放电间隙衔铁,与铁横担通过钢绞线与接地有效连接,该方案成本较避雷器防雷低,安装施工简便,防雷装置可重复利用,基本无需检修,可防两侧雷电进袭,是目前看来比较可行有效的防雷方案。

检查、整改接地装置。定期检查测量10kV线路上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给予整改,新安装的10kV线路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也不宜大于10欧,与1kV以下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2.2防台风破坏措施

针对防台风措施,提高对线路巡视的质量,发现弧垂有变化应及时调整。

在没有发现比较明显的断线点情况下,可采用试拉分路断路器,确定故障范围的办法。此类故障易出现于极端气象条件如雷暴、雾霾、连阴雨等大气水分含量高的日况下。防范措施为避雷器定期更换修试;跌落式熔断器及时巡视检修,隔离刀闸观察瓷绝缘和硅橡胶绝缘护套有无损伤,提高线路绝缘子等级等措施

2.3防外力破坏措施。

根据上面提到的10kV线路外力破坏事故类型及原因,采用如下措施:

(1)为杜绝或减少车辆碰撞杆塔事故,可以在交通道路边的杆塔上涂上醒目的反光漆,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

(2)为了防止鸟类对线路的危害,在柱上开关及熔断器附近安装驱鸟器。

(3)加强宣传教育,着重指出在高压线路附近放风筝、违章施工对人身安全的严重危害性,并在线路杆塔上挂设醒目的禁止警示牌。在10kV线路旁设置醒目的禁止警示牌,禁止在10kV线路两旁300m范围内放风筝;

(4)加强打击破坏盗窃10kV线路塔材及金具的力度,力求得到当地公安、治保部门的配合,制定有效的措施和具体防范方案,如杆搭螺丝焊死,接地线通过杆洞隐藏等。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实施,对破坏、盗窃10kV电力设施的破坏分子进行严厉的打击;

(5)运行部门定期巡视检查10kV线路的杆塔基础、拉线基础和违章建筑物,对掏空的杆塔基础、拉线基础进行及时维修,对存在缺陷的设备及时处理和检修,对违章建筑物进行清理整顿。

2.4针对人员责任及设备问题

应对人员责任或设备问题,应注重以下几点:

(1)针对线路设备在施工与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或者操作者责任心不强,应加强验收监督制度的落实。及时发现事故,快速查出事故点及时排除,降低因事故而造成的损失。

(2)配电运检室应密切注意各10kV馈线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割接各馈线的负荷,严禁线路超载运行。在负荷高峰期运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导线连接器的温度,一旦温度异常,立即进行处理,避免高温熔断导线。

(3)由于线路设备陈旧,使用年限长,设备存在缺陷等原因造成

的事故,通过对线路的大修可以降低事故率的发生:对电杆驳接口、铁塔、配变台架进行周期性除锈上油,加强杆塔及金具的防护,提高10kV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3.结束语

根据以上措施,还应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法》的宣传,特别要加强线路沿线的宣传力度;依法护线,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进行处罚,决不估息。加强安全知识普及教育,特别是加强沿线附近施工现场的有针对性的防止外力破坏宣传;在施工现场悬挂醒目的警示牌、禁止牌,张贴大幅的宣传品,明确告知线路防护走廊,在线路走向上埋设必要的明显的标志桩、标志块,将配网配电网线路事故及时防范。

作者简介

李琰(1976年9月-),女,汉族,江苏徐州,助工,从事多年电网运行及配网线路管理工作。

蒲峰(1970年11月-),男,汉族,江苏徐州,助工,高级技师,从事多年变电运行及配网工程管理工作。

单小勇(1967年6月-),男,汉族,江苏徐州,工程师、高级技师,从事多年变电运行及配网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李琰,蒲峰,单小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配电网线路事故的常见类型与防范措施论文_李琰,蒲峰,单小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