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建设承包尤其是国际工程承包实践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业主对建设工程的功能要求的日益多样化,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原有建筑市场通用的单一“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分离的传统承包模式,存在工程进度衔接不畅、工程质量、责任难以划分等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从EPC总承包商的角度,针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阐述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增大的原因、系统风险分类及产生过程,并对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是目前大型国际工程项目通常采用的管理模式,“EPC”是“设计、采购、施工”的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这一模式的规范运作程序源于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1995年出版的《设计―建造总承包与交钥匙工合程同条件》,1999年出版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条件》以及《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等国际工程承包普遍使用的合同范本。
一、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基本特征
我国在2003年就出台文件予以推广EPC承包模式,与传统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相比较,其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
(一)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业主)不应该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而应该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发包人(业主)需要做的是了解工程进度、了解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建设结果是否能够最终满足合同规定的建设工程的功能标准。
(二) 发包人(业主)对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即过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1)、所谓过程控制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聘请工程师监督总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并签发支付证书。发包人(业主)通过工程师各个环节的监督,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FIDIC编制的《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即是采用该种模式。(2)、所谓事后监督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一般不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但在竣工验收环节较为严格,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对项目实施总过程进行事后监督。FIDIC编制的《设计、采购、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即是采用该种模式。
二、EPC总承包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
(一)投标报价风险管理
1、投标报价风险的主要来源。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按照合同条件和业主要求确定的工程范围、工作量和质量要求报价。但是,业主要求是面对功能的,没有明确的工作量。因此,总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工作量和质量的细节是不确定的,合同签订后才有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计划,但这些必须经过业主的批准才能进一步实施。这样最终按照详细设计核算的工程量与投标报价时的假定工作量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投标报价存在较大失误风险。
2、投标报价风险的应对策略
(1)选择合理的风险分析步骤。综合考虑上述投标报价失误风险因素以后,总承包商按以下步骤进行投标报价失误风险分析:①项目控制、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车各专业负责人编制风险备忘录,并提出部门风险备忘录;②报价经理汇总各部门风险备忘录,并将项目管理其他方面应考虑的风险项综合进去后,整理成报价经理风险备忘录;③管理部门审查报价经理风险备忘录。
(2)运用正确的投标报价工作程序。为了使投标报价工作能够顺利、低风险地进行,EPC总承包商不仅要进行投标报价失误风险分析,还要有一套完善的报价工作程序,让报价的各项工作按照流程来进行,以此来缓解投标报价失误风险,从而保证报价的成功。
(二)设计接口风险管理
1、设计接口风险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是EPC总承包的龙头,是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所产生的文件是总承包项目管理中采购、施工的重要依据。所以,设计工作不光要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和质量要求,还要考虑和施工、采购之间科学合理的衔接。他们之间的有效衔接是EPC模式的优越性之一,同时他们之间能否有效衔接也成为了EPC项目要获得成功所面临的风险之一。
2、设计接口风险应对策略。为了让设计工作能够顺利、有效、低风险地开展,必须明确规定并切实做好设计部门和其他部门(主要是采购部门)、设计内部各专业之间的接口。
加强设计的组织接口衔接。①设计与采购的组织接口管理。设计部门负责编制设备、材料采购文件的技术部分,编写好的询价技术文件应按规定的校审程序进行校审,并送采购部门准备询价。采购部门对收到的询价技术文件进行核查,并将其与采购部门编制好的商务文件组成完整的询价文件,向投标厂商发出询价;②各专业间组织接口的规范化。可应用设计条件表规范专业间的组织接口,设计条件表的格式应作为总承包公司的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之一做出规定。
(三)采购控制风险管理
1、采购控制风险分析。采购的费用往往占工程总投资很大的比例,总承包商在采购环节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设备和材料的交货进度,设备和材料的规格、数量是否齐全,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好坏等,他们影响着项目的费用和建设进度,并将决定项目建成后的连续、稳定和安全运转。
2、采购控制风险应对策略
(1)加强采购与施工间的合理衔接。采购部门按批准的采购进度计划将材料的供货进度计划提交给施工部门,明确材料的到货时间及数量以及进库的时间要求等;施工部门应根据供货计划,做好接货准备工作,如存放场地、接货手续。
(2)加强采购费用和质量控制点管理。采购费用和采购质量主要控制点有:询价文件的准备和发出;询价厂商选择;审查采购合同及采购合同签订;总体检验计划制定;制造厂商施工图及技术文件;原材料及外购件检验验收;装运前检查;产品质量证书;现场开箱检验。
(四)HSE风险管理
1、HSE风险识别。在EPC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施工阶段最主要的风险就是HSE(即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问题。HSE因素识别包括工作现场、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①环境因素的识别。环境因素识别以生命期分析和预防污染的思想为指导。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噪声污染、废物管理;放射性辐射、热辐射、热污染;土地污染;植被和自然生态的破坏;原材料与自然资料使用;当地其他环境和社区问题等方面的问题;②危险源的识别。在辨识危险源时,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现场的人员的活动、工作现场的设施等。
2、HSE风险应对策略。对HSE因素进行动态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HSE经理应及时修改相应的环境因素清单或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清单。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发现、新确定的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HSE经理应组织HSE工程师进行识别、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结束语
EPC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比其他承包模式下要大。EPC项目的风险因素可以归纳为政治、社会、自然、经济、技术、管理、组织等七个方面。相对传统承包模式,上述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的不可控性都有所增加。应通过深入重点分析EPC项目的主要风险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根本上规避或减轻EPC项目的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袁卫强.基于EPC模式的石化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6.
[2]赵晓玲.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3.3.
[3]魏建雄,曾浩峙.总承包项目的HSE管理程序及管理要点[J].水运工程,2005.11.
论文作者:陆玺昱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风险论文; 采购论文; 项目论文; 模式论文; 总承包论文; 发包人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