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论文_郭桂蕊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论文_郭桂蕊

聊城冠宏置业有限公司山东省聊城市 252500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推动下,建筑行业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装配式建筑作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现代化的新型建筑技术投入到现代建筑建设中。但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运作逐渐普及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需要首要解决的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偏高的问题,一旦问题得到解决,装配式建筑模式即可大规模进行推广,甚至在不久之后完全可代替现浇筑混凝土施工的工程建设。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物的特点进行解析研究,并将其与现浇筑混凝土工程进行造价预算与成本对比,分析其成本较高的原因所在,并对其工程造价预算與成本控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分析

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结构形式,萌芽于20世纪初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于欧洲,而后逐步被推广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在20世纪末,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桥梁、水工等不同的结构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9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当时的技术比较落后,建筑装配式建筑存在整体性能差、抗震性能差、防水效果差、跨度小、承载性能差等问题,再加上现浇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进入低迷时期,甚至停滞不前。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及建筑产业的升级转型,装配式建筑再次进入“发展黄金期”。装配式建筑“起、落、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装配式建筑巨大的发展空间及市场。但从现阶段市场反应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这对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发展和大范围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也会直接影响我国建筑行业产业化的进程。

2目前阶段中装配式建筑中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第一成本构件比较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因为PC构件原因,就会导致在施工中成本增加,当然,也是存在很多的项目,这样就需要在施工的时候,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和其他的成本相比较,要高的很多。另外,我国也出台了新政策以后,就可以根据预期的指标进行对比,这个时候PC的构件成本会随着比例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也会直接说明了施工中的成本会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在施工过程中看出,建筑的规模比较小,而在构件上就没有办法生产出相应的构件。目前阶段中,PC企业需要把施工成本分为两类,分别是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设备的运行以及厂房的问题等,这些是属于投入的成本,可变成本就包括:养护费用和生产费等。一方面来说,可以从装配式的角度出發,其实固定成本在很大程度就凸显出了自己的特点,这是因为在比例上比较大,然而在后期的施工中可以发现建筑的工程会越来越大,这样一来,企业单位的预制构件也会逐渐增加,同样的建筑上的成本反之会减少很多。

3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把控措施

3.1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

根据装配式建筑和现浇筑混凝土建筑的成本对比,得出结论是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较高的原因是额外增加了混凝土配件和生产运杂费在其中,因此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管控需要进行分层探讨,将其材料费、人工、机械台班费和管理监察人员的开支费用等重新进行测算,根据市场变动规律,部分价格具有可调控性。装配式建筑想要取得比现浇筑建筑更具优势间的工程预算空间就只要从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着手。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进行规划,将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考虑在内,尽最大可能对装配式建筑生产的构建进行规模化生产,并在保证其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削弱其生产所需资本投入。只有改变现在装配式建筑无法大规模生产的现状,才能从设计和生产链上下手,提高混凝土构件以及其他配件的生产利用率和制作技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构件的衔接部分设计需要更加准确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样是有效降低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费件的方式,只有提高现浇筑构件模具设计的精良性才能在现场施工环节做到简便安装,一次性安装到位便可为后期装饰修补节省部分开支。在混凝土构件的运输过程中,厂家在装车对构件进行有序清点编号,将构件的尺寸、重量记录在案,预先设计出运输方案,在确保运输途中混凝土构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安排利用,以免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在装车环节,应预先与现场施工单位进行联系了解安装过程和混凝土构件需要顺序,根据构件使用顺序和频繁程度进行装车,按照其安装顺序顺次运抵。

3.2加强造价人员培训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技术性、系统性较强,且该项工作连消耗量定额以前都是空白的,因此,对从事造价人员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相对普通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工程无論是施工工艺还是材料选择,对相应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较高。因此,相关的工程造价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而且还应具备系统又全面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投资控制和施工方案的知识。由此可知,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开展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时,应注重培养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使造价人员尽快掌握装配式建筑造价知识,做好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

3.3优化建筑方案及结构体系。

从设计源头优化方案可有效减少现场施工措施费,建筑物造型规则、洞口整齐统一,构件的平板化、简单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采用适当的预制率,合理拆分構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施工难度;使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达到合理的比例,从而降低成本。现阶段构件预制率过高,将造成处理构件之间缝隙连接的材料、人工费增高,导致安装成本、运输费及辅料成本过高,不可盲目追求高构件预制率,而是提高建筑整体的装配化率。

改变预制构件的装运形式,批量采购运输,缩短构件从工厂到现场的距离,提高运输效率;从物流成本上控制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

3.4生产规模与标准化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可以大大节约制造成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社会共识。然而,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主要特点是大的重量和大的空间结构。如果生产现场与施工场地之间的距离过大,运输费用就无法承受,这将极大地制约装配业的发展。因此,大规模生产的新概念,如“集中设计、分区制造”,应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将结构件的造型设计集中在一起,充分利用技术人员的团队协作优势,实现构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使产品的生产区域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施工现场附近设置预制厂房,有效解决运输成本问题,在施工现场的将设计与预装配技术结合。

3.5合理布置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

就目前来看,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预制构件普遍分散较远,大型企业已经形成自己的PC构件生产场地,但是还是很难确保施工现场与构件制作现场保持有效的距离,因此,高昂的运输费使得成本随之增加。因此,合理的安排和布置PC生产企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降低成本的一大手段,对各地域进行划分,在各级地级市布置生产企业,针对经济较发达区可以多布置,但是分散均匀。这样一来降低了运费和运输难度,可以解决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的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标准化生产正以高效、集约、精益的工业化制造取代粗放、落后的手工作业。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承载着我国建筑业的升级与转型,对未来的建筑产业发着有很大的影响,是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企业转变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阶段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等。

参考文献:

[1]乔林斌.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市政工程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

[2]蔡雯,凌旭.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

论文作者:郭桂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论文_郭桂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