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探讨论文_刘辉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探讨论文_刘辉

深业泰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受到市场、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会产生许多变化,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将会出现较大偏差,会降低建筑工程预算的有效性,出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的严重影响和制约。因此,本文就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问题;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预算被广泛应用于项目成本测算、日常管理以及投标报价作业中。就施工项目而言,在实际生产作业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运用好工程预算,将会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产生直接影响,而要想应用好工程预算,必须努力提高工程预算的精准性。因此,了解当前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掌握相应的解决对策显得越来越重要。

1、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生产作业中,通常会借助工程预算来判断工程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以及投资目标的效益性。工程预算主要是通过事先预算来进一步指导后期工程建设的,并最终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就实际应用现状而言,当前工程预算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程预算定额不全

长期以来,“定额计价”方式为很多工程预算主要采用的计价方式,但近年来随着工程预算市场的逐步变化,人们开始应用“清单计价”的方式来计价,而政府与企业仍对“定额”过于依赖,借用定额或套用定额问题等经常出现,加之很多施工企业未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企业定额,这样很不利于进行独立报价以及自主报价。也有部分企业在应用“清单计价”方式计价过程中,因在成本管理方面市场观念不足,大都是参照成本习性来对产品成本进行划分与核算,这样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单位产品对应的固定成本却降低了,会造成企业只通过片面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长此以往,会出现成本转移现象或成本以存货的形式进行隐藏,企业短期利润虽得到提高,但会增大企业生产经营潜在风险。

1.2 预算编制粗糙

在实施建筑工程预算作业过程中,时常会出现预算不准确的情况,采用相同的图纸进行工程预算作业时,理论上计算的工程量,应用的定额以及各种信息都应该相同,应能得到相同的预算结果,但在进行具体预算作业时,因预算管理人员实际理解把握定额的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结果,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实际竞争力。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未详细阅读图纸,预算编制过于粗糙,产生了丢项落项现象等,而这些不良现象也最易发生在工程的间接费用计算作业中。

1.3 人为因素影响工程预算编制质量

由于编制的建筑工程预算的准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工程承包双方的利益,而且会影响到国家建设资金的运用。这就要求预算人员应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而在实际生产中工程预算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具体包括:①预算人员专业意识不足。当前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固定的工程预算人员,往往是在工程需要预算时临时组建、工程结束后很快解散,工程预算人员自身专业意识不足。②预算失真。在进行工程预算作业时,大多会采用固定公式来计算临时房屋建筑工程,但在实际生产作业中,因应用了一些新技术、新机械,提高了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容易造成预算失真。③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的大量涌现引发定额缺项问题。在建筑施工作业中,所用的技术、材料以及工艺随着工程的不同也常常会改变,这就需要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作业时,开展必要的额换算,及时增补新定额等,在此过程中也易产生工程量计算取费差错等。④不能完善、严格执行管理合同条款,造成施工单位存在多算或冒算现象,容易影响预算的准确性。

1.4 工程预算重编制、轻管理

工程预算的重编制、轻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对工程造价咨询中介组织管理不当,约束不到位,赔偿制度不完善。如他们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甚至有一些中介组织依靠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权力,自作主张,我行我素,不严格按规定办事,对造价咨询机构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②阶段性子项目虽应用了科学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但建设项目各单位之间大多各自为政,有效沟通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企业应有的预算组织体系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同时缺乏严格的约束机制与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管理经费支出,进行效益考核。

此外,对于建筑施工行业而言,也缺乏健全的行业法规、完善的控制监管体系,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存在较大的随意变更性。

2、解决对策

2.1 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努力研发工程预算动态定额体系

对工程预算作业中潜存的定额问题,广大预算工作者急需一套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完整的预算定额体系让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预算作业时,依据建筑施工难易程度,来对定额进行科学调整;适当补充以及合理变更,科学布设难易系数,以创建一个可适应各地域分布、各类型及各施工技术水平的预算编制定额体系;对当前国内工程预算静态、滞后的预算现状进行改善,以确保进行的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造价真实。

2.2 提高预算的准确度

要想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在进行工程预算时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在预算过程中应尽量增加待预算材料种类,并尽力减少材料费。②因建筑产品庞大、多样、复杂,这样材料价格的差异很大,建筑企业应把建筑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通过多订阅材料价格报纸、杂志等,尽量掌握建筑材料的价格走向,深入了解建筑材料实际价格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材料差价问题。③对地区标准具有的差异性,公司应派专人深入了解市场情况,达到精准预算。④及时掌握实际施工情况,谨防因只套用固定公式引入的预算误差,影响到工程预算的精准性。

2.3 改善人为因素影响工程预算编制的情况

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改善:①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如应给员工多提供一些培训提升机会,尤其应重视培训与提升预算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监督校审人员的技术素质与个人素质。②进行阶段性成绩评定。可通过定期评选一些优秀员工,并给他们一些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促使预算人员逐步走向专业化,确保公司预算人员足够稳定。③努力提升预算人员自身职业素养。建筑工程预算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预算内容较繁琐,这就要求预算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强,企业可借助严格的制度来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同时让预算人员主动到现场深入了解施工工序,不断学习新技术、了解新工艺,多接触一些新材料、新设备,以增强设计能力,同时预算人员还应关注施工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多掌握一些价格信息。④预算人员还应尽量了解招标文件内容。多研究招标文件,尤其应掌握招标文件中是如何描述投标范围的,在招标作业中,部分招标文件内容很简单、较模糊,在实际答疑时都应把这些问题弄清楚。

2.4 构建预算管理体系

对于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因市场物料费、人工费、机械设备费用处于不断变化中,对此应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以动态化、实时化的变更预算定额,最大限度地减少预算误差。就同一工程项目而言,不同的预算单位也会得出不同的预算结果,如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通常会得到不同的预算结果,有时还会有较大的预算出入。对此应重视强化预算统筹管理,科学合理地协调不同部门间的关系,让部门与部门间实现有效互动,以尽力提高最终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把各项准备工作都做充分,一方面应广泛搜集各种有用资料,如工程勘察地质报告、工程测量图、设计图;另一方面应深入施工现场,调研具体施工环境,做好建筑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并深入了解各种材料价格,做好施工预算工作;应做好工程预算执行工作,严禁随意变更工程施工,若必须进行施工变更,应先进行施工作业的可行性研究,并经过严格审批,确保没问题后再进行变更;同时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应把各阶段具体发生的预算额度都尽力控制在限额内,以保障工程预算的刚性,有效防止工程预算管理混乱现象;应强化监督管理工程预算咨询机构,努力规范工程预算市场行为。

3、结束语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各行各业竞争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想要有充足的发展,在预算方面要有多种的方式,以确保工程的如期进行。造价预算控制在现代存在很多难题,造价控制人员要利用造价控制对策合理进行预算,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克宇,谢虎辉.提高工程预算准确性的对策分析[J].施工技术,2013(52):88- 90.

[2]程贤杏,程丹.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6):50- 52.

[3]尹小飞.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问题和控制方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5):47- 49.

[4]赵振东.高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与管理问题分析[J].建筑与预算,2017(7):57- 60.

论文作者:刘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探讨论文_刘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