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1801
【摘 要】目的:对普外科I 类手术切口感染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普外科I 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普外科 I 类手术切口的患者 69例,分为 2 组,其中观察组 35 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34例患者在围手术不使用抗生素,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 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中有 2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结论:在临床工作当中,普外科I 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因而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降低临床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普外科Ⅰ类;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78-01
普外科手术作为一种切口感染率极高的术式,必然成为医院控制临床感染有关人员的重要工作目标。临床上一般使用抗菌药物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但并非所有手术均需使用抗菌药物,然而国内目前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普遍存在,
多重耐药人群时有发生,给临床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同时还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1]。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本文回顾性调查我院 2014年 1 月-2015 年 1 月普外科 I 类手术切口的患者69 例,对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年间,我院共接待前来接受普外科I 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9例,其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0例,其年龄在4岁到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1.13岁,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为围手术期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所以患者均排除手术时间过长。观察组35例,其中甲状腺瘤9 例,乳腺良性肿瘤 12 例,腹股沟疝 14 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甲状腺瘤 8 例,乳腺良性肿瘤 11 例,腹股沟疝 14 例,股疝 1 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普外科I 类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其中观察组 I 类手术切口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 I 类手术切口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 SPSS 1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得结果以(x ± s)表示,对计数资料采用 t 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观察组35例中,有 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中34例中,有 2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观察组I 类手术切口的患感染率 2.9%,而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 5.9%,对于普外科 I 类手术切口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与未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3.讨论
现阶段来说,在医院的各项感染中,最为常见的是普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有效控制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是医院对于临床感染的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如果切口发生感染,势必会影响患者身体的恢复效果,甚至会使引发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和患者逐渐重视预防感染的各项工作,分析感染原因,制定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切口感染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造成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因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状态,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的类型等。①与患者自身所具有的免疫功能强弱有关。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此,要在围手术期做好患者的体质检验,做好护理及各项防感染工作。②与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有关。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呈现正相关,患者的住院时间越长,其感染的发生率会越高。③与患者手术切口的类型有关。其中 I 类手术较其它两类感染率稍低。④与患者的年龄大小有关。老年的患者比青年以及儿童更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这与老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进行手术的时候要对老年患者着重注意,避免操作不规范引起不必要的感染的发生[2]。所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抗生素进行预防与治疗。但对于普外科 I 类手术切口的患者,如甲状腺瘤、腹股沟疝、乳腺良性肿瘤等。大多数医院术前均进行一次性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然而本次回顾性性调查发现对于普外科 I 类手术切口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围手术期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显著差别。
根据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是否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越来越受到医务界的重视,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控制外科伤口感染的关键是控制手术中的内源性感染,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虽然可减少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但并非所有手术均需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 I 类手术切口的患者。因此,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但是,仍有部分普外科医师并没有注意到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成为替代规范的无菌操作和严格的消毒无菌技术,将抗生素作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而使用[3]。事实上,术前使用抗生素或术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都不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对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防范,防止术前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针对手术部位,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做好各项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
为了能有效减少 I 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应加强手术室净化管理,定期对空气细菌数进行监测,规范无菌操作,严格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保护患者的手术切口,对潜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
同时加强患者术前相关的营养补充和水、电解质平衡性情况,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综上所述,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有较高的切口感染率,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要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感染。并且为了贯彻落实好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精神,切实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 I 类手术切口的患者(除有高危感因素存在外)均不应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郑健林,朱烈彬,吴平飞等.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效果探讨[J].江西医药,2013,48(8):689-691.
[2]郭永忠.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800-802.
[3]陈飞云,陈美红.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因素及处理[J].江西医药,2012,47(9):840
论文作者:于志忠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抗生素论文; 预防性论文; 术后论文; 普外科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