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形势下党的工运事业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言摘登——9.支持工会全面履行职能,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会论文,工运论文,工人阶级论文,主力军论文,坚定不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非常支持工会工作。我们把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做到“三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核心要求,始终重视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任何时期都绝不动摇;牢牢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全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认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工会工作的思路;牢牢把握上海改革开放发展的特点,立足上海具体实际,鼓励、支持工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根据上海经济体制变化的具体实际,积极支持工会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工会组建,推动工会实现对用人单位和职工的两个“全覆盖”。
上海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产业领域外资比重大、农民工数量较多,工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面对这一情况,我们积极支持工会加强组建工作,努力实现“全覆盖”。一方面,市区两级分别建立了以党委、人大和政府等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外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并推进落实工作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外资企业工会的组建。另一方面,市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工会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农民工信息卡”工作平台,加强了农民工源头入会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支持各产业、行业工会调整和各街道、乡镇建立总工会,努力在人员编制、财力物力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促进上海工会加快形成条块结合、行业联合、全面覆盖的组织格局。
二、抓牢发展这个主题,围绕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大局,积极支持工会引导广大职工建功立业。
要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奋力推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尤其离不开一支思想先进、知识领先、技术精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工会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大学校”,应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多作贡献。为此,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工会围绕大局,立足各行各业特点,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支持工会开展各种劳动竞赛、立功竞赛等活动和职工素质工程,并帮助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不断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
三、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支持工会切实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职工共享上海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积极支持工会发挥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的优势,努力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支持工会从就业、社保等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提高服务能力,改善职工生活;把帮扶困难职工作为全市帮扶体系的重要内容,筹集专款建立上海市社会帮困基金会,对全市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帮扶救助;支持工会开展职工互助活动,帮助市总工会建立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减轻职工医疗负担,充分发挥工会的“职工之家”作用。
四、关注不同时期的热点、重点,着力建立职工利益诉求平台,积极支持工会依法合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工会工作的重点要求,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热切期待。我们支持工会把握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的基本利益诉求,切实增强维权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支持工会参与制定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法规规章和重大政策,鼓励工会会同政府部门加强劳动法律监督。同时,在全国率先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并支持工会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一线职工和低收入职工收入水平。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我们鼓励各级工会在积极引导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预警调处,围绕解决解约补偿、欠薪欠保、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在支持工会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有几点比较深刻的体会:
一是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工会工作,牢牢把握工会工作的政治方向、基本原则,及时帮助解决工会工作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为工会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二是必须尊重工会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积极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氛围,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支持工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使工会成为工人信得过、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
三是必须依法合规地推进工会工作,把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的要求贯穿于党对工会的领导、政府对工会的支持、工会开展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推动工会依法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