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课程评价误区的社会学分析_课程评价论文

当前我国课程评价误区的社会学分析_课程评价论文

当前我国课程评价误区的社会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误区论文,当前我国论文,评价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课程评价随着课程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其成果有目共睹。然而,当前我国课程评价还存在一些误区,同时又蕴藏着变革的内在逻辑。本文试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

一、评价对象的窄化

从理论上讲,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评价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课程编制(内容的选择、组织、实施等)的评价;2.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3.课程决策与管理成效的评价。但是,我国现行的课程评价对象实际操作上已窄化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课程编制的过程、课程决策与管理的成效则游离于评价之外,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以各阶段的会考和高考成绩的评价为主,平时的考查(试)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不在评价之内。造成课程评价的这一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者自身的问题,如有些教育实际工作者理论素养比较缺乏,他们对课程评价的实质、范围、手段等缺乏明确的理论认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学生学业成绩当成课程评价最重要乃至唯一的对象。但是,造成评价对象窄化最主要的社会学因素是社会上盛行的片面追求升学率。

众所周知,自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升学率便成为制约普通教育各级学校教学的指挥棒,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升学”来展开,“升学率”成为评价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指标,因而也成为课程评价的实际的主要依据。根据“升学率”的升降,各级各类学校在一定限度内调整着自己的课程方案和实施进度。这样使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偏离规范,评价对象窄化。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喊了多年,但效果甚微;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步履维艰。除了“升学率”外,“片面追求合格率”也是导致课程评价对象窄化的重要原因。会考中的“合格率”是年度评价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依据,也是阶段性指标。由于“合格率”以学生会考成绩为唯一指标,因此,会考学业成绩也就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追求的阶段性“中心”,成了课程评价的主要对象。

如果我们用社会学中的社会批判理论对此作深层次分析,可以发现,课程评价对象窄化背后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动因①,这就是当代工业社会占主导的“效率主义”。追求效率,单位时间里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普遍准则,实际上这是经济原则对社会的贡献。然而,无限扩展经济原则在社会各领域的运用则是不适当的。特别是在人文领域,如教育领域,把“效率主义”当成控制教育(课程)评价的最主要的意识形态,只能导致教育的毁灭。教育不是社会化大生产,其结果也不应是批量的模式化“产品”,因此,“效率”不应是衡量、评价教育(课程)的主要依据。

二、评价目标唯量化

由于评价对象窄化为学生学业成绩,而成绩的评定必须具有可比性,必须具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甄别学生,因此评价目标只有量化才能比较客观、有效地评定出学生的等级。当代社会由于计算机等大型现代运算工具的飞速发展,又强化了评价目标的唯量化、简单化。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制定评价目标时尽量使之可操作、可量化;如果非量化、不可测量,则反而有不客观、不准确、不科学之嫌。因此,各个学科都在努力使本学科的评价目标数量化,甚至像德育这样具有非序列性、非数量性特征的学科,也在朝量化方向发展,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社会学理论认为,评价目标唯量化是科技意识形态在教育界的反映。当代社会科技的巨大成就使人陶醉于理性的优越感之中,人们试图把社会中的一切:有序的和无序的,清晰的和模糊的、可测的和非可测的……都纳入理性的框架内加以整合,其中用现代科技手段去征服、解决一切问题是“理性统治”的典型做法。这样,科技便成为当代社会的“新宗教”,成为主宰人们行为的意识形态。一切事物都用科技这把尺去度量,那些不可测的、非量化的、不可操作的事物要么丧失了“科学性”,要么被改造成为“可度量的”。课程评价目标的唯量化正是科技理性的胜利,同时也是课程评价自身走向贫困的起点。由于一切皆量化,那么课程知识中大量的人文方面的资源,那些具有丰富意义、教育价值、对人生具有终极意义的但却不能用“可操作的”定义去界定的知识,就有可能被排除在课程评价目标之外,这种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课程评价目标在趋向所谓“科学”之时,正是课程评价自身走向贫困之日。

更为不幸的是,科技理性正日益成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及其它人文科学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虽然它对人文科学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引起有责任感的学者们的关注,但是,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科技理性受宠趋势依然强劲,鲜有学者对此有异议。同样,课程评价目标唯量化也因“客观考试”的盛行而得以强化。看来,纠正唯量化,任重道远。

三、评价手段单一化

评价手段是受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制约的。由于后两者的偏差导致评价手段单一化,即以“考试”(测验)代替其它形式的评价。考试成了“万能钥匙”,似乎唯有考试,才能客观、科学,才能甄别学生,为课程调控提供信息,从而改进教学。实际上,考试已成为一种“工具理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作为课程评价的唯一手段,则具有很大的不足。

