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解决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堂上的尴尬问题,本文通过多年来课堂教学的经验,不断地实践探索、深入高中课本、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琢磨高考题型,思考课堂教学如何与课外衔接、如何与高考紧密联系、如何把课堂知识引到学生写作中等问题,实践出真知,终于摸索出了一点阅读教学的规律,看到了阅读教学的亮光,适度拓展延伸,由课内到课外,解决学生写作困难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拓展;课内;课外
曾经想当然地认为,语文有许多美文佳作,可以启智明理,可给人以熏陶或者感染。孕育了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与文化经典,本应该得到传承,或者发扬光大。可事实却不是这样。
山重水复疑无路
[1]1998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说:“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继续生存,就得回到几千年前去研究孔子的学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许多外国人在研究我们中国文化。早在20世纪,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千里迢迢,艰难跋涉,他们宁愿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甚至做好了被打、被杀、葬身沙漠的准备,朝敦煌赶来,令他们想不到的是竟用一点点的钱就从我国的一个道士手里买回了我国的敦煌文化,且不说外国人获取行为的文明与否,就凭他们对我们中国文化的崇拜与敬仰,不惜一切代价要研究我们中国文化的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世界如此看重我们的文化,可我们的学生却不想学我们的国语,准确的说,是不想上语文课,更有甚者讨厌语文?这是让人咋舌的一种尴尬。课前几乎没人预习语文,课堂上鸦雀无声,自习课上其它作业漫天飞,学生的说话与写作水平每况愈下,一提到语文,大家就产生了厌倦的心理。我们的国语进入这种绝境,是与社会的教育制度和一个人的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作为在教学主阵地的课堂上的老师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
作为教师的我,曾几何时也有了厌倦的心理,心中有许许多多的困惑:这书到底该怎么教?怎样才能让学生爱听我的课?冥思苦想,挑灯夜战,我找不到方向,几乎找不到任何出路,有时在讲台上自己也觉得很难受,走下讲台心情非常沉重。教学的心理是悲、厌、苦,这样的教学生活何时是个尽头,谁来拯救我们的语文?语文的明天是一片黑暗,还是一片光明?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困惑中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了点什么……
课改的春风正在吹醒沉睡的语文……
柳暗花明又一村
[2]在新课程“大语文”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逐步发现:语文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离开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生活场景,语文课堂是沉闷乏味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并将知识和方法迁移到课外,做到学以致用;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学习阅读,积累语言材料,尝试语言练习,形成语言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的习惯。
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的迁移,能有效地架起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更能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真正体现出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拓展性材料的运用不仅能给语文课堂带来生机活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阅读能点亮学生的灵性,让学生在与作品以及与作者的对话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的观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反复诵读,学生领悟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课堂的拓展延伸,将我们带入更广阔的课外大世界,给学生一片崭新的天地,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增长他们的见识。使学生的学习不满足于我们的书本,有效地建立起连接语文课堂内外的桥梁,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浓烈,将语文学习的氛围渲染到极致。
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人这样说,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语文知识具有零碎性,而且时效性不强,因此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成了子虚乌有。因此只有加强阅读指导,扩大了阅读量,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才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所以我觉得应该在阅读教学中作必要的适时,适度的拓展,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大胆的尝试:
一、重视学生作文素材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时,咬断笔杆,也无处下手,搜肠挂肚,也搜不出几个合符题意的材料,所以在平常教学中,我在课堂比较注重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比如我在教《我与地坛》时,讲到史铁生能在双腿残废时,依然能站起来,而且能走,甚至于跳,最后在写作领域舞起来了,我忽然想到这就是我们一次考试作文话题”痛苦的价值”很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课本材料,课本材料不是我们写作说话的素材吗?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如果说史铁生是文坛的,那么在乐坛,舞坛,体坛,画坛又有哪些人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创造了辉煌呢?学生们就想到了贝多芬,邰丽华,谢坤山等;由此学生又想到了成语”破茧而出”“艰难困苦,玉汝以成”,又想到了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而且想到了诗词”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等,从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欣喜,他们似乎领略到了作文素材应该归类整理,注重生活积累。我们为什么不把诗词、歌、成语等从高高的宝殿上请下来,从我们的脑海中请出来,为我所用呢?
二、讲解文章时,注意方法和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山居秋暝》时,让学生先找文章中作者表意所借助的形象,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品味作者给我们创设的意境,从而领略作者的诗情,最后总结鉴赏诗词的规律:抓意象,品意境,悟诗情;运用这一方法,让学生体会同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我觉得老师应该把点金的技术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点金。
三、将枯燥的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作为说话写作的材料
比如我在讲《六国论》时,讲苏洵的材料,他焚稿刻苦作文,最后成为北宋策论大师,正好与伤仲永的材料对举着用,学生由此想到了许多有关奋斗成功的事例。
四、课堂上就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动脑,不仅能提升学生作文的思想,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奋斗不息
教《祥林嫂》时,学生想到了许多苦命的女人,顺势抛出问题:在现代社会,女人该如何找回自尊,如何活得精彩。
万紫千红总是春
[3]于漪老师指出:“现在我们已经深切地认识到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
我觉得语文课是个案例,课堂阅读是方法,知识,规律的载体,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一个示范,语文是个大概念,需要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的底蕴才能把它学好。因此我想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一些,放大一些,也许我们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学生写作的荒原成了我教学的突破口,给教学的河流注入生活的这一活水,让学生感到了语文的用处,也给沉闷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的语文完全是有可能飞起来的,只不过助跑,起飞,盘旋的过程要艰难一些。
参考文献
[1]法国《堪培拉日报》
[2]《语文课程标准》
[3]《于漪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
作者简介:雷朝丽,平遥第二中学校。
论文作者:雷朝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课外论文; 他们的论文; 材料论文; 知识论文; 的是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