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华东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研究彩超与GGT联合检测对酒精依赖患者酒精肝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共计5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单一彩超检测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彩超检验的基础上,同时采取GGT检测分析检验。结果:应用彩超联合GGT检测,得到患者的右肝斜径、门静脉内径与右肝厚径检测结果更精准,且患者的满意度可以达到96.56%,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超联合GGT检测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对酒精依赖患者进行酒精肝检测,且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更能获得患者的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彩超;GGT;酒精肝;酒精依赖患者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313-01
引言:随着国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在临床上对于酒精依靠患者进行酒精肝的诊断环节,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酒精依赖是现代临床治疗工作领域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复发性脑病。出现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长期饮酒。长期大量饮酒,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等多方面功能受到严重地损害[1]。本文主要对酒精依赖患者的酒精肝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彩超联合GGT检测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共计58例,其中男性患者的人数为40例,女性患者的人数为1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为29例。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8岁至59岁,平均年龄为(32.69±0.69)岁,患者的饮酒年限为5年至15年不等,平均饮酒年限为(9.28±0.17)年;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9岁至58岁,平均年龄为(33.15±0.35)岁,患者的饮酒年限为5年至16年不等,平均饮酒年限为(9.51±0.4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单一彩超检测方法进行检验。使用飞利浦品牌型号为IU22的彩超诊断仪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在彩超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了雅培品牌C8000型号的全自动化分析仪进行GGT检测分析检验。在彩超检测中,确保全部被检查对象,在检查前8小时至12小时确保患者保持空腹的状态。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使用仰卧位与左侧卧位。对肝脏进行扫描。扫描的顺序按照从左至右、从上之下。主要对患者肝脏的基本形态、大小以及实质回声等进行检测与记录;在应用GGT检测方法的过程中,明确正常参考值为<50U/L。
1.3观察指标
对应用了两种不同检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患者右肝斜径、门静脉内径与右肝厚径等三项检测结果。此外,根据患者在实际参与检查过程中的体验,进行了满意度调查,患者根据真实的体验,对检验方法的进行了满意度评分,具体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等四个级别。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得全部数据的计算域分析,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在最终得到的结果中,有关计数资料,使用了百分率(%)表示,检验使用x2;有关计量资料,使用()表示,检验使用t。当得出P<0.05时,表示对应研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酒精肝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在应用了不同的检测方法之后,两组患者的酒精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差异,具体的检测结果如下方表格所示:
3 讨论
长期酗酒的患者或者长时间受到病毒感染的患者,都会出现肝纤维硬化或者肝硬化等病症。在人们现代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过程中,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等方面,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2]。在彩超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使用GGT检测方法,可以对患者的右肝斜径、门静脉内径与右肝厚径等进行更为精准地检测,有利于早期确诊酒精肝病症。
综上所述,应用彩超联合GGT检测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对酒精依赖患者进行酒精肝检测,且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更能获得患者的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晓辉.彩超检查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165+167.
[2]程武.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和谷氨酰转移酶(GGT)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J].中外医疗,2018,37(21):5-8.
论文作者:韩华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患者论文; 彩超论文; 酒精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酒精肝论文; 统计学论文; 门静脉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论文;