考试制度成为现代社会甄别学生、选择优才的重要工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基础。考试之所以具有合理性,是因为其方式是经科学检验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客观的、公正的。因此,就其工具性、操作性或技术性来看,考试属于一种“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其本身和手段都是客观、科学、合理的。而考试的“合法性”则与教育机会均等有关。当代民主社会,教育是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手段,而提供给每个人平等的教育机会的主要手段则是考试。通过考试,每个人都可以进入与其能力和成绩相符的学校,从而学成后被分配至社会不同岗位上,以促进社会流动。这种考试是平等、公开的,是不容置疑的,因而具有合法性。

但是,当代社会人们对考试趋之若鹜,顶礼膜拜,将其看成课程评价和教育评价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手段,此乃大谬。表面看,考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但若从社会学角度深入分析便不难发现,考试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是分化人员、维持社会现存制度的强有力的工具。现有的考试实际上是结构功能主义课程观的一部分。考试以客观的、公正的方式测量学生的能力以决定谁应受“精英社会”的酬赏。因此,在那些把考试分数看成是制约其前程选择的学生,制约其声誉、地位的教师和学校看来,考试就成了课程的最重要的部分。而现有的考试又往往以非常有效的方式不利于特定的团体,特别是“文化贫乏团体”。因为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熟悉的认知背景的运用,然而这一认知背景主要由测验编制者的社会阶层的立场决定,因此,“文化贫乏团体”的子女由于不熟悉这些认知背景,其考试(测验)多半是注定要失败的。可见,考试的合理性、合法性并不是纯客观的、中性的,它具有深刻的社会特性,如果我们将考试作为课程评价的唯一手段,就会忽略许多有价值的课程内容,也会排除一些(目前是绝大部分)很有潜力但不适应考试的学生,这很不利于教育以及课程的改进。

令人进一步深思的是,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单一的评价手段——考试,正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客观性试题(主要是选择题)逐渐成为各学科的主要形式。这样答题、批改(高考还采用了计算机)、评定均比较省时,“效率主义”明晰可见。单一的评价手段加上单一的形式,要求人们寻求标准答案,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较大的题量。这无疑将扼杀学生们的创造性和个性品质。这样的考试只能生产模式化的“产品”而不能培养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典型人物”。

四、评价主体局限性

社会学理论认为,课程评价主体即参与评价的人员量的多少和面的分布反映社会权力分配的状况。由于我国计划经济的模式在各个领域还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教育领域亦不例外。因此,教育体制尚呈集权化特点,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方面没有多少自主权,特别是普通教育,其课程评价大权主要掌握在国家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手中,学校教职员无权决定课程编制,也无最终评价课程的权力。我国现有课程评价主体具有局限性特征。

从理论上讲,课程评价主体应以教师为主,结合来自不同阶层、代表不同团体利益的人员:课程专家、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等等。教师是课程的实际运作者,他们对课程的价值体察最深,也最能提出改进课程和教学的切合实际的建设性提议,因此,他们应当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主要角色。而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员由于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具有不同的社会需求,因此对课程也会有不同的评价,这非常有利于课程自身的发展:只有开放的课程体系才能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不同阶层人员对课程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整合。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却与此相反:教育体制的相对集权化,使得课程评价的目标、手段、方法以及课程方案的调整、课程决策等诸方面的权力集中在教育行政部门手中,教师、家长、社会各阶层人士具有很有限的评价权力,学生更是无权过问课程的效绩,他们只有接受的权利,而没有任何疑问、评价的权力。课程评价主体的局限化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也不利于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课程评价虽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但同时也蕴藏着变革的内在动力。从社会大背景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多样化、丰富性必然会替代过去的单一化、简单性。课程评价的对象、目标、手段以及主体必然也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课程评价发展的内在逻辑看,评价误区所表现的诸种特性已渐渐地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一矛盾将成为课程评价变革的内在动力。课程评价的对象必然会从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业成绩扩大到课程编制的全过程以及课程决策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否则不能很好地为教育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从而也就不能使整个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课程评价的目标必然会从唯量化中解脱出来,因为丰富多采的社会需要多种尺度去衡量。未来社会在关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的同时将会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开拓,更加关心人的价值、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一句话,更加关心人的本身。这将从根本上改变科技理性的统治地位,人的丰富性、微妙性、复杂性在课程评价中将受到尊重,唯量化将被抛弃。课程评价手段的单一化也将改变,考试只是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甚至是次要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必然扩大受教育面,并且能够发展出一种全新的评价手段使考试不再成为课程实施效绩的主要检测手段。

注释:

①这里的“意识形态”简单讲是指指导人们实践、行动的思想准绳或纲领。

标签:;  ;  ;  ;  ;  ;  

当前我国课程评价误区的社会学分析